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1871-1915年)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1871-1915年)

34 5.8折 59 全新

仅1件

河南洛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雷霆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30 5

上书时间2024-04-30

洛阳龙门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彭雷霆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53293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5页
  • 字数 25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到了近代,随着交通、资讯的发达,中国人对日本认识的广度、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拓展,不仅通过文献的阅读,而且能通过直接的游历,全方位地认识日本。近代中日关系史,一定程度上是一部中国对日本的重新认识史。《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1871-1915年)》从多维的角度,动态呈现近代中国人对日认识的变迁,深入探讨影响众日本认识的关系因素,为观察近代中日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可为观照今天中日两国的现实提供借鉴。
  《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1871-1915年)》的意义和创新在于,一是拓展了一个新的分析角度,即从国民心态的层面对近代中日关系史加以研究。二是可从长时段的整体把握近代中国人对日认识的变迁,动态呈现这段中日认识史的全貌,加深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三是,《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1871-1915年)》可为今天中日两国的现实提供借鉴,有利中国人更好的认识日本与日本人。
【作者简介】
  彭雷霆,男,1981年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近代史专业博士后,现任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文化史、公共文化政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全国核心刊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江汉论坛》、《史学理论研究》等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教科书与近代术语厘定研究》(11CZS031)、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委托项目《完善我国文化科研投入的政策及机制研究》(12WG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晚晴学部编订名词馆与近代术语统一》(20090460981)。作为子课题承担者参与多项教育部重大项目,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术语的生成、演变与中西文化互动研究》(07JZD0040)、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变动和延续:近代中国认识日本的基础
第一节中日的空间距离与文化距离
第二节日本在华的存在

第二章模版与援引:政治导向下的日本观
第一节日本维新的中国叙述
第二节同文同种下的“中日联盟”
第三节作为敌对者的日本解读

第三章形塑和变形:媒体视角下的日本形象
第一节公众视野中的“甲午战争”
第二节多元的日本:《盛京时报》与《申报》的一个比较

第四章师日和仇日:民间的“日本”观感
第一节留日学生的日本体验
第二节教科书中的日本
第三节民众视野下的中日冲突
结语
征引文献与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