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7.62 6.7折 86 全新

库存9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8955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A5

纸张胶版纸

页数624页

字数489千字

定价86元

货号SC:9787301288955

上书时间2024-06-25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苏力,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长江学者。
祖籍江苏,1955年愚人节出生于安徽合肥。少年(1970年)从军,再当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复员军人进了北大法学院,获学士学位;1985年读研期间,赴美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起任教北大法学院至今。先后独立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独著、文集和译著20余种。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送法下乡》《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主编推荐:
他以高度自觉的问题意识、令人生畏的知识储备和思考储备、信手拈来般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以及“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理论视野,解释了一个独特的政治文化的中国是怎样构成、怎样组织起来的。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宪制作为人类历史上持久存在的制度经验,有其自己的逻辑和合理之处。但近年来社科领域特别是法学领域,对于中国自己的制度研究较少。作者从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宏观视角出发,对历史中国的宪制经验进行了总体把握和深度总结,揭示了历史中国千年传承、具有强大活力的原因,并力图阐释中国在制度文明上独有的贡献。本研究从历史中国所面临的至关重要的核心政治问题出发,逐一阐释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构成制度,以及军事制度、官僚体系、经济制度等,从而重构了历史中国的制度图景。
摘要:
    《大国宪制》序

读书一直杂乱,早就想依据中国历史的常识,顺着读书的触动,融合多学科知识,从国家制度视角,也即宪制的视角,展示中国这个古老文明国家之构成也即宪制的固有理性和正当性。关注制度,是实在的,但也关注其中的大小道理,因此也是规范的;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其实又是两者的整合。这才是我认为好的、有用的并可能让人举一反三有所觉悟的法律/法学著作。我曾打算名为“思想中的法律史”。但不可能完整或全面描述中国宪制,也就放弃了,只是依据我的有限知识和不全面的思考,展示为什么这些在我看来对于中国非常重要的制度或实践会发生,无论后人如何评判,尤其是不论旁观者或上帝视角下的善恶评判。

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在当今,尤其是中国法学院,法律和制度的学习和研究太容易失去社会历史语境,失去针对性,既不针对困扰人的一般性难题,也不考虑具体时空地理。原本针对具体时空中具体问题创造、衍生发展出来的法律、制度和原则成了答案,成了信条,然后就成了教条,只能遵循和恪守,最多略加演算和演绎,却不能生动鲜猛地刺激当下中国
法律人创造性地思考和应对他们面对的复杂难题。但问题(question)会有答案,难题(problem)则没有,只能解决,创造性地解决,更多时候则只能应对,也就是“耗”,但这时问题就成了,怎么“耗”?对于现代以来的中国来说,如果失去了具体针对性,不关心具体时空中的那个难题,仅抽象讨论法律制度,或讨论抽象的法律和制度,自然就说不出什么道理。没有问题,又没有道理,就一定枯燥乏味,就一定说不出历史中国法律制度的正当性和必要性。遇上近代来自西方的说出了它们自身某些道理的理论之际,旁边还有令人眼晕的西方的经济繁荣,就很容易自惭形秽,“月亮是外国的圆”了。

宪制/法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领域。如今太多法律学者,即便不是宪法学者,都可以侃侃而谈,联邦制,三权分立,司法审查,表达自由,同等保护,正当程序,甚至州际贸易。我也不反对,不认为错。问题是,仅此不够,太不够了。因为所有这些被抽象表达的制度法律实践都同特定时空语境相联系,其正当性、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局限性都受限于具体语境。在美国,其实,这些也都是在时间中慢慢展开的。想想,虽然美国宪法文件中早就写了,但“言论自由”是直到1914年才进入美国的宪法律(constitutional law)。这就是时空问题。想想,如果今人穿越到秦汉,能否用这些西洋制度法律原则有效应对匈奴袭扰或“七国之乱”?

我不是目的论者。意思是,我不认为,有谁,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奔着什么去的,包括创立和建设这个中国。但话都说到这份上,也必须承认,如霍姆斯所言,就实践而言,人注定是地方性的。既然我生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就想展示,也自觉有责任展示,有着沉重肉身而不是仅有灵魂或思想的一些人,我们的先人,在这片特定土地上,在这块后来才被称为中国的土地上,为了活下去,为活得稍稍好一些,以什么样的智慧或“极精炼的愚蠢”(罗素语),一代代合作、演进和积累,造就了如此的中国。我力求展示,即便在一些人特别是某些今人看
...
目录:
引论:中国的宪制难题 
国家的构成/宪制难题 
小农与大国 
齐家,治国与平天下
但,为何宪制?
本书概要 
附录:具体的宪制问题与特定的宪制回应

第一章:宗法封建变迁中的宪制问题 
为什么宗法制? 
从“兄终弟及”到“嫡长继承”  
但必须有精英辅佐——官僚制!  
还得分、封、建!  
作为制度也作为意识形态的周礼  
结语 

第二章:齐家:父慈子孝与长幼有序 
农耕社区的组织治理问题  
“父父子子”与“父为子纲”  
“父慈子孝”  
“兄良弟弟”?其实是“长幼有序”!.
 社会和国家视野中的“齐家”

第三章:齐家:男女有别 
问题或麻烦  
“同姓不婚”,防范生物性乱伦  
“授受不亲”,严防社会性和政治性乱伦  
“夫为妻纲”,规训与制裁  
批判性透视和反思  
结语 

第四章:宪制的军事塑造 
作为宪制问题的军事  
从武功到文治  
兵制,军权管控和制衡  
治国与平天下  
宪制视野中的长城——功能分析  
宪制视野中的长城——经验与教训  
结语 
附录:不该,却被遗忘的

第五章:疆域管控与行政区划 
大国的疆域构成  
西周的分封制  
郡县制和中央集权  
地缘政治与行政区划  
作为边陲的天下  
“羁縻”与“改土归流”  
结语 

第六章:度量衡的宪制塑造力 
为什么度量衡?不是货币?  
从井田制到赋税制  
俸禄制与官僚制 
监察与考课  
度量衡与货币统一  
政治理性化以及对游牧文明的规训  
结语 

第七章:经济的构成与整合 
问题  
既是宪制基础,也是宪制难题  
国家主导的超级基础建设  
重要资源的全国配置  
均输平准,盐铁官营  
结语:算经济账,也要算政治账 

第八章:“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