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社科国际化 一个伪命题 人文社科视野中的国际化、国际发表及其奖励政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文社科国际化 一个伪命题 人文社科视野中的国际化、国际发表及其奖励政策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9.5 6.6折 75 全新

库存5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亚菲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71653

出版时间202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28页

字数250千字

定价75元

货号SC:9787542671653

上书时间2024-06-14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大学实施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奖励政策实质上暗含了以下几个假设:一,外部环境(奖励政策)可以直接影响学科文化(学科内部学术评价标准);二,不同学科可以使用同一学术评价标准(国际发表);三,国际化等同于在SSCI、A&HCI期刊上进行论文发表。

首先,文献研究表明,无论是知识理论体系、学科中的符号文化、学科中的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的研究规范、学术评价标准、学术出版的形式和要求、奖励与惩罚的机制;还是工作方式(团队或个人)、学术生涯模式、学术网络的交流、学术群落中成员的合作形式、学科中的竞争程度;亦或学科思维,世界观、价值观、信念和思考方式等,无不属于学科文化的范畴。而学科文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知识特征(也即学科的内部因素)。外部环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科文化尚无定论。

其次,不同学科是否可以采用同一学术评价标准。这个问题与一个问题相连。学科知识特征造成了学科文化之间的差异,学科文化的差异势必会造就不同的学术评价,事实上,学术评价(包括学术评价标准)正是学术文化的一部分。

再次,国际化与SSCI、A&HCI论文发表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看似简单的推论,其背后的逻辑是否成立?不同学科学术人员对此问题的看法尚不明朗。

本研究将以实证研究来回应上述三个问题。

在具体的研究中,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一:不同学科的学术人员,在国际发表行为方面的差异。

子问题1:不同学科之间在国际发表行为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子问题2:这些差异又是如何产生的?

二:不同学科的学术人员对国际化的看法的差异。

三:不同学科的学术人员,对SSCI、A&- HCI作为学术评价标准的看法及其差异。

四:H大学国际发表奖励政策在不同学科产生的影响及其差异。

子问题1:不同学科之间对待国际发表奖励政策的态度是否存在差异?

子问题2:这些差异又是如何产生的?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基本概念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二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理论框架

第二节 概念工具:学术场域、学术资本与学术惯习

第三节 分析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

第三章 差异: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差异:五个案例院系的国际发表情况

第二节 差异产生的背景

第四章 文史哲:关于国际发表的认识与态度

第一节 中文系:语言是主体性栖息的所在

第二节 历史系:历史研究为民族国家服务

第三节 哲学系:SSCI、A&HCI发表是伪国际发表和伪国际化

第五章 法学院:社会科学中重视本土发表的案例

第一节 法学研究的性质

第二节 对国际发表和SSCI(及A&HCI)发表的看法

第三节 一个非主流研究领域被评价体系边缘化的案例

第六章 商学院:社会科学中重视国际发表的案例

第一节 商学院与学术发表

第二节 国际发表是如何被凸显出来的

第三节 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奖励政策

第四节 学术人员国际发表的现实基础

第五节 关于国际发表的争议

第七章 国际发表奖励政策分析

第一节 H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奖励政策

第二节 H大学人文社科教师如何看待国际发表奖励政策

第三节 为他人作嫁衣裳:学术国际化的另一案例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