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战国史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春秋战国史话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9.72 5.4折 18 全新

库存1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传玺

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30004081

出版时间201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96页

字数41千字

定价18元

货号SC:9787530004081

上书时间2024-06-13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代次更迭以及主要历史事件。作者有着深厚的学养和新旧交汇的文字功底,凸显出这本普及读物的一种朴素单纯。本书视野开拓,见解独到,行文轻松畅达,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自然,对史料来源逐一做出了说明,更方便读者查证。
摘要:
    第一章  春秋简史
        ――社会转型(上)
        东周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自周平王东迁雒邑至韩、赵、魏三家分晋(前770-前403)为春秋时期,自三家分晋至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前403-前221)为战国时期。“春秋”之名来源于记载这段历史的主要文献《春秋》一书,“战国”之名来源于当时人称秦、楚等不断进行战争的七大国为战国。就整个历史全面考察,这两个阶段属于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都处在转型的过程中。为了论述的方便,今将春秋时期作为“社会转型(上)”,战国时期作为“社会转型(下)”。前者讲述六大事件,而其所体现社会转型的内容有三大问题:第一,宗法制度破坏,贵族政治瓦解;第二,天子权力削弱,诸侯互相兼并;第三,华夷关系由紧张走向融合。
        一  平王东迁,贵族政治日渐衰败
        周平王逃到雒邑之后,往日的天子权威几乎丧失殆尽。
        1.王室衰微。诸侯兼并
        西周隆盛时期,对邦畿内的管理还算有效。这个范围大致包括了西部的关中地区,以丰镐为中心;东部的河洛地区,以雒邑为中心。可是平王东迁之后,关中几乎尽为戎人所有。秦襄公曾以西陲大夫的身份将兵救周,又曾以兵护送平王至雒邑,因而以功封为诸侯。《史记》卷五《秦本纪》记载平王封秦襄公的命词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可见平王在关中已无权益可言了。至于河洛东区,在周幽王时,郑国由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迁来,建都新郑(今属河南),已占地十邑。东周初,郑国更有扩展,多占邦畿之地。河洛北区又多为晋国蚕食,或为戎狄侵占。大小诸侯与东周王室的关系渐冷,朝觐、述职、纳贡、勤王等制渐同虚设,王室的财政日益困难。平王五十一年(前720)去世,本属国丧。其制:臣民如丧考妣,皆穿缟素,停止宴乐婚嫁。诸侯、亲戚奔丧与否,都应照制度行事。可是许多诸侯若无其事,连起码应以财物助丧事的“赙”都不肯送纳,其中就包括了与王室的关系最亲密的鲁国。《左传?隐公三年》经文日:“秋,武氏子来求赙。”即指此事。周王还多次派人向诸侯“求车”“求财”。在这样的情况下,周王无甚威信可言,只能低声下气地与强大的诸侯打交道。王室大臣也时常提醒周王,对强大的诸侯要谦恭一些,要怀感激之情。例如《史记?周本纪》记载王室大夫富辰一再对周王说:“凡我周之东徙,晋、郑焉依。”“平、桓、庄、惠,皆受郑劳。”《左传?隐公六年》也记载周桓公的话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虽是这样,强大的诸侯仍日益飞扬跋扈,对周王亦很蔑视,总想将周王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实现“挟天子以
...
目录:
第一章 春秋简史——社会转型(上)

一 平王东迁,贵族政治日渐衰败

二 “尊王攘夷”,华夏民族的自救运动

三 秦穆公称霸西戎

四 楚庄王陈兵雒邑,问鼎王室

五 “弭兵之盟”,通向民族和解之路

六 吴、越“尊周争霸”,民族融合关系的扩大

第二章 战国简史——社会转型(下)

一 韩、赵、魏“三家分晋”与魏、齐“徐州相王”

二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 从改“税户”为“税亩”到“除井田,民得卖买”

四 秦王政(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