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规矩与大智慧:遇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规矩与大智慧:遇见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3.12 6.9折 48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红相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21249

出版时间201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字数0.2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SC:9787559821249

上书时间2024-06-25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红相,1970年8月生,陕西杨凌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杨凌国学研究会主席,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多年来致力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工作,先后做了上百场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受到广泛好评。《讲读〈弟子规〉》系列讲座已被录制成网络在线课程,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17年10月出版散文集《如是我说》。
内容简介:
《小规矩与大智慧:遇见〈弟子规〉》一书,从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入手,分析了儒家为人处世的规矩和价值观念,指导青少年从种种生活的规则中发现生存的智慧;同时抒发自己的对现实的观察和人生感悟,阐释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道理。全书涉及亲子、家庭、教育、学问、社会及文化心理等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对当代人了解传统文化经典起到了有益的桥梁作用,尤其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摘要:
    《弟子规》只有1080个字,是给刚刚入学的小孩子教规矩的,以孩子的记忆力,几天就能背得下来。小孩子学习《弟子规》,只需要知道这些规矩就可以了,可如果是一直待在学校里、对社会一知半解的大学生,或者是经历了一些世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年轻父母们呢?他们学习《弟子规》,就得知道这些规矩背后的道理。不求甚解,《弟子规》就是一本小书,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它就是一本大书,大到要用一生去实践。
        《弟子规》面世近三百年,影响越来越大,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大多着眼于字词章句,讲道理的时候多,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么些规矩;如果能够结合社会现状,系统地梳理这些规矩背后的文化内涵,应该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1.《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是启蒙读物,是一本讲规矩的书,“规”是规范、规矩、规则、规律。这本书,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叫李毓秀的秀才,依据至圣先师孔予的教诲编成,专门规范学童们的生活,这是那个时候入私塾读书的学童们首先要了解并且遵守的。原名叫《训蒙文》,“训”是教训,“蒙”是启蒙,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有“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这本书,编成之后,体例一直没变,几百年来,影响越来越大。从这个体例上,我们能看出古人编写教材的认真和严谨。
        2.《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关于这个人的生平,一般认为是公元1662年出生,公元1722年去世,活了六十岁,但是,也有人说,他活了八十三岁。出现这种结果,一般都是因为资料不详,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年代久远,资料不足;另外一种是本人名气不大,关注的人不多,所以留下的记载语焉不详。李毓秀属于后一种情况。按照当时的评价标准,他不是一个成功人士,一辈子没有做过官,终其一生,也就是个秀才,不是他只想做个秀才,而是他根本考不上举人,仕进无望,做秀才是迫不得已的。好在他生性温和豁达,虽然没有传奇,也不妨做个学者。做学者是个人的事情,不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只要认真读书,勤奋作文,即使天赋不算太好,踏踏实实地做下去,总会做出些成就。现实中,有很多聪明人,常常不屑于用这种笨功夫,结果往往做不出大事业。历史证明,但凡成就伟业的人,多半是那种专心做事的普通人,这里面的道理,特别需
...
目录:
一、题解:初见《弟子规》
  1. 《弟子规》简介
  2.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
  3. 《弟子规》成书的时代背景
  4. 《弟子规》的教化作用
二、总叙:《弟子规》的微言大义
  1. 积极引导与反面壅堵
  2. 圣人与本命年
  3. 三教合流,儒是主流
  4. 性善性恶的争辩
  5. 人生的三重境界
  6. 人生无非四件事
  7. 人生的次序
三、入则孝: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1. 《弟子规》背后的意识形态
  2. 父母与孩子的辩证关系
  3. 一味地顺着孩子会纵容他们的自私与冷漠
  4. 适当的惩戒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5. 四事八法
  6. 曾子错了
  7. 自己丢人就是给父母丢人
  8. 多听父母的教诲
  9. 子女能不能自己做主
  10. 交易出来的孝子不是真孝子
  11. 孝顺最难做到的是“色难”?
  12. 平常的事情最难做
  13.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14. 久病床前无孝子
  15. 为父母守丧三年
四、出则弟:兄弟的相处之道
  1. 我理解的“三从
  2. 兄弟是手足
  3. 兄弟相处的方法
  4. 从朋友到兄弟
  5.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6. 长幼之节不可废
  7. 避讳的本质是尊敬
  8. 弟弟不能比哥哥聪明?
  9. 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会感恩
  10. 哥哥不能和弟弟开玩笑
  11. 客观公正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五、谨:立身从自律开始
  1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