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千艺术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张大千艺术圈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4.68 5.1折 68 全新

库存5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包立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2031

出版时间201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416页

字数0.31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108062031

上书时间2024-06-25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包立民,别署云海、云海楼主。 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常州横山桥镇。 年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任职于中央电视台社教部(编导)、《文艺报》副刊(编审)。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编著有《张大千的艺术》《张大千艺术圈》《张大千诗文集编年》《百美图》《云海楼随笔》《张大千的艺术道路》《张大千家书》《漫话叶浅予》等。
主编推荐:
张大千喜欢画自画像(约有上百幅之多,还有钟馗等扮相),也喜欢美女并有多位红粉知己(《新蜀山剑侠》就是林青霞出面才请得张大千题写的电影名),如果张大千发朋友圈(刚出炉的大作或照片),哪些人会点赞,他们又作何评论,怎样看出亲疏远近,这本书就是一份参考答案。
内容简介:
《张大千艺术圈》以张大千为圆心,从传主与他人的关系着眼,构成二十多个同心圆。由于以交往先后为序,因而它并非各个平面的并列,而是一个不断向前滚动着的圆柱体。从而动态地反映出张大千如何在这样一个独特的文化环境中一步步向我们走来。这种写法应当说是传记文学中的一种有益尝试。《张大千艺术圈》的每一章又都仿佛为另一位艺术家作一小传,从而使全书既是一部张大千的艺术传记,又是众多艺术家的传略小集。这些轶事生动细致,时间、地点、在场者、材料来源一一标出。令人感到作者确实是言必有据,绝非为博读者所好而一味搜奇寻轶。
摘要:
    张大千与毕加索     现代美术目前两位东西方美术大师——张大千与毕加索,生前仅晤谈过一次,可是这一面之交竟轰动了当年巴黎的新闻界,并由此演绎出种种传说,三十年来历久不衰,大有“白头宫女说玄宗”之况。传说之一是毕加索见了张大千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看了你的画展,但是在展厅中怎么没有见到你的作品?”传说之二是,毕加索拿出自己仿齐白石的几本中国画习作请张大千看,张大千看后对毕加索说 :“在这几本作品中,我没有看到你的作品。”传说之三是毕加索为张大千画过一幅速写抽象肖像,这幅肖像画得像鬼脸壳子。第一第三种传说,在美术界流传较广,我先后从好几位画家口中听说,由此引伸出张大千的晚年画风丕变是由毕加索的批评引起的。第二种传说,是最近从一位年轻的收藏家口中得悉。为此,我曾向当时正在巴黎访问,并且分别见到过张大千和毕加索的老画家张仃请教求证,他回答道 :“第一种传说我听说过,不过不是在当年的巴黎,而是在二十多年后的北京。”    前几种传说,作为画坛上的一般逸闻,大可不必深究。但是作为两位有影响的艺术大师,尤其是代表了东西方现代绘画一定高峰的艺术大师,全面地了解他俩的艺术思想的交流,以及彼此的艺术张大千与毕加索见解,对研究现代美术史的读者,以及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不无裨益的。   我的手头有两篇张大千写的谈毕加索以及这次晤访的信函和文章。一篇是1973年毕加索逝世后,张大千应香港《大成》主编沈苇窗之约,写的有关毕加索其人的短函 :另一篇是1975年他为台湾历史博物馆展览毕加索晚期创作而写的序言。手头还有一部台湾时报记者谢家孝先生写的《张大千的世界》——其中有一章,专写张大千访晤毕加索的前因后果及会晤详情。由于谢氏采用口述实录体,此书又经张氏过目,所以接近第一手材料。现在就以这三篇文字为依据,写一写“东张西毕”的艺术交往。张大千访晤毕加索的时间是1956年7月29日中午,地点是法国坎城附近的尼斯港毕加索别墅。    当年六七月间,张大千的确先后在巴黎举办过两次画展,一次是张大千临摹敦煌作品展,展出于东方博物馆 ;另一次是张大千近作展,展厅是卢浮宫博物馆。而张大千访晤毕加索的前一天,正值毕加索在戛纳主持一个陶器集会的开幕展。    据张大千自述,他访晤毕加索是他主动去定的约会,而“有些人写文章说我跟毕加索是巧遇撞见的,有些说是毕加索参观我的画展后,邀请我去见面的,这些都不对。”张大千为什么要访晤毕加索 ? 他对谢家孝说过 :“应该说最早的动机是起于《大公报》。有一次一位朋友剪寄一页《大公报》给我,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代表毕加索致函东方某画家》。内容居然是以毕加索的口气大骂张大千,骂我是资本主义的装饰品等等。”(见《张大千的世界》)当然,也有“钦其创作之潜力,亦示敬老尊贤之意”(见《毕加索晚期创作展序言》)。谈及访晤毕加索,张大千说:“我们是中午11点30分准时前往,他欢迎我们在他的大画室里落座,除我夫妇以及翻译外,没有其他的人。我一坐下,他就捧出五大本他的作品,他说他也学中国画,请我看他的作品,要我老实不客气地给他提意见。”据张大
...
目录:
目录序言 :风格即人 薛永年 自序 :张大千的龙门阵张大千传略 附一 :关于环荜庵的订误  附二 :张大千的“正气歌”  张大千的拜师 附 :关于张大千拜师  张大千丁巳(1917)拜师新证 张大千与张善子 张大千与黄宾虹 张大千与谢玉岑 附 :关于“病重托弟”说  张大千与李秋君 附 :李秋君  张大千与池春红 附 :张大千笔下的春红  张大千与余叔岩 张大千与方地山 张大千与吴湖帆 附一 :吴湖帆日记中的张大千  附二 :《睡猿图》的去向与来历  张大千与黄君璧 张大千与叶恭绰 张大千与郎静山 张大千与徐悲鸿 附 :也说“五百年来一大千”  张大千与叶浅予 附 :叶浅予评说大千人物画  张大千与溥心畬畬 张大千与齐白石 张大千与于非  张大千与徐燕孙 张大千与张伯驹 张大千与台静农 张大千与赵无极 张大千与毕加索 张大千与张群 张大千与张学良 张大千与郭有守 闲话大风堂 附 :大风堂同门录  孙家勤大风堂学艺记 张大千的收藏 张大千20年代初的设色仕女画  怎样看待张大千做假画 张大千的自画像 附 :张大千自画像巡礼   附录一 :关于《张大千艺术圈》的通信 王充闾  附录二 :从文化环境中去发现传主的心灵——读《张大千艺术圈》  周思源 附录三 :不拘一格写大千 陈传席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三版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