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南瓜一样活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像南瓜一样活着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2.45 5.5折 59 全新

库存3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项丽敏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69946

出版时间202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0页

字数160千字

定价59元

货号SC:9787559469946

上书时间2024-06-26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项丽敏,七十年代出生,自然文学写作者,长期生活在皖南太平湖畔,现居黄山北麓的浦溪河边。长期对故乡和自然生态进行细致地观察、拍摄和记录,同时正视人的内心与精神的生态,在生活美学领域深受读者喜爱。已出版《临湖:太平湖摄手记》《器物里的旧光阴》《闲坐观花落》《一个人的湖》《山中岁时》《浦溪河的一年》等。
主编推荐:
◎  一部让人内心明亮的绿色之书。
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

项丽敏的笔下,有山中四季,昏晨雨露;有草木蔬果,鸟兽迁徙;有村庄、田地、河流、谷地、花丛、矮树、浮云、游鱼……从山野日月星辰变换,到万物明灭反复,从节气到农事,读来让人目光清亮,身体轻盈,一种尽兴活着的安然和愉悦隐含其里。

◎  写给每个离乡的人,想家的人。
循着记忆中的花草、蔬果与月色,在这本书里找回久违的故乡。

家乡的一草一木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记忆,荠菜、地耳、马齿苋、蕃饴、豌豆花、板栗瓜、野果等,过去常见如今稀罕的饭桌常客,让人垂涎三尺,可解思乡之苦。青苔、芒草花、野姜花、枇杷树、粉籽花等,亦写出乡下花草给人的开朗与宁静。

◎  守住内心的生态,像梭罗一样去活。
活过每一个季节;呼吸空气,喝水,品尝水果,感受它们对你的影响。

门前山野平湖,窗外晴雨星空,都是自然的慰藉。临湖而居,有万般自在。梭罗说,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那他一定生活在远方。项丽敏说,一个人不必一生住在湖边,也不必像我这样,十几年、二十年住在湖边。当然,如果你愿意,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  沉静诗性的文字,亲切质朴的彩插。
图文呈现自然之美,带你领略山中四季、在野风物、草木情怀。

项丽敏长居于皖南山间,家乡的山川草木喂养了她的身体,也构建了她的精神图谱。她用十多年的时间,观察、拍摄身边的自然事物,吸纳山野和草木的气息。用镜头记录它们时,仿佛面对的是一个人,一个能够爱,也愿意付诸爱的人,细微之美尽显。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有关自然、植物、故乡的绿色之书,是作者临湖而居,同自然亲密相处而创作的散文集。全书由“山蔬野果”“空山草木”“人间月色”三部分内容组成,分别从家乡的蔬菜野菜、花木果实、乡间物事来分享乡下的生活方式,寻找回归内心的朴素日常之美。作者常年以徒步的方式走进村落、田野与山林,以葱茏蓊郁之笔,着墨时间的流传、风物的奇异、生命的思索,寻迹人间之美。这是一种沉浸式的观察自然,记录自然,笔下的文字因此而充满了泥土香与人情味,能勾起人的乡愁,催促周旋于世的身心踏上归乡之路。
摘要:
        人间地耳
    惊蛰前夜,一场雨水,后园的地耳苏醒过来。
    苏醒过来的地耳紧贴地面,静悄悄,支棱着耳郭,倾听雨脚落地的声音,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忽而急促热烈,忽而缓慢轻柔,循环反复地敲击。
    “嗒!”——泥土之下有了动静,一扇门被轻轻推开。紧接着,更多的门被推开,呼应着来自天空雨水的召唤。
    在更深的泥土下,根茎的吮吸声也变得有力,“滋滋滋,滋滋滋”,贪婪又欢喜。在这些声音之外,还有暗流汩汩的涌动声,也来自地下——或许来自近旁的老井——那里有一孔泉眼,千涸了整个冬天,连日雨水的渗透,又重新丰沛起来。
    老井的水满了,雨也停了。春笋顶开松软的泥土,冒出尖尖的黄脑壳。菜园的豌豆藤又爬上来一大截,就要开花。
    苏醒过来的地耳到处漫游,伸向泥土的每一寸缝隙。春天的土地充满了秘密的声响,这是万物的心跳声,只有把耳朵紧贴地面,屏住呼吸,才能听到。
    地耳也叫地衣、雨菌子,此外它还有个不太雅的名字——鼻涕菜。我小时候就是这么叫的。大人说,它是雷公打喷嚏时流的鼻涕。“啪!”雷公将一把鼻涕甩下来,落到地上,就长成这“乌麻漆黑”的东西。听起来真有生理的不适。不过好奇的孩子并不管这些,还是蹲下,用手去触摸。孩子的手上有一双眼睛,唯有用手触摸过,才算认识。
    近看地耳并非“乌麻漆黑”,而是海藻一样略微透明的黄绿色,软滑柔腻的手感,轻轻一抓就是一大把。
    我人生里最早认识的野菜就是地耳。那时我五六岁,还没有上学,跟随母亲在她任教的乡村小学生活。离学校不远的河边有一片荒地,放学后,母亲拿着锄头去开荒种菜,我跟在后面,也帮不上什么忙,就蹲在一旁捡小石子玩。
    挖好一畦地,母亲见天色还早,就说,讨点野菜回去吧。
    母亲把挖野菜说成“讨野菜”,仿佛野菜是有人种下的,采挖它们需要取得同意——虽然看不见那个种下它们的人。
    河畔到处是野菜,母亲教我闻它们的味道,告诉我它们的名字,荠菜、马兰头、苦苦菜、野葱……但我太小了,哪里分得清,在我看来,它们长得都一样。专享能分辨的就是鼻涕菜——地耳,唯有它长得与众不同,一旦认识了,就再也不会和别的野菜野草混淆。
    当我认识了这种“雷公鼻涕”的野菜,就发现走到哪里都能见到,路上不小心摔一跤,也是摔在地耳上,可能是这家伙的恶作剧,让我滑倒的吧。
    地耳这东西,“讨”起来容易,洗起来却是麻烦。那么多的细碎泥沙,还有枯草的茎,藏在地耳卷起的耳蜗里,需要极大的耐心,一次又一次地淘洗,吃的时候才不至于硌到牙齿。
    母亲有洁癖,手脚又慢,每次洗地耳所花的时间,够别人家做一顿饭了。等母亲把加了油盐的炒地耳盛进碗里,招呼我吃饭时,我已趴在桌子上,嘴角挂着涎水,在饥饿中睡着。
    地耳吃进嘴里就会明白,为什么把地耳叫作鼻涕菜。那软软滑滑的口感,可真是——唯有鼻涕可比拟。
    这随处可得的地耳,村里却少有人家吃。有来串门的邻居——母亲让我叫她方姨,见饭桌上一碗黑乎乎的炒地耳,颇为惊奇:“老师怎么吃这个?”
    “这是野菜,味道很鲜的。”
    “老师是捧公家饭碗的人,还吃这鼻涕糊样的东西,也太节省了。”
    “自己种的菜还没长。”母亲说着,往我碗里拨一筷子炒地耳。
    P3-5
目录:
山蔬野果

人间地耳

草味道

豌豆花花

秋食马齿苋

荠菜赋

冬瓜之用

番饴的饴

辣辛一味

晚秋檐角的悬铃

像南瓜一样活着

板栗瓜和蜜冠

拾果记

长在树上的甜点

空山草木

青苔地

自给自足的树

露水酿出稻谷

野姜花

看荷

桂子月中落

一株草顶一颗露珠

粉籽花,晚饭花

栗树好看

岁末花

冬天的另一场雪

人间月色

月出松谷

我的木舍

与书偕老

被一只竹匾改变的生活

99户人家的村子

仙源古镇

途径塔川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