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让岁月空流逝
  • 不让岁月空流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让岁月空流逝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4 5.0折 68 全新

库存150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雷颐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100482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0页

字数210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213100482

上书时间2024-06-25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雷颐,有名历史学家。195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思想史、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史。著有《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被延误的现代化》《历史:何以至此》等。
主编推荐:
1.雷颐是当代有名的历史学家,学术功底深厚,对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可谓“干货满满”。但是,这并不是枯燥的专业书,而是一本读史札记,非常轻松,用作者的话说,能让读者“在休闲中获益”。历史学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讲述历史发展中的各色事件,我们不光能从中学到历史知识,还能体会到作者的史学思维,这是非常宝贵的。
2.大多数历史类读物,讨论的都是大人物大事件,是帝王将相,是改朝换代。其实,史书中有时看似无关痛痒的一句话或一个抽象的概念,往往事关千百万人的悲欢离合,一生一世。这才是历史研究最重要的内容。这本书独特之处在于,作者秉持深切的人文情怀,把目光聚焦于时代变迁中千千万万的小人物,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
3.这本书收录了作者20余年的读史笔记,时间跨度长,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中国文化界近几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知名历史学家雷颐二十余年读书笔记的合集。于雷颐而言,读书是个人兴趣爱好,是内在需求。他所读之书以史书为主,不仅包括中国史,也包括世界史。因为读书兴趣广泛,其他种类的图书也多有涉猎。

本书按内容共分五编,分别是第一编“忧天下,探世变”,第二编“透过历史的裂缝”,第三编“不让岁月空流逝”,第四编“精神的年轮”,第五编“在世界历史中深思”。本书所选文章有《西南联大“传奇”的生成》《甲申年再读》《法兰西百年精神谱系》《建筑的哲学》《哈佛的开放与秩序》等。在雷颐看来,把历史说给大众听,是历史研究者的一种使命。其实从古希腊起,历史都是以叙事为主,只要作者把事情叙述清楚了,根本不需要再去下结论,读者自然就能体会。

摘要:
        忧天下,探世变——读《中国人史纲(上中下)》
    近日,柏杨先生在台湾病逝,消息传来,大陆文化界、思想界为之深深震动。因为20世纪80年代,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在华人世界激起了轩然大波,自然,也冲进了国门初启的祖国大陆。随后,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及其他著作在大陆也洛阳纸贵,名重一时。无论对其著作、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都不能否认“柏杨”已成为80年代大陆“文化热”的一个重要部分。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对中国人的国民性做了深刻、尖锐的解剖与批判,语言犀利尖刻。但他的书有深厚的学术背景为支持,稍后引进的《中国人史纲》证明了这一点。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写道:“历史学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对象,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便是一部以中国人的活动为特定对象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作。柏杨先生不是学院内的历史学家,能写出这种洞察古今的史学巨著,不能不说与他的特殊经历大有关系。20世纪60—70年代,台湾尚未“解严”,他曾受十年无妄之灾,几乎被枪决,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个“看过地狱回来的人”。这部《中国人史纲》是他在十年牢狱生活中撰写的中国历史研究丛书之一种,在卷帙浩繁的中国史册中认真爬梳整理,凝练而成。他自述:“丛书是我在火炉般的斗室之中,或蹲在墙角,或坐在地下,膝盖上放着用纸糊成的纸板,和着汗珠,一字一字地写成。”这部书的确担得起“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之誉。老黑格尔说过,同一句话,从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口中说出和从饱经风霜的老人口中说出,含义大不一样。那么,对更加丰富万端的人类历史,不同人、不同经历者的叙事,含义就更不一样了。长期艰难的狱中生活,使他对历史上各种制度的优劣、政策的得失、社会的兴衰、人心的向背、人性的善恶有着超出常人的洞察力。而这部血泪之作中的历史洞见,恰是许多高头讲章式的历史教科书所缺乏的。
    与大多数中国通史一样,《中国人史纲》从没有信史的远古神话和传说开始,然后是半信史时代,最后从公元前9世纪的信史时代详细说起。信史时代以百年为一章,一直写到20世纪初清王朝崩溃前夕。不以王朝或重大事件为单元而以世纪为单元,表明作者有心将中国放在世界的大脉络中研究论述。而且,作者在每章都以“东西方世界”结尾,使中外历史的对比更加直观,读者更易看清在什么时候、什么方面中国或日中华文化灿烂于世,在什么时候、什么方面则大不如人。这部书不仅显示了柏杨视野的开阔,更开阔了读者的视野。
    这部通史不叫“中国通史”或“中国史纲”之类,而被称为“中国人史纲”,表明其重心是人,是对历史发展产生过相当影响的重要人物。
    P2-3
目录:
第一编  忧天下,探世变

忧天下,探世变

——读《中国人史纲(上中下)》

礼治的效益和代价

——读《文化冲撞中的制度惯性》

不一般的“一般思想史”

——读《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

六经皆史说《论语

——读《丧家狗——我读(论语)》

传统政治与“理势之争”

——读《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

皇帝的自律与他律

——读《张居正评传》

甲申年再读《甲申三百年祭》

第二编  透过历史的裂缝

透过历史的裂缝

——读《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

观念的旅程

——读《观念的选择:20世纪中国哲学与思想透析》

超越中西体用

——读《中西体用之间》

“犯罪的火烙印”——关于辫子的故事

——读《割掉辫子的中国》

大众的历史

——读《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战争、外交与社会变动

——《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绕不过的门槛

——读《一百个理由》

日本对台殖民统治的法理剖析

——读《春帆楼下晚涛急——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

去漫画化的“蒋介石真相”

——读《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

蒋介石的“天下得失”

——读《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

民国政治的逻辑

——读《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

中国的美国在华经验

——读《史迪威与美国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