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房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房记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77.76 7.2折 108 全新

库存15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章灿, 史梅主编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73202703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36页

字数378千字

定价108元

货号SC:9787573202703

上书时间2024-06-14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程章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汉学、南京及江苏地方文献与文化等。出版学术著作有《魏晋南北朝赋史》《赋学论丛》《世族与六朝文学》《刘克庄年谱》《古刻新诠》《石刻刻工研究》等多种,另有国际汉学译著《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五种,学术随笔《鬼话连篇》《山围故国》《旧时燕:文学之都的传奇》等五种,发表论文、诗作多篇。
内容简介:
《书房记》脱胎于2020年4月23日南京大学图书馆公众号首次推出的“上书房行走——走进南大人的书房”原创专栏。该专栏约请南大文、理、工等十余个院系的四十位教师、学生、校友,介绍各自买书、藏书、读书、写书的人生经历,分享自己学习、研究、教书、育人的心得体验。栏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至今共四十期,累计阅读量超过三十四万人次。每间书房都是南大人独属的一个精神世界,这么多人共同写书房的故事,却是千姿百态,绝无雷同。这里有关于书的一切,买书、淘书、寻书、赠书、搬书、教书、写书、研究书,书房、图书馆、各色书店、资料室,还有由书房串联起来的童年、青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的读书、求学、研究的经历。而从岁月的变迁中,也可看到一代代知识分子处境的变化,以及共同的精神传承。现在,这个系列的四十篇文章重新集合,保持原先的队列,获得新的生命形式,以优美的形体,为所有爱书人送上一份独特的书香。这份书香的名字,就叫《书房记》。

《书房记》中的“记”,既是个人的记忆,也是时代的记述。人生的淬炼,学问的熏陶,性情的涵养,酿成浓郁的书香,辅以滋味醇厚的文字,加上缤纷的彩色图片,可谓色香味俱全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赏心悦目的书,值得向所有爱书人推荐。

摘要:
        1980年那个夏末,我从家乡所在的太仓城厢镇走出,怀揣一纸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报到的通知,前往北京。九年后的一个秋初,我从国家教育委员会机关主任科员任上,调回到家乡的首府之城,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做了书籍编辑。从走出江苏到回归江苏,人生似乎划了一个并不怎么大的圆圈,从这头出发,又循着圆弧回到了差不多就能接续到的这一头。
    然则在北京求学和工作的九年,于我来说,可是从十七岁到二十六岁这一段非常关键的人生时段。如果有人要问,这九年于我人生意义何在的话,那么回答只有一个:是北大和北京的文教氛围,让我从一个爱读书的人,蝶变成了一个爱书的人。
    “在北大,我学图书馆学……”
    当1980年夏的吉星临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到达时,我父母亲的同事们几乎都是这么来表达庆贺的:“这下好了,你家儿子今后再不用花钱买书了,将来全国各地图书馆到处都有他的同学、同行了!”初不料,在毕业后没数年,我的藏书就开始过百逾干,并在好多年前就成为一个“万卷户”了。
    “在北大,我学图书馆学……”这句话,是我在十年前早春的晚上所写一篇回忆文章的篇名。后来收录在太仓图书馆2009年编印的《乡下月》中,其中写道,当毕业前夕,系教务员统计的四年课业成绩表出来时,我发现平均成绩不过是在全班的中上游档次,但有一点却让我自己略感欣慰,那就是凡能引起自己兴趣的课程,如“目录学”“文艺书籍目录学”“历史书籍目录学”“中国书史”以及“古籍整理”等课程的成绩,全部在优秀等级上——我虽“偏科”,但我拥有了对于往后的学术性读写来说至为宝贵的专业偏好。
    我这个当初志愿学了“图书馆学”然后想到图书馆去工作的专业信徒,在1984年7月毕业后,却从来没有正式在哪一个具体图书馆工作过(仅在1983年秋,与本组的同学一起,到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实习过一个学期),先后做过国家优选教育行政机关公务员、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及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研究员,直到2002年7月,才开始做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师,就此开启了我新一程的职业生涯。
    在本科教学之外,我先后指导着“阅读文化学与知识传播”及“华夏典籍与中国书籍文化史”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这意味着经过一段为时不短的感情散步,我还是皈依了自己的专业初恋。
    在母校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开架阅览室里,面对书山学海,我努力满足着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不断拓展着自己的人文视野;在燕园大饭厅前的小树林里,与学长师姐们挨着挤着挑拣着海淀中国书店的师傅们摆卖的各种旧书,时常弄得双手满尘。
    在北京潘家园旧书市场,当朔风中斜阳落山,我手提肩扛地把淘来的旧书刊运回宾馆,脸上满是疲惫的笑意;在南京城南仓巷两侧的旧书铺里,我移动着一个小木板凳,像梳头一般地过目着旧书架上的故纸,以定弃留;出访台湾,用了半日的工夫,把台湾大学周边的旧书店几乎全部走过了一遍。
    还记得,在香港、澳门、柏林、伦敦等地的新、旧书店里,那不菲的书价,是如何一遍又一遍地考验着自己购书的诚意和藏书的决心。
    “无情岁月增中减,
...
目录:
序|胡金波

“雁斋”有书:一个“万卷户”主的自述|徐雁

远去的书香——话说读书与淘书|苗怀明

奔走聚书倦坐读|钦文

我的三个书房|周嘉昕

我与书|张志强

寻径思辨斋|胡文兵

阅读森林与海洋|王颖

精读原来是秘方|张学锋

我的读书生活|张伯伟

书架一角的故事|徐海

广阔天地,地层为书|沈树忠

我在“下书房行走”|丁帆

随情所适,谨始慎终——我的读书小感|张鑫龙

我的四个书房|莫砺锋

书房与人生|李良玉

思书斋——我与书的成长故事|吴小山

变动中的书房|翟学伟

无事花草,闲来翻书|黄荭

书房的乡愁|张明

目及之处,尽书也|张辰宇

书的故事,人的故事|陈红民

帮老爸(叶兆言)整理书房|叶子

家即书房书房即家|洪修平

读书·买书·搬书的故事|许勇

自家书房自家书|周宪

西山脚下有书香|全根先

读书杂忆|陈冬华

书房琐语|范金民

有书在,灯亮着|黄乔生

三栖四喜斋之书事|胡阿祥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史冬泉

人生得一“上书房”足矣|刘俊

悠游书海|陆远

书缘|缪炳文

作为精神掩体的书房丨童强

身无彩凤双飞翼,我与狸奴不出门|于溯

藏书在于积累|徐新

律己正心,如川之流|骆威

从陇原到金陵——我的各种“书房”|沈奎林

“味斋”杂谈|谢欢

后记|程章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