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37 7.1折 ¥ 49.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萧军 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2-10
《八月的乡村》是萧军早期代表作,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故事围绕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一支抗日游击队在转移过程中与日伪军及地主武装进行战斗的故事。小说描写了东北爱国军民同日军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成功塑造了陈柱、铁鹰队长、李三第、萧明、安娜等人物形象,展现了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八月的乡村》是中国第一部反映抗日斗争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有法国研究者称之为“中国的《铁流》”。出版时,鲁迅亲自为此书作序,指出“此书是‘很好的一部’”。
萧军(1907―1988),原名刘鸿霖,曾用名田军,辽宁省义县(现属凌海市)人。1928年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炮兵科,1933年与萧红出版了短篇小说合集《跋涉》,1934年10月间在青岛完成成名作《八月的乡村》,后与萧红一起去上海,在鲁迅先生的指导下从事左翼文学活动。继《八月的乡村》之后,他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羊》《江上》,散文集《十月十五日》《绿叶的故事》,中篇小说《涓涓》等。1938年,第一次到延安。1940年6月,第二次来到延安,主持鲁迅研究会工作并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1946年重返哈尔滨,先后担任了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鲁迅文化出版社社长、《文化报》主编等职务。1949年春,至抚顺矿务局总工会任资料室主任兼抚矿京剧团顾问。1951年,回到北京,写出《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以及《第三代》等作品。1979年,受邀参加第四届全国“文代会”,当选主席团团员,重返文坛。1988年去世,享年81岁。
八月的乡村 萧 军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鲁 迅
前 记 萧.军
萧军年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