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性现象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性现象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89.32 7.7折 116 全新

库存1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倪梁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96857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44页

定价116元

货号SC:9787100196857

上书时间2024-06-26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倪梁康,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主要偏重于西方哲学,尤其是近现代哲学和其中的现象学传统。近年来将关注范围有所扩大,涉及到中西方思想目前的各个最主要的意识哲学(包括心智哲学、心学、唯识学、心理哲学、心性论等)研究传统和研究领域。
主编推荐:
本书是从现象学、佛学等角度探讨心性的有思想深度的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为倪梁康教授一系列以“心性现象学”为名的哲学研究和思考。在这个标题下所表达出的志向和努力乃是与人类哲学思考同根同源的:探讨并认识心性或人类意识的本质,藉此追问物性或世界万物的本质。追问世界的本质并不意味着,将它还原为我们话语的对象,而后将它提升为观念;它更多是指,将哲学的思考还原为对自我与世界的思考:探讨意识的本质和追问世界的本质,同时最扼要地说明了现象学的思考方式的根本特征,一言以蔽之:现象学要求回到语言之后和对象化之前。这是两个不同方向的现象学诉求。在胡塞尔那里,它们代表了意识结构现象学与意识发生现象学的两个总体走向:第一个走向意味着对感知、想象、图像意识、符号意识等表象、判断行为或“客体化行为”的描述分析,以及对爱恨、同情、羞恶等情感行为或“非客体化行为”的描述分析,还有对这种行为之间的结构的奠基关系的描述、分析和研究;而第二个走向则意味着对“客体化行为-非客体化行为”以及处在它们产生之前并导致它们产生的动机、欲求、本能、意愿等“前客体化行为”的说明分析,还有对这两种意识活动(严格地说:一种是行为引发的意识活动、另一种是行为进行的意识活动)之间的发生的奠基关系的说明、分析和追踪。倪梁康教授在本书中,在这两个方向做了自己深入的思考。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心性现象学及其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东西方哲学思维中的现象学、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第三章  东西方意识哲学中的“意向性”与“元意向性”问题

第四章  探寻自我——从自身意识到人格生成

第五章  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的奠基关系问题

第六章  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的奠基关系问题再论

第七章  关于事物感知与价值感受的奠基关系的再思考

横意向性与结构现象学

第八章  现象学意识分析中的“共现”

第九章  观念直观与符号表象

第十章  图像、符号与本质

第十一章  现象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十二章  道德谱系学与道德意识现象学

第十三章  人的理念:天性还是历史?

第十四章  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结构还是生成?

第十五章  在民族心智与文化差异之后

第十六章  从现象学的方法特征看现象学与人类学、心理学的关系

纵意向性与发生现象学

第十七章  胡塞尔早期内时间意识分析的基本进路

第十八章  思考“自我”的两种方式

第十九章  纵意向性:时间、发生、历史

第二十章  胡塞尔时间意识分析中的“滞留”概念

第二十一章  历史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十二章  历史现象学与历史主义

第二十三章  论海德格尔中期哲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

尾声

第二十四章  西学东渐与心性现象学

代跋:汉语现象学研究的设想与尝试

文章来源

引用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