• 冰封的退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冰封的退路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6.8 6.0折 28 全新

库存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丹)哈塞尔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68196

出版时间201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46页

字数300千字

定价28元

货号SC:9787229068196

上书时间2024-06-26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斯文·哈塞尔(Sven Hassel)1917年生于丹麦,14岁加入国家商船队。1936年在丹麦国家军队里服役。退役后,面临失业,随后便加入德国军队,“二战”期间,除了北非战场以外,他在几乎所有战场前线血战。先后负伤八次,辗转于苏、美、英、丹监狱,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战争的残酷和军营的黑暗,也就是在那时,他开始了这一系列“二战史诗”的创作。
主编推荐:
推荐一:军事小说题材巅峰之作
    40年誉冠全球,5200万册铁血销量;   揭秘充满原始兽性的杀戮内幕、直面生存底限的人性罪恶!解救被战火灼伤的灵魂,解答命令与人性间的困惑!首度披露德国纳粹军队鲜为人知的作战细节,全景再现“二战”最前线士兵的惨烈命运!
    推荐二:铁血作家“二战”传奇亲历
   1936年在丹麦国家军队里服役。退役后,面临失业,随后便加入德国军队,“二战”期间,除了北非战场以外,他几乎在所有战场前线血战过。先后负伤八次,辗转于苏、美、英、丹监狱,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战争的残酷和军营的黑暗,也就是在那时他开始了这一系列“二战史诗”的创作;在欧美文坛,他与荷马、海明威、哈谢克齐名。
    推荐三:翻译流畅,阅读如身临其境
   译者往往是优质外版小说的克星,本书翻译流畅,故事朗朗上口,可谓是七部畅销作品中最刺激、最经典、优选读的一本,字里行间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二战时期,战争的残酷以及作者反战的初衷。
内容简介:
《冰封的退路》是“哈塞尔经典军事小说系列”的第六部,主要讲述苏德莫斯科战争以及德军溃败后的大撤退。本书从他们小队的一次偷袭任务开始的,在战争的后期,双方士兵都厌倦了这种生活,战争的正义与否已经对他们都不再重要,因为他们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为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双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厮杀,各种武器被研制出来投入战场,成为超级杀人工具,喀秋莎火箭炮、高空高爆炸弹、新式坦克……正如书中所说“我真希望战争能尽快结束,照这样打下去,还不知道他们能发明出什么恐怖的武器。”“我们经过的每一个小镇都是废墟……瘦骨嶙峋的恶狗大口撕咬着残缺的尸体;一些母鸡咯咯疯叫着,在抢夺人体的内脏……”;
在整个作战计划中狂妄的希特勒根本没有考虑西伯利亚冬季的天气,因为他坚信冬季之前战争就会结束,所以根本没有给士兵准备任何的过冬军装,即使已经下发的冬季军装也被收回,然后封存。“苏军穿的是皮毛大衣,而我们不得不在军服里塞上报纸以求御寒。可以塞进靴子里起到保温作用的干草,对我们来说几乎成了奢侈品。”这些都决定了希特勒的狂妄最终会有德国士兵为他埋单,“在进攻莫斯科的路上,冻死的德国士兵就有10万人。……几乎每隔一分钟,连队里就有人栽倒在地,我们把它们扶起来,打他,骂他,一直到他有力气继续走下去的力气为止,不过有些士兵在跌到之前就应经断气了。”
在写作手法上沿袭了前五部的写作方式,作者虽是亲历者,但是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展现了这场战争的残酷和平民为这场无意义的战争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摘要:
    “对于那些反对为了民族利益而战的人,我们坚决对他们处以死刑。同样必须被处死的,还有那些没有信仰、宣扬种族平等的叛国罪人、高利贷者、诈骗犯,以及所有民族寄生虫。”
    —摘自“纳粹党党纲”

    德军第2装甲集群9月30日在布良斯方向,第3、第4装甲集群10月2日在维亚济马方向,相继开始了进攻。尽管苏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突破了防御。德军第2集团军突破了苏军第50集团军的防线,于1941年9月下旬夺取布良斯。10月3日奥廖尔陷落。德军沿着奥廖尔—图拉的公路推进。莫斯科以西的维亚济马方向,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德军10月7日则进抵维亚济马地域,两方面军大部分军队在此陷入合围,一直顽强抵抗到10月12—13日。
    13日,苏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被围军队一部后来突出重围,有的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布良斯方面军陷于战役合围的困境后也向后退却,23日,苏军布良斯集团大部被歼。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战役中、俘虏苏军67万人。
    莫扎伊斯防御线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区。4个集团军总共只有9万人左右。这些兵力不足以在整个地带建立坚固防御。为了改进军队指挥,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于10月10日合编为西方面军,朱可夫大将任司令。朱可夫受命之后,将部署在西伯利亚的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的精锐部队,陆续西调到了莫斯科近郊,迅速重建了四个集团军,并动员莫斯科市民在3天之内,组织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发动45万人围绕莫斯科城修筑起三道防御工事,其中妇女的数量占了四分之三。10月中旬—11月初,在莫扎伊斯防御地区展开的多次激烈战斗中,苏军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顽强抵抗,将其阻止于拉马河、鲁扎河、纳拉河等地区。
    莫斯科外围,德军步兵每师减员达三分之一。
    10月14日,德军突入了加里宁地域。
    10月16日,有传言说莫斯科即将失陷。有些工厂炸毁了机器设备,部分工人逃离了莫斯科。
    10月17日,以西方面军右翼(第22、第29、第30、第31集团军)为基础组成了加里宁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德军想从加里宁向东南发展进攻并前出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后方的企图被粉碎。
    11月13日,德陆军总参谋长哈德尔在中央集团军群总部召开了各军团参谋长会议,下达了“1941年秋季攻势命令”。中央集团军群为此共集中了51个师。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是鲁格的第4集团军;其左面是霍特的第3装甲兵团和赫普纳的第4装甲兵
...
目录:
第一章 女兵中士
第二章 尼拜斯邦先生的苦难历程
第三章 反坦克之战
第四章 波尔塔借助神父的一臂之力
第五章 木质火车车厢
第六章 肉食品储备站
第七章 兵临莫斯科
第八章 蒙古少尉
第九章 将军的战略转移
第十章 女游击队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