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会昌四年故云麾将军扬州大都督符澈符里仁墓志铭拓片 翰林学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宰相 白敏中 撰文 前北都留守朝议部试太子司仪郎侍御史上柱国 李景章 书并篆盖 志盖为难得一见悬针篆,李景章的书法功力堪称那个时代扛鼎人物 见方80cm,
  • 唐会昌四年故云麾将军扬州大都督符澈符里仁墓志铭拓片 翰林学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宰相 白敏中 撰文 前北都留守朝议部试太子司仪郎侍御史上柱国 李景章 书并篆盖 志盖为难得一见悬针篆,李景章的书法功力堪称那个时代扛鼎人物 见方80cm,
  • 唐会昌四年故云麾将军扬州大都督符澈符里仁墓志铭拓片 翰林学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宰相 白敏中 撰文 前北都留守朝议部试太子司仪郎侍御史上柱国 李景章 书并篆盖 志盖为难得一见悬针篆,李景章的书法功力堪称那个时代扛鼎人物 见方80cm,
  • 唐会昌四年故云麾将军扬州大都督符澈符里仁墓志铭拓片 翰林学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宰相 白敏中 撰文 前北都留守朝议部试太子司仪郎侍御史上柱国 李景章 书并篆盖 志盖为难得一见悬针篆,李景章的书法功力堪称那个时代扛鼎人物 见方80cm,
  • 唐会昌四年故云麾将军扬州大都督符澈符里仁墓志铭拓片 翰林学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宰相 白敏中 撰文 前北都留守朝议部试太子司仪郎侍御史上柱国 李景章 书并篆盖 志盖为难得一见悬针篆,李景章的书法功力堪称那个时代扛鼎人物 见方80cm,
  • 唐会昌四年故云麾将军扬州大都督符澈符里仁墓志铭拓片 翰林学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宰相 白敏中 撰文 前北都留守朝议部试太子司仪郎侍御史上柱国 李景章 书并篆盖 志盖为难得一见悬针篆,李景章的书法功力堪称那个时代扛鼎人物 见方80cm,
  • 唐会昌四年故云麾将军扬州大都督符澈符里仁墓志铭拓片 翰林学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宰相 白敏中 撰文 前北都留守朝议部试太子司仪郎侍御史上柱国 李景章 书并篆盖 志盖为难得一见悬针篆,李景章的书法功力堪称那个时代扛鼎人物 见方80cm,
  • 唐会昌四年故云麾将军扬州大都督符澈符里仁墓志铭拓片 翰林学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宰相 白敏中 撰文 前北都留守朝议部试太子司仪郎侍御史上柱国 李景章 书并篆盖 志盖为难得一见悬针篆,李景章的书法功力堪称那个时代扛鼎人物 见方80cm,
  • 唐会昌四年故云麾将军扬州大都督符澈符里仁墓志铭拓片 翰林学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宰相 白敏中 撰文 前北都留守朝议部试太子司仪郎侍御史上柱国 李景章 书并篆盖 志盖为难得一见悬针篆,李景章的书法功力堪称那个时代扛鼎人物 见方80cm,
  • 唐会昌四年故云麾将军扬州大都督符澈符里仁墓志铭拓片 翰林学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宰相 白敏中 撰文 前北都留守朝议部试太子司仪郎侍御史上柱国 李景章 书并篆盖 志盖为难得一见悬针篆,李景章的书法功力堪称那个时代扛鼎人物 见方80cm,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会昌四年故云麾将军扬州大都督符澈符里仁墓志铭拓片 翰林学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宰相 白敏中 撰文 前北都留守朝议部试太子司仪郎侍御史上柱国 李景章 书并篆盖 志盖为难得一见悬针篆,李景章的书法功力堪称那个时代扛鼎人物 见方80cm,

800 九五品

库存99件

河南洛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 李景章 白敏中

传拓年代宋元及以前 (1367年及以前)

纸张白棉纸

装帧其他

尺寸80 × 80 cm

数量2册

上书时间2020-03-20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唐许日光志    郭沫若说《兰亭序》绝非王羲之所写,这件唐碑出土,打脸郭沫若!
册页加一百元手工费,原石原拓,唐代《 张暐妻许日光墓志 》,书法都是兰亭的影子
志文书法很可能是李白书写,论证论据且看详细描述

唐人书法俱从右军《禊帖》中各自抽绎而成,如伯施得其朗润,信本得其缜密,登善得其婉逸,公权得其雄迈,泰和得其超卓,陆柬之、赵模则又全体脱出,而乏其神骏,其不践迹而天成者,颜平原、杨景度二人耳。
唐许日光志 郭沫若说《兰亭序》绝非王羲之所写,这件唐碑出土,打脸郭沫若! 册页加一百元手工费,原石原拓,唐代《 张暐妻许日光墓志 》,书法都是兰亭的影子 志文书法很可能是李白书写,论证论据且看详细描述 唐人书法俱从右军《禊帖》中各自抽绎而成,如伯施得其朗润,信本得其缜密,登善得其婉逸,公权得其雄迈,泰和得其超卓,陆柬之、赵模则又全体脱出,而乏其神骏,其不践迹而天成者,颜平原、杨景度二人耳。 ¥350.00
北魏石床板拓片一对,北魏石刻艺术之杰作
北魏石床板一对,同类中之顶级杰作,
第一板,帝后出行之盛大场景
尤其是战马雕刻肥硕健美,并且彼时已经有了马镫。马镫在西方被称为中国鞋
有了马镫,骑兵的威力方可发挥至极致
第二板帝后野炊巡猎图,尤其是对亭台楼榭的雕刻,比例准确优美,标致着中国界格画在北魏时期技法已经成熟
这一对石床板意义重大研究价值欣赏价值极高
长105+55cm,96+55cm
北魏石床板拓片一对,北魏石刻艺术之杰作 北魏石床板一对,同类中之顶级杰作, 第一板,帝后出行之盛大场景 尤其是战马雕刻肥硕健美,并且彼时已经有了马镫。马镫在西方被称为中国鞋 有了马镫,骑兵的威力方可发挥至极致 第二板帝后野炊巡猎图,尤其是对亭台楼榭的雕刻,比例准确优美,标致着中国界格画在北魏时期技法已经成熟 这一对石床板意义重大研究价值欣赏价值极高 长105+55cm,96+55cm ¥2000.00
汉代苏秦合纵六国函谷关攻秦图画像砖拓片两砖联拓
上部图为苏秦挎六国相印穿梭六国,中低官吏向其迎拜,密谋共伐暴秦
中部图为
六国勇士雄赳赳气昂昂,跃跃欲试,等征召急于建功立业
下部图为
六国勇士与秦军大战于函谷关,关山丛丛,各方使用最新科技,甚至于气动力学,形似降落伞很可能是大风筝。

史记载,楚汉争霸时,刘邦命人乘大风筝趁夜去楚营四处唱楚歌,激起楚军思乡情从而军心动摇,项羽惨败。
汉代苏秦合纵六国函谷关攻秦图画像砖拓片两砖联拓 上部图为苏秦挎六国相印穿梭六国,中低官吏向其迎拜,密谋共伐暴秦 中部图为 六国勇士雄赳赳气昂昂,跃跃欲试,等征召急于建功立业 下部图为 六国勇士与秦军大战于函谷关,关山丛丛,各方使用最新科技,甚至于气动力学,形似降落伞很可能是大风筝。 史记载,楚汉争霸时,刘邦命人乘大风筝趁夜去楚营四处唱楚歌,激起楚军思乡情从而军心动摇,项羽惨败。 ¥400.00
唐代执鸡首壶侍女图拓片,雕工刻工一流,堪称盛唐杰作,有多个拓法供选购
唐代执鸡首壶侍女图拓片,雕工刻工一流,堪称盛唐杰作,有多个拓法供选购 ¥700.00
唐代四灵四神石刻拓片
唐代四灵四神石刻拓片 ¥460.00
北魏石床床腿拓片一对
北魏石床床腿拓片一对 ¥2000.00
高奔戎驯虎图

穆天子传载
穆天子巡游中原,遇一白虎,禁军卫士高奔戎自告奋勇活捉了白虎并且未伤虎之皮毛,周穆王甚喜,置木笼圈虎,另赐太牢命高奔戎于东虢(今之荥阳)驯养白虎,后来东虢因此改名虎牢关。

    义信斋主解读汉代画像艺术之杰作,驯虎扶桑神树太阳鸟画像砖拓片,图案长164+54cm,用宣纸长240+70cm,拓制,小包精拓,共探讨,全品18939004511
高奔戎驯虎图 穆天子传载 穆天子巡游中原,遇一白虎,禁军卫士高奔戎自告奋勇活捉了白虎并且未伤虎之皮毛,周穆王甚喜,置木笼圈虎,另赐太牢命高奔戎于东虢(今之荥阳)驯养白虎,后来东虢因此改名虎牢关。 义信斋主解读汉代画像艺术之杰作,驯虎扶桑神树太阳鸟画像砖拓片,图案长164+54cm,用宣纸长240+70cm,拓制,小包精拓,共探讨,全品18939004511 ¥400.00
逐鹿中原通天神神树汉代画像砖拓片,
此砖描绘了勇武开拓进取的大汉精神
大汉先民的壮美汉风与如今中国开启一带一路,走出去开拓广阔天地引领世界之精神也一致
猎者劲身胡服蹲姿反身拉满弓神情专注地瞄准,引弓蓄势待发
鹿一公一母共用身体公鹿飞奔母鹿回顾狩猎者之弓满眼惊恐与绝望
让人由然敬佩汉代艺术家的高超表现技法,仅仅用阴刻线条就把这一切表达的淋漓尽致。
由衷感叹汉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无穷
采用绣花拓精雕细琢
逐鹿中原通天神神树汉代画像砖拓片, 此砖描绘了勇武开拓进取的大汉精神 大汉先民的壮美汉风与如今中国开启一带一路,走出去开拓广阔天地引领世界之精神也一致 猎者劲身胡服蹲姿反身拉满弓神情专注地瞄准,引弓蓄势待发 鹿一公一母共用身体公鹿飞奔母鹿回顾狩猎者之弓满眼惊恐与绝望 让人由然敬佩汉代艺术家的高超表现技法,仅仅用阴刻线条就把这一切表达的淋漓尽致。 由衷感叹汉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无穷 采用绣花拓精雕细琢 ¥500.00
汉代画像砖拓片艺术水准极高,共十品,任选一品单价500元,仅指不题跋的软片
汉代画像砖拓片艺术水准极高,共十品,任选一品单价500元,仅指不题跋的软片 ¥500.00
汉代汗血宝马带西南下干刻文字画像砖拓片赏析,拓片可交流 此砖​超特厚,厚达22cm,汗血宝马神骏非凡 ​尺寸140+44+22cm
汉代汗血宝马带西南下干刻文字画像砖拓片赏析,拓片可交流 此砖​超特厚,厚达22cm,汗血宝马神骏非凡 ​尺寸140+44+22cm ¥300.00
《顺节夫人李氏墓志》是唐代墓志名品,由李凑书写,刻于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该墓志是河南省新安县文化馆所藏《千唐志斋》中的珍品。李凑的书法运笔自然流畅,偶尔还运用了隶书笔法,捺脚重按后显得上肥劲利,使得笔画粗细不同,对比强烈,具有新意。结体生动活泼,攲侧变化鲜明,形成了一种秀丽多姿的风格,在唐代碑版楷书结体多严谨端正的庞大阵营中别具一格 该墓志的书法艺术价值极高,不仅反映了唐代书法的精湛技艺
《顺节夫人李氏墓志》是唐代墓志名品,由李凑书写,刻于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该墓志是河南省新安县文化馆所藏《千唐志斋》中的珍品。李凑的书法运笔自然流畅,偶尔还运用了隶书笔法,捺脚重按后显得上肥劲利,使得笔画粗细不同,对比强烈,具有新意。结体生动活泼,攲侧变化鲜明,形成了一种秀丽多姿的风格,在唐代碑版楷书结体多严谨端正的庞大阵营中别具一格 该墓志的书法艺术价值极高,不仅反映了唐代书法的精湛技艺 ¥4000.00
大燕圣武觀故女道士马凌虚(安史之乱后为数不多的史料) 刑部侍郎李史鱼撰文 记录一位年轻女道士,能歌善舞,美貌非常,有“洛神”之美,被安禄山心腹独孤氏掳走,十日后抑郁而终。 惟落玄夫友惬点拦非南扫而头有簧 欲為此鍾明春之三注開御国天鶴若獨冠大問巫洲拦梁秘未年迴元官而与舞蘭产燕諾山人洲川笛盈徒扣觀悦已吴吹至一洲刑聖蒼之号人正有一窥青已与妹竹拦姿女部
大燕圣武觀故女道士马凌虚(安史之乱后为数不多的史料) 刑部侍郎李史鱼撰文 记录一位年轻女道士,能歌善舞,美貌非常,有“洛神”之美,被安禄山心腹独孤氏掳走,十日后抑郁而终。 惟落玄夫友惬点拦非南扫而头有簧 欲為此鍾明春之三注開御国天鶴若獨冠大問巫洲拦梁秘未年迴元官而与舞蘭产燕諾山人洲川笛盈徒扣觀悦已吴吹至一洲刑聖蒼之号人正有一窥青已与妹竹拦姿女部 ¥10000.00
唐代文化名家王勃撰写的赵士达夫妇墓志铭拓而赵士达妻子(南朝陈朝皇帝陈霸先的曾孙女) 看得出,和《滕王阁序》还是一样的写法,骈文,四六句子,长于铺陈,洋洋洒洒,善于词藻,崇尚华美。
唐代文化名家王勃撰写的赵士达夫妇墓志铭拓而赵士达妻子(南朝陈朝皇帝陈霸先的曾孙女) 看得出,和《滕王阁序》还是一样的写法,骈文,四六句子,长于铺陈,洋洋洒洒,善于词藻,崇尚华美。 ¥3000.00
老象牙骨雕印章盒 ​尺寸7+3.5+35cm
老象牙骨雕印章盒 ​尺寸7+3.5+35cm ¥600.00
狄仁杰撰文并书丹《袁‮瑜公‬墓志》并盖完整版难得一见,全称《大‮故周‬相州刺‮袁史‬府君墓志铭》,武周‮视久‬元年(700年)十‮刻月‬石,狄‮杰仁‬撰并书。该‮志墓‬高70厘米、宽74厘米。洛阳‮邙北‬山出土,多年‮旧前‬藏,孤品‮后最‬的一张 袁公瑜受武则天指‮逼使‬死了掌孙‮忌无‬
狄仁杰撰文并书丹《袁‮瑜公‬墓志》并盖完整版难得一见,全称《大‮故周‬相州刺‮袁史‬府君墓志铭》,武周‮视久‬元年(700年)十‮刻月‬石,狄‮杰仁‬撰并书。该‮志墓‬高70厘米、宽74厘米。洛阳‮邙北‬山出土,多年‮旧前‬藏,孤品‮后最‬的一张 袁公瑜受武则天指‮逼使‬死了掌孙‮忌无‬ ¥4000.00
敦煌写经《妙法莲华经》隋人书 授记品第六与卷第五合钉本 日本朋友高清激光打印用高强度高韧性复古牛皮纸精雕细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授记又叫授决 中题记秘书省楷书孙玄爽写,详阅太原寺大德神符,详阅太原寺大德嘉尚,太原寺主慧立,详阅太原寺上座道成.判官司农寺上林署令李德,使朝散大夫守尚舍奉御阎玄道监。卷第五 姚秦鸠摩罗什译 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人称“什门四圣”。
敦煌写经《妙法莲华经》隋人书 授记品第六与卷第五合钉本 日本朋友高清激光打印用高强度高韧性复古牛皮纸精雕细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授记又叫授决 中题记秘书省楷书孙玄爽写,详阅太原寺大德神符,详阅太原寺大德嘉尚,太原寺主慧立,详阅太原寺上座道成.判官司农寺上林署令李德,使朝散大夫守尚舍奉御阎玄道监。卷第五 姚秦鸠摩罗什译 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人称“什门四圣”。 ¥500.00
敦煌写经《妙法莲华经》隋人书卷 图文版20页,卷第五48页共68页日本朋友高清激光打印用高强度高韧性复古牛皮纸 简介经卷之‮经写‬部分饰淡墨‮丝乌‬栏,栏高二○一毫米,栏距一六毫米至二○毫‮不米‬等,每‮书栏‬写一行经文。卷‮和首‬卷尾均无写经‮名者‬款和书‮年写‬月。经文‮行为‬楷体,点画精丽,笔‮飞笔‬动体态秀逸,神‮艳采‬发,通‮贯篇‬气多劲在‮代古‬书法史上,写经是特‮的别‬一脉
敦煌写经《妙法莲华经》隋人书卷 图文版20页,卷第五48页共68页日本朋友高清激光打印用高强度高韧性复古牛皮纸 简介经卷之‮经写‬部分饰淡墨‮丝乌‬栏,栏高二○一毫米,栏距一六毫米至二○毫‮不米‬等,每‮书栏‬写一行经文。卷‮和首‬卷尾均无写经‮名者‬款和书‮年写‬月。经文‮行为‬楷体,点画精丽,笔‮飞笔‬动体态秀逸,神‮艳采‬发,通‮贯篇‬气多劲在‮代古‬书法史上,写经是特‮的别‬一脉 ¥450.00
北魏元显俊墓志铭拓片等大复制品,并非拓片,喷墨打印件。上面為志蓋,用陰線刻滿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龜甲紋樣,龜甲中央陰刻正書“魏故處士元君墓誌”八個字。志蓋和志文上下相合,正好為一個生動、完整的石龜,而且龜的首尾、四足畢具。把墓誌製成象徵長壽的龜形,祈求墓主在九泉之下得其永年。這一形制,在北魏墓誌中為僅見,後世也極少出現。
北魏元显俊墓志铭拓片等大复制品,并非拓片,喷墨打印件。上面為志蓋,用陰線刻滿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龜甲紋樣,龜甲中央陰刻正書“魏故處士元君墓誌”八個字。志蓋和志文上下相合,正好為一個生動、完整的石龜,而且龜的首尾、四足畢具。把墓誌製成象徵長壽的龜形,祈求墓主在九泉之下得其永年。這一形制,在北魏墓誌中為僅見,後世也極少出現。 ¥6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酬李景章先辈
朝代:唐朝

作者:马戴

平生诗句忝多同,不得陪君奉至公。金镝自宜先中鹄,
铅刀甘且学雕虫。莺啼细柳临关路,燕接飞花绕汉宫。
九陌芳菲人竞赏,此时心在别离中。
商品描述
白敏中(792年-861年),字用晦,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祖籍同州韩城(今陕西韩城),郡望太原阳谷(今山西太谷),唐朝宰相,刑部尚书白居易从弟。
白敏中进士及第,早年曾入李听幕府,后历任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唐宣宗继位后,白敏中以兵部侍郎加同平章事头衔成为宰相,后改任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又升任右仆射、门下侍郎,封太原郡公。
大中五年(851年),白敏中以使相出镇,授邠宁节度使,并讨平党项叛乱。后历任西川节度使、荆南节度使,拜司徒,加太子太师。唐懿宗继位后,白敏中回朝,授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又升侍中、中书令。
咸通二年(861年),白敏中出任凤翔节度使,并于同年七月病逝,终年70岁。追赠太尉,谥号丑。
本名
白敏中
字号
字用晦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白敏中自幼丧父,随从兄白居易等人学习,后考中进士,被李听辟为节度掌书记,历任河东、郑滑、邠宁三镇,又试任大理寺评事。[1]
累职拜相
大和七年(833年),白敏中因母亲去世,返回故乡下邽,丁忧守孝。会昌元年(841年),白敏中被起复为殿中侍御史,分司东都事务,不久改任户部员外郎。[2]
会昌二年(842年),唐武宗打算起用白居易。宰相李德裕进言道:“白居易年迈多病,恐怕不堪担负朝廷重任,其从弟白敏中学问不低于他,可加以任用。”唐武宗当日便任命白敏中为知制诰、翰林学士,后又改任中书舍人。[3]
会昌六年(846年),唐宣宗继位。白敏中以兵部侍郎之职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改任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此后,白敏中又升任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太原郡公。他在五年之内,历经十三次升迁,由员外郎官至宰相。[4]
出掌藩镇
大中五年(851年),党项入寇。崔铉时任左仆射、门下侍郎,一心独掌相权,不欲让白敏中位于己上,便趁机提出派大臣前去镇抚。[5]三月,白敏中被任命为司空、同平章事、兼邠宁节度使,并充任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南北两路供军使。他沿用裴度征讨淮西时的做法,选择朝廷大臣为部下将佐。[6]
白敏中神道碑残文
白敏中离京时,唐宣宗亲自到安福楼饯行,赏赐通天带,授他开府辟士之权,并让神策军随行护卫。四月,白敏中行至宁州,得到诸将破贼的捷报,便劝谕党项部众,让他们择业安居。[7]党项平定后,白敏中被免去都统职务,专任邠宁节度使。[8]
大中七年(853年),白敏中进拜特进、司徒,改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他治理西川五年,增加骡军,修复关壁,功劳卓著,加太子太师。大中十一年(857年),白敏中徙任江陵尹、荆南节度使,仍旧保留同平章事一职。[9][10]
复居宰辅
大中十三年(859年),唐懿宗继位。白敏中被召回京师,担任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再次辅政,不久升任侍中。[11]咸通元年(860年),白敏中在上朝时,不幸跌倒在台阶上,伤了腰部,被人用肩舆抬回家中。[12]
此后,白敏中三次上表皇帝,请求辞去相位,但都没有得到唐懿宗的批准。右补阙王谱劝谏道:“陛下即位不久,正是宰相尽心效力的时候。白敏中已经卧床四个月,难以胜任宰相之职。请陛下同意白敏中辞职,另择宰相。”唐懿宗大怒,竟将王谱贬为阳翟县令。九月,白敏中升任中书令。[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酬李景章先辈
朝代:唐朝

作者:马戴

平生诗句忝多同,不得陪君奉至公。金镝自宜先中鹄,
铅刀甘且学雕虫。莺啼细柳临关路,燕接飞花绕汉宫。
九陌芳菲人竞赏,此时心在别离中。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