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史入戏 说不尽的中国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读史入戏 说不尽的中国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0.72 6.4折 48 全新

库存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阿祥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33386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89页

字数237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SC:9787010133386

上书时间2024-06-25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胡阿祥,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所长。六朝博物馆馆长,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百家讲坛”主讲人,书香江苏形象大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荣誉副会长,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会长。主要学术领域为中国中古文史、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地名学。
内容简介:
纵向流变的中国历史,好像一条河,从远古流到当今;横向展开的中国历史,仿佛一台戏,又读史可以入戏。本书作者以半个甲子的治史感悟,建构了全新的“中国历史”之“大戏体系”:剧目解题、剧情提要、舞台扫描、演员介绍、道具举例、台词吟读、旋律领会……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摘要:
        一、剧目解题:“胡”说“中国”
    既然是“看戏”,首先应该知道看的是哪出戏。《牡丹亭》还是《野猪林》?《墙头马上》还是《柳毅传书》?同为三国戏,《单刀会》还是《空城计》?同为样板戏,《沙家浜》还是《智取威虎山》?不同的戏,看起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看的是“中国历史”这台大戏。那么,何谓“中国”?何谓“历史”?
    先简单说说“历史”。时至今日,国内外学者给“历史”所下的定义,大概不会少于百种。而按照笔者的理解,最浅显的说法,“历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里与一定的空间中,由人的活动所构成的连续的过程。这样,“历史”的三大支柱,就是时间、空间与人。围绕“历史”的思维,如果以人为出发点,就是追寻六个“W”,即Who、When、Where、What、How、Why;换言之,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于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怎样做的,为什么。前五个W是“历史”,是对事实的描述;最后一个W是“历史学”,是对事实的解释。而顺着这样的思路问下去,就是一种直接、简单却有效的“历史学”思维。
    当然,历史学并不等于历史。历史是过去,历史学是对过去的无限求真,但求真永远不能等于真实。研究历史的人,有时真想起古人于地下,或者走进时光隧道,回到过去。然而,即便回到过去,就有真切的感受吗?也不一定。现代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文化,我们就能说得清吗?所以历史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学问。历史学对历史的描述与解释,又总是受到描述者思维观念与解释者时代背景的影响,所以有人也认为,一切的历史学,都是思想史,或者都是现代史。这样,没有定论、总在创新的历史学,又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问。
    简单说过了“历史”,再来详细些“胡”说“中国”。为什么要详细些说?一方面,“中国”这个概念太重要了,它关系到我们对“中国”之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全面理解与系统把握,事关国家、民族与国际关系的大体;另一方面,我们时时接于目、闻于耳的“中国”一词,如果认真计较起来,又实在不容易说清楚。
    那为什么又是“胡”说呢?围绕“中国”概念的起源、演变,笔者曾经写过四本相关的书,199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名号寻源释意》(辽宁古籍出版社,与卢海鸣合作),2000年出版的《伟哉斯名一—“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中国国号的故事》(山东画报出版社,与宋艳梅合作),2013年出版的《正名中国胡阿祥说国号》(中华书局)。由“寻源释意”到“伟哉斯名”,是由粗疏到精细;由“伟哉斯名”到“国号故事”,是由学术到普及;由“国号故事”到“正名中国”,是由解释名义到名实互证。因为长期关注“中国”概念,所以下面的说“中国”,有不少属于笔者个人的观点或者认知,而笔者姓“胡”,以此特别标明是“胡”说也,并没有戏滤的意思。只是这里需要强调一句,敬请读者诸君轻易不要使用“胡说”、“胡闹”这类词,因为在汉语的语境中,“胡”本来是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的,后来也泛指外国人,所以追根溯源,“胡说”、“胡闹”这类词竟然带有某些民族歧视或者大国沙文主义
...
目录:
引言:我们是观众

一、剧目解题:"胡"说"中国"

1."中国"概念的纠纷与麻烦

2.前800多年的"中国"

3.后2200多年的"中国"

4.中国真不愧为"中"国哩

延伸阅读:解说名称,认识"中国"

二、剧情提要:上下五千年

1.漫长的序幕

2.改朝换代的正剧

3.从"正剧"到"尾声"

4.品味式的思考.

延伸阅读:魏晋禅让:全本禅让大戏

……

结语:我们是演员

附录:名实互证与宏观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历代统一王朝

后记

重印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