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住房贷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住房贷款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9.5 7.5折 26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磊 张源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ISBN9787504957573

出版时间2011-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216页

字数226千字

定价26元

货号SC:9787504957573

上书时间2024-06-25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磊,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法学双学士、经济学硕士,经济师。原供职于中国铁建,现就职于中国建筑。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主持完成研究报告十余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长期致力于金融危机和住房贷款研究。
张源,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法学双学士、经济师。现就职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先前一直致力于经济危机史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研究,并在此领域发表多篇文章。 
媒体评论:
作者认为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并非金融衍生品。更非金融创新,而是在政府及法律的压力下金融机构被迫为穷人买房提供方便,它是美国平等权利运动的一个副产品。
    ——胡星斗
该书既介绍了知识,涵盖案例教训、历史经验及经济逻辑。也讨论了金融理论及金融工具的技术,对普及相关的知识有一定意义。
    ——易宪容
这本书是我在今年中秋节收到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赵瑾璐
It is an excellent and timely resource book that should appeal to anyone who is interested in China's housing and mortgage industry and related financial markets, but especially to academics and government policy makers in the area of mortgage industry and financial markets in China.
    ——Shaoming Zou 
内容简介: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住房贷款》源于住房贷款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后危机时代的影响力惊艳四方,滥用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房贷资产面目全非,证券化成为全球审判的焦点。中国巨额房贷的风险会成为后危机续集的主角吗,中国巨额房贷的证券化路途究竟在何方。 
摘要:
    4月1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比率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比率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4月16日,北京试点推出“限价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优先解决具有北京户籍或在京工作及居住一定时间的非京籍人群的自住型、改善型需求,该商品房的最终销售价在土地出让时就将限定。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发布,是迄今为止最为严厉的控制房价上涨的措施,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并首推房价问责制。5月25日,上海房地产调控细则出台,消息称:上海将在全国首先征收房产税,并将方案上报中央。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以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5月27日,上海作为试点城市开征住房保有税。保有税实际上是物业税的一种,即按房地产的面积每年付税,主要是针对户型面积偏大的房子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是在鼓励购买中小套型、功能良好的住宅。6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对目前的土地增值税预征率进行调整,并研究预征率调整与房价上涨的挂钩机制,使预征率更加接近实际税负水平,改变目前部分地区存在预征率偏低,与房价快速上涨不匹配的情况。同时,加强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 
    
……
目录:
绪论
1 中国处在后危机时代
1.1 中国经济的复苏与风险共生
1.2 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形势
1.3 后危机时代关注中国房贷的意义
1.4 多措并举调控房地产业
1.5 救市政策的有效性
1.5.1 中央银行注资救市的正反两方面争论
1.5.2 低利率下的流动性陷阱使货币政策失效
1.5.3 低利率下的投资陷阱使货币政策失效
1.5.4 后危机时代中国货币政策倾向适度
1.5.5 四万亿元财政政策取向不变
1.5.6 财政政策的负面效应显现

2 回眸次贷危机的真实面目
2.1 危机之变
2.2 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的理论界定
2.2.1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2.2.2 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衍生
2.3 次贷危机的根源
2.3.1 住房政策导向引发信用风险
2.3.2 宽松的信贷环境巩固次贷客户群
2.3.3 信贷业务过度竞争与监管主体缺位
2.3.4 利益驱使下的评级机构信用缺失
2.3.5 衍生品存在结构缺陷和交易风险
2.4 金融衍生工具创造新的次级债危机
2.4.1 金融衍生品市场崛起导致次债规模增加
2.4.2 信用违约导致流动性断裂的新经济危机
2.4.3 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异同

3 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危”与“机”
3.1 “危”:五大冲击
3.2 “危”:三大影响
3.3 “机”: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3.3.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