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古代汉语专题教程
  • 新编古代汉语专题教程
  • 新编古代汉语专题教程
  • 新编古代汉语专题教程
  • 新编古代汉语专题教程
  • 新编古代汉语专题教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编古代汉语专题教程

15 3.3折 46 九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伍和忠 编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7

上书时间2024-09-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伍和忠 编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3444067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1页
  • 字数 292千字
【内容简介】
《当代语言学丛书:新编古代汉语专题教程》分文字、音韵、训诂、语法四编。每编从古汉语知识的教学出发安排相关内容。
  文字:主要包括汉字形体演变的阶段、代表字体,汉字形体结构——六书(附常用部首的表义功能浅析),因形求义的意义、步骤和方法、注意的问题,古书的用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音韵:主要包括音韵学及其基本术语,研究音韵的材料(汉字、古代韵文、注音材料、韵书和韵图、异文材料、声训材料、对音材料、方言材料、亲属语言材料),音韵学的应用(破假借、考本字、证语源、辨韵文)。
  训诂:主要包括训诂与训诂学的基本概念、为什么要学习训诂和训诂学、训诂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训诂的体式(正文体、传注体、专著体),训诂的内容(解释词语、说明章旨、分析句读、校勘文字、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注音和考证古音、叙事考史、发凡起例),训诂的条例(形训、声训、义训),训诂的方式(互训、推因、义界),训诂的方法(求证据、求本字、通文法),训诂学的几个重要原则。
  语法:主要包括古代汉语的词类(主要实词名、动、形,词类活用,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头、词尾),古代汉语的词序(宾语前置、表示动量的词序),古代汉语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动结式述补结构)。
【作者简介】
伍和忠,男,汉族。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历史语法、方言语法。著有《“尝试”“经验”表达手段论》,主编教材两部,在古汉语研究、语文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廖扬敏,女,壮族。200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汉语词汇、训诂学。出版了《老子反义词研究》等学术专著,在民族语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

石勇,男,汉族。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训诂学、文字学。著有《戴钦诗文集校注》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编文字

第一章汉字形体的演变

第一节汉字形体演变的几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

第二节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

第一节象形

第二节指事

第三节会意

第四节形声

第五节转注

第六节假借

第三章因形求义

第一节因形求义的意义

第二节因形求义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节因形求义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古书的用字

第一节古今字

第二节通假字

第三节异体字

第四节繁简字

目录第二编音韵

第一章音韵学及其基本术语

第一节关于声母的概念

第二节关于韵母的概念

第三节关于声调的概念

第四节古代的注音方法

第二章研究古音的材料

第一节汉字

第二节古代的韵文材料

第三节古代的注音材料

第四节古代的韵书和韵图

第五节异文材料

第六节声训材料

第七节对音材料

第八节方言材料

第九节亲属语言材料

第三章音韵学的应用

第一节破假借

第二节考本字

第三节证语源

第四节辨韵文

第三编训诂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

第二节为什么要学训诂及训诂学

第三节训诂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训诂的体式

第一节正文体

第二节传注体

第三节专著体

第三章训诂的内容

第一节解释词语

第二节说明章旨

第三节分析句读

第四节校勘文字

第五节阐述语法

第六节说明修辞手法

第七节注音与考证古音

第八节叙事考史

第九节发凡起例

第四章训诂的条例

第一节形训

第二节声训

第三节义训

第五章训诂的方式

第一节互训

第二节推因

第三节义界

第六章训诂的方法

第一节求证据

第二节求本字

第三节通文法

第七章结语

第四编语法

第一章古代汉语的词类

第一节古汉语的主要实词——名、动、形

第二节名、动、形等词类的活用

第三节古汉语的其他词类

第二章古代汉语的词序

第一节宾语前置

第二节表示动量的词序

第三章古代汉语的句式

第一节判断句

第二节被动句

第三节动结式述补结构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