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治理中的佛教与国家(1895-192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治理中的佛教与国家(1895-1927)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90.88 7.1折 128 全新

库存5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许效正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48522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纸张胶版纸

定价128元

货号ZJ:9787520348522

上书时间2024-06-16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许效正,河南汤阴人,历史学博士,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兼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宗教问题研究基地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清末民初的国家与社会”。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末民初佛教社团研究(1895-192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末民初佛教与政府关系研究(1895-1927)》和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项目《社会剧变中的佛教与国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洋集团与近代社会变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末新军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袁世凯年谱长编》。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学研究》《史学月刊》等期刊发表论文22篇。
内容简介:
清末以来,由于各地官绅大肆征用各类庙产,佛教与国家关系逐渐紧张。民国建立后,各地僧人根据《临时约法》的基本原则,采取社团运作的合法手段,与北洋政府进行了激烈博弈,迫使当局就佛教社团的性质与权利义务、佛教寺产的所有权归属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逐渐形成《寺院管理暂行规则》(1913)、《管理寺庙条例》(1915)及《修正管理寺庙条例》(1921)等法律法规,中国佛教管理政策发生历史性变革,佛教与国家的紧张关系得以全面缓和。本书以清末民初的社会剧变为背景,对清末民初时期佛教与国家关系由基本和谐到全面恶化再到重新建构的过程进行了全面研究和系统梳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