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煜词全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煜词全鉴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4 5.0折 48 全新

库存1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南唐)李煜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8041671

出版时间2018-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9页

字数179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SC:9787518041671

上书时间2024-06-26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优选。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br迟双明,笔名东篱子,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诸葛亮日记》(九州出版社,2004年)、《边读边悟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素书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等。
主编推荐:
李煜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难脱“花间”之风。国亡被俘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李煜词全鉴》搜集了李煜全部词作,并以独到的视角加以评论。
精彩内容: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历史地位。隽永的诗篇,华美的辞章,尽展诗人的生命的风采,千载流传,时时撩拨人们的心弦。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字重光,好诗词,擅书画,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国君,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史称“李后主”。作为“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君主,他是有争议的;但作为风华绝代的词人,他的才华是无可争议的,李煜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词篇章。李煜自幼天资聪颖,雅爱文学,喜爱读书,“精究六经,旁综百氏”(徐铉《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不仅工于诗、文、词等,而且善于书法和绘画。据陶谷《清异录》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之‘撮襟书’。”又据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云:“后主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木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李煜除善书画、长于翎毛墨竹之外,还精于书画品鉴,具有极高的艺术品位。据《砚北杂志》中说:“南唐李后主谓:‘善书法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狂,独献之俱得,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李煜于诸家及献之的评价虽不能说至为允当,但其中所体现出的艺术眼光和修养却极独到。此外,李煜还“洞晓音律,精别雅郑”,有很高的音乐素养。当然,李煜之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目前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和意义,主要是因为他的词作成就。李煜的人生是喜剧与悲剧的交替,他的诗词也在悲喜交替地诉说着他的内心世界。无论是帝王时期的“欢唱”,还是沦为阶下囚后的“悲吟”,都真实地反映着李煜的人生历程。后主在诗词中表达真实的自我、抒发真切的感受,词史发展的轨迹也在他的创作中发生改变。在晚唐五代时期,词在李煜手中承继了晚唐以
...
内容简介:
李煜,史称“李后主”,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被称为“千古词帝”。李煜词多结合自己独特的身世遭遇,成为展现真实生命、抒发自我情感的抒情文体。《李煜词全鉴(典藏版)》涵盖了李煜一生重要诗词章节,并对其进行了注释与解译,另外收录了李煜存疑词、李煜所著的经典书文、李?词和冯延已词等,供读者赏读。
摘要:
    长相思(云一緺)br【原文】br云一緺①,玉一梭②。淡淡衫儿薄薄罗③,轻颦双黛螺④。秋风多,雨相和⑤。帘外芭蕉三两窠⑥。夜长人奈何!br【题解】br陈廷焯在其《闲情集》卷一称此词“情词凄婉”,可见仍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位女子在秋雨之夜的相思之苦。全词大致分为两部分,前部分写人,后部分描景,景中有人,相互照应。整首词以自然的笔调含蓄委婉地表现“愁”,但自始至终不见一个“愁”字,言辞浅近,风格清新,是难得的雨夜愁思佳作。br“緺”,《阳春白雪》等作“窝”。“衫儿”,《阳春白雪》《龙洲词》等作“春衫”。“秋风”,《阳春白雪》《龙洲词》等作“风声”。“帘”,《阳春白雪》等作“窗”。《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在此词调名下题作“佳人”。br【注释】br①云一緺(wō):一个盘髻。薛氏兰英、蕙英《苏台竹枝词十首》联句:“一緺凤髻缘如云。”br②玉一梭:一支玉制的簪子。梭,喻指簪子。br③罗:指丝罗的裙子。br④轻颦双黛螺:微皱双眉。黛螺,即“螺黛”,六朝晚期至唐时妇女涂眉的颜料。词作中多借指眉毛。欧阳修《阮郎归》:“浅螺黛,淡燕脂,闲妆取次宜。”br⑤“秋风”两句:指秋风秋雨之声两相应和。br⑥窠(kē):同“棵”。br【译文】br女子盘起的发髻中插着一支玉簪,她穿着颜色淡雅的丝织罗裙,轻轻地皱起了双眉。秋风秋雨相和,肆意吹打着窗外的两三棵芭蕉。秋夜如此漫长,人又能如何呢!br【赏析】br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女子在冷寂的秋雨之夜的相思之情。前片写后宫美人为获得后主宠爱尽量梳妆自己,后片写虽精心修饰,却仍难获得宠爱,忧心忡忡,夜不能寐。br开头“云一緺”,先从女子头上的盘髻写起,“玉一梭”,接写盘髻上插着一支玉簪。“淡淡”句,写到女子身穿素色的衫儿和轻薄罗裙。至此,女子的绰约丰神已跃然纸上。上片歇拍“轻颦双黛螺”一句,描写女子双眉含愁,引出下片。女子为何而愁眉不展?下片写原因。开始三句,点明她身处的环境:秋风、秋雨、芭蕉,雨打芭蕉,先渲染出环境的不胜凄凉。结句点“情”,夜长难眠,正为相思煎熬。“人奈何”更有无限悲苦,无法排遣,却点到即止,反觉含蕴深长。br此词情景兼具,声色并茂,人物在风雨中活动,风雨声中又融有人物的内心独白,相互呼应,浑然一体。brbr长相思(一重山)br【原文】br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①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br【题解】br《乐府解题》:《长相思》,古怨思二十五曲之一,本古诗“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又“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致缠绵之意”。《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此词调名下题作“秋怨”,由此可知这是一首闺怨词,是李后主以闺妇口吻抒写秋怨相思和心中愁恨。br【注释】br①塞雁:犹“北雁”。br【译文】br一重又一重的山,远远望不到尽头,远山与天际交界的地方,雾水蒙蒙,寒气逼人。相思似红枫一样炽烈。菊花开了又败,北雁都已经飞走了,人仍旧未归。帘外风月虽好,但独守空荡荡的闺房有什么乐趣可言?br【赏析】br这是一首抒发闺中女子秋怨相思的闺怨词。上
...
目录:
上篇  李煜词选粹
  长相思(云一?)
  长相思(一重山)
  捣练子令(云鬓乱)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采桑子(庭前春逐红英尽)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喜迁莺(晓月坠)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捣练子令(深院静)
  清平乐(别来春半)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一斛珠(晓妆初过)
  渔父(二首)(浪花有意千重雪)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菩萨蛮(二首)(花明月暗笼轻雾)
  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谢新恩(樱桃落尽春将困)
  谢新恩(庭空客散人归后)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望江南(二首)(多少恨)
  望江南(二首)(闲梦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中篇 李煜诗选粹
  秋莺(残莺何事不知秋)
  病起题山舍壁(山舍初成病乍轻)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且维轻舸更迟迟)
  悼诗(永念难消释)
  挽辞二首(珠碎眼前珍)
  感怀二首(又见桐花发旧枝)
  梅花二首(殷勤移植地)
  书灵筵手巾(浮生共憔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