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的官窑/吴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最后的官窑/吴昊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1.6 4.5折 48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昊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ISBN9787549325368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48页

字数720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SC:9787549325368

上书时间2024-06-25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清朝年间,大清皇族用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品敲开了世界艺术的大门。当系着曳地发辫的清朝官吏和大清官窑的瓷艺设计师双双站在法国巴黎靠前艺术展的领奖台上时,全世界的目光也同时转向了古老的东方古国,那复杂的目光里流动着惊叹、赞美和深深的向往,从此,古中国便被称之为“瓷之国”了……
摘要:
    靠前章
    太阳经过的疲劳,早已蜷缩在地平线上。江南景德镇初春雨后的傍晚,在夜色还没来临时,水雾便把它四周占据。太阳还是把它很后一丝晚霞,穿透给她。红霞、稀疏的绿叶,在山区水雾的浸润下,围着景德镇四周缓缓地变化着,与窑囱冒出的火焰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特有的水墨画。
    突然,一匹快马把它撕开,带着山区的泥土从远远的深处冲出,直奔大清景德镇皇窑厂而来。
    大清景德镇皇窑厂规模宏大,里面戒备森严。它地处景德镇城区的东南角,依城内珠山地势而造,占据城区面积两成以上;整个厂区,远远看去像个长方体,由城楼,办公的衙门、也居也办公的督陶府,来往接待的公馆及生产作坊三部分构成。亭台楼阁仿照皇宫所造。窑厂始创于明朝初年,专为宫中用瓷所建;成于明成化、万历年问;清朝的历代皇帝都对瓷器存有偏好,因此在大明朝的基础上大有发展,到光绪朝代,厂内面积上万顷,官员上千,拥有窑工近万人,成为当时大清朝内优选的一个手工业工厂。
    “军机处急令!”
    “军机处急令!”
    皇窑厂门前侍卫看来者急切,匆忙把窑厂朱红的大铁门一一打开,让驿官直冲进来。
    这时的大清景德镇皇窑厂,虽说太阳在山下己埋了半个脸,但是里面仍像个大工地,热火朝天。坯房的窑工在拉坯;釉料作坊的窑工在向瓷器吹釉;画坊的窑工在填彩,他们劳作,仍没有倦意。
    大清督陶官吴振江带着大清皇窑厂内的大批官员站在一窑炉前,手中拿着一只刚出窑的青花斗彩碗细细端详。
    旁边一官员指着它说:“大人,这炉瓷器,件件都是我们皇窑厂老画师们亲手绘制的。”
    吴振江没有理会他,而是皱着眉头,继续看。“汪总监,我咋越看越像乾隆期我太爷爷手上做的,你们是不是在唬我?”说完后,他脸色阴沉,一脸的严肃。
    吴振江此语一出,在场的人都为之惊愕,顿时纷纷跪下。
    “大人,这是仿乾隆器皿。”旁边的画坊总监汪叔凡听后,马上跪步上前解释。
    “汪总监,难道仿乾隆器皿本府都看不懂吗?我是说,咱们不能把我们艰辛做出来的东西尽往我祖爷爷脸上贴!你们不要这个脸,我还要这张脸呢。可眼前这一底款,会让人误认为我大清朝当今无能,能拿出手的也只能是一百年前的东西。这必将有辱我大清帝国!我丢脸不怕,反正皮厚,但是咱们大清国的皇上、太后他们的脸丢得起吗
...
目录:
《红店文学系列丛书 最后的官窑 修订版》无目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