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保札记:面向公众的文化遗产研究随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保札记:面向公众的文化遗产研究随笔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3.75 7.5折 45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滕磊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45882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B5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7页

字数303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SC:9787030345882

上书时间2024-06-26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亲身研究走访的国保单位为写作对象,系统而生动地介绍了百余处国保单位的前缘与今世。书中附有大量作者拍摄的国保单位照片,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学术及科普价值。
摘要:
    “国保”的诞生 “国保”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简称,指的是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f生建筑等均属于不可移动文物。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共计180处“国保”。在积贫积弱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为什么要公布“国保”,出于什么考虑?这还要从新中国成立前说起…… 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时,为保护城内的众多文物尽可能免受战火破坏,主席急电在前线作战的、罗荣桓、刘亚楼等人,要求注意保护清华、燕京等学校及名胜古迹等…。为此,前线指挥部特请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提供一个需要保护的文物建筑简目,梁先生根据营造学社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调查和研究情况,编撰了《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共登录古建筑450余处。解放军用这份《简目》作为攻城的文物保护手册,当然最后的结果皆大欢喜,北京和平解放,文物完好无损。尽管这份《简目》没有派上用途,但是却为后来的文物摸家底和公布“国保”提供了重要参考。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各地面临着恢复生产和城市建设、改造等问题,它们与文物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为此,1950年5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令颁布了《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明令“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及各省市人民政府,应调查所辖境内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公共或私人所有之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予以保护,并呈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登记”。同年7月,文化部文物局还组织了雁北文物勘查团,对山西广武汉墓群进行了调查,并出版了《雁北文物勘察团报告》一书。郑振铎为该书作序,强调要重视文物的保护、调查和研究工作。1953年,北京市曾召开过一个会议,与会人员就某些文物该不该保护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郑振铎表态说:“要把北京有价值的文物进行调查,调查清楚再来讨论保护的问题。”新中国目前第一次文物普查摸家底的工作自此从北京开始,逐渐发展到全国。 1956年4月2日,国务院在《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了文物普查和建立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 “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对历史和革命文物遗迹进行普查调查工作……分批分期地由文化部报告国务院批准,置于国家保护之列”。经过普查以后,由相关省市相继公布了大约5572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也为“国保”的认定工作奠定了工作基础。 为了解决生产建设与文物的矛盾冲突问题,当时主管文物工作的郑振铎、王冶秋同志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研究。1953年,郑振铎还专门撰写了《基本建设与古文物保护工作》的小册子,广泛印刷宣传。同年,王冶秋在调研和处理基本建设和文物保护的一些问题时,提出了可以在一些重要的地区划出一块保护区,暂不在保护区范围安排基建工程,以便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在经批准进行基建工程的地区先行钻探,进行重点发掘的方案。这样,既解决了发掘质量的问题,又前置性地保护了一些重要的文化遗址免遭破坏。1956年2月,郑振铎和王冶秋分别在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和全国考古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讲话,着重谈到
...
目录:
代序 黄景略
自序
综合篇
“国保”的诞生
首批“国保”180处
2348还是2352
“国保”风雨五十年
专题篇
梁思成与中国早期木构建筑
季羡林与“国保”二三事
“国保”文物看道教
古桥奇葩
跨越时空清宫过大年
百年辛亥话“国保”
遗址篇
古都古城
古代瓷窑
其他遗址
墓葬篇
古代王陵
其他墓葬
建筑篇
宫廷府第
城墙关堡
园囿楼阁
宗教建筑
祠堂坛庙
村落民居
学校馆舍
石窟寺篇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