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学新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学新论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34.19 7.1折 189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义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40775

出版时间201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82页

字数583千字

定价189元

货号SC:9787520140775

上书时间2024-06-25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魏义霞,1965年生。1983年考入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90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很好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六个一批人才。200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和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近代哲学、比较哲学。


精彩内容:
  
内容简介:
  
为黑龙江大学“龙江哲学研究丛书”本。本书从人物研究、概念研究、比较研究、宏观研究四个方面展现儒学的发展与构成,展现儒学发展的契机和出路。1.人物研究:儒学是由不同时期的儒学人物建构的,对儒家的人物思想的把握对于理解儒学不可或缺。本研究以儒学人物为个案,将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二程、张载、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王夫之、颜渊、戴震和康有为等儒家人物纳入研究视野。2.概念研究:儒家哲学具有自身的逻辑系统和话语结构,这些离不开概念、范畴。厘清基本概念、主要范畴对于理解儒学的哲学理念和基本主张是必要的,也是基础性的。诸多关于儒学问题的争议即缘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这方面的研究还原儒学的本义。3.比较研究:从儒家内部来看,一方面,正如儒学范畴带有儒家一以贯之的意蕴一样,儒家人物的思想之间具有不可否认的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同一个儒学范畴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正如儒家人物的思想彼此之间迥然相异一样。从儒家外部来看,儒家与诸子百家既相互争鸣,又相互借鉴。这使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比较与儒学内部比较不仅相映成趣,而且具有了同等价值。通过比较,借助同领悟儒家内部共同的致思方向和价值旨趣;借助异,把握儒家的阶段特征和人物之间的思想异同关系。通过儒家与其他各家的异同,既可以反观儒家自身的特色,又可以体悟中国哲学的地域性和民族性。4.宏观研究:在对儒家进行个案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溯本探源,勾勒、整合儒家的价值追求,展望儒家的未来命运。通过合理定位,探求儒家发展的契机和出路。


目录:
  
部分人物聚焦


章孔子


节天本论的隐晦表达


第二节“畏天命”的待命之方


第三节天命论与本体哲学


第二章孟子


节王道的政治理想和价值旨归


第二节仁政的行政原则和政治路线


第三节仁政与教化


第四节教化的经济措施和社会分工


第五节王道、仁政与天命、人性


第三章荀子


节天论


第二节人之命运的社会定格


第三节“制天命而用之”


第四节圣贤情结和哲学王构想


第四章董仲舒


节宇宙的预设和谐


第二节“人副天数”


第三节天人感应


第四节“以君随天”


第五节阳尊阴卑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第五章二程


节似曾相识的儒家学脉


第二节天、理、道、性、命、心为一


第三节“命在义中”


第四节“以义安命”


第六章朱熹


节“理一分殊”


第二节天命之“理一”与气禀之“分殊”


第三节格物、致知与“穷天理,明人伦”


第四节和谐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第七章王守仁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