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刻本丁卯集(一函三册)【桑皮纸,线装,限量本,有编号】包邮
  • 宋刻本丁卯集(一函三册)【桑皮纸,线装,限量本,有编号】包邮
  • 宋刻本丁卯集(一函三册)【桑皮纸,线装,限量本,有编号】包邮
  • 宋刻本丁卯集(一函三册)【桑皮纸,线装,限量本,有编号】包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刻本丁卯集(一函三册)【桑皮纸,线装,限量本,有编号】包邮

1550 5.2折 2980 全新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浑著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线装

纸张其他

定价2980元

上书时间2024-03-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原箱未开封
商品描述
《丁卯集》二卷,唐许浑撰,宋刻本。匡高十七·四厘米,寛十三·一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今藏于上海图书馆。
       此本避讳“敦”字,当刻于南宋光宗间(一一九○~一一九四)。其版式行款,与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唐宋人诗文集本相同。清黄丕烈《百宋一廛赋注》有曰:“《唐山人诗》一卷、《女郎鱼玄机诗》一卷、《甲乙集》十卷、《许丁卯集》二卷、《朱庆余集》一卷,每半叶十行,每行十八字,皆临安府棚北大街陈宅经籍铺印行,所谓‘书棚本’是也。”据此,后人多视此为陈氏刻本。其实不然。盖陈氏所刻唐、宋人集每有刊记,如《唐女郎鱼玄机诗》卷末镌有“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印”、《朱庆余诗集》卷末镌有《临安府睦亲坊陈宅书籍铺印》刊记,此本则无。而清代道光咸丰年间云间韩氏(应陛)读有用书斋所藏明影宋抄本《丁卯集》却有陈氏刊记(见南京图书馆藏《读有用书斋书目》稿本);再者,《百宋一廛赋注》著录之本业经何焯题跋而非此本(黄丕烈跋此本在嘉庆十五年,其撰《百宋一廛赋注》则早在嘉庆十年,彼时尚未购得此本),今何跋本不可踪迹,其或有陈氏刊记而与此本不同也未可知;最为关键者,陈氏刊刻诸本,其字体颇有欧阳询笔意,而此本字体虽与陈氏刻本形似,但细审略含柳公权书体意味,故遽定其为陈氏刻本依据似不足。然就其整体版刻风格而言,刻于临安应无疑义,意者其时临安刻唐、宋人集或非陈氏一家也。传世唐宋人集之通行本,要皆直接或间接出自宋代蜀刻与浙刻本,但两地之版本系统或不相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蜀刻十二行本《许用晦文集》二卷,与此本相较,编次既异,文字亦有出入,而篇什则以蜀本为多。此本卷上七言杂诗凡一百九十二首(另《和人贺杨僕射》一首仅刻诗名未刻内容),蜀本则溢出《新兴道中》、《下第有怀亲友》、《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及《晨起西楼》四首(另《破北虏太和公主归宫阙》一首有目无诗);卷下五言杂诗凡一百十一首,蜀本则溢出八十七首之多。蜀本又附有《许用晦拾遗篇》一卷、《许郢州拾遗》一卷,共收录五、七言杂诗六十一首,係从当时各传本辑得,并于卷末总录其来源。另外,此宋本间有墨钉阙字,蜀本则无;蜀本卷端书名“许用晦文集”下复镌“丁卯集”三字,似此本传布在先,蜀本则以浙本系统为底而重加辑校者。是此本于许浑诗作之流传研究与校勘整理颇具作用,其价值不仅在于孤本也。
       此本曾经明项元汴、沈松、清季振宜、宋荦宋筠父子、黄丕烈、陈揆、翁心存翁同龢父子递藏,有明仇英、沈松、清季振宜、宋筠题记,黄丕烈、翁心存、翁同龢题跋,钤有“仇英”、“项元汴印”、“项子京家珍藏”、“项墨林印”、“墨林山人”、“天籁阁”、“沈松之印”、“北山沉木公印”、“季振宜藏书”、“商丘宋荦收藏善本”、“宋筠”、“兰挥”、“平江黄氏图书”、“丕烈”、“荛夫”、“士礼居”、“稽瑞楼”、“心存”、“虞山翁同龢印”、“均斋祕笈”等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原箱未开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