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传播研究/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青年论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传播研究/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青年论丛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89.06 7.3折 122 全新

库存19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戴旸//刘婧|责编:徐胡乡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237643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纸张胶版纸

定价122元

货号ZJ:9787307237643

上书时间2024-06-24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戴旸,女,1981年出生,博士,安徽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访问学者。中国档案学会档案保护技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档案学学会会员、安徽大学第十届教学督导,先后入选安徽省社科界“青年学术人才库”、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安徽大学“优秀人才”、安徽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研究领域: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保护技术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著作、教程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公共文化服务的时代背景出发,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传播,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传播现状调查为基础,分析并凝练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传播的成绩与不足;以档案双元价值论、“5W”传播模式理论、整体互动传播模式理论、“使用与满足”传播效果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传播经验,从传播机制、传播模式、传播策略和实施保障四个方面展开理论与应用层面的系统化研究,设计出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传播机制基本框架;引入分众传播新模式,从细分受众、传受互动、整合内容、融合媒介、评估效果五个方面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分众传播的创新策略;并从政策保障、资金保障、权益保障、安全保障和动力保障五个方面探讨了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传播实施的保障,提出了对策建议,可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