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哲学(全二册)(精)(中国文库4)
  • 刑法哲学(全二册)(精)(中国文库4)
  • 刑法哲学(全二册)(精)(中国文库4)
  • 刑法哲学(全二册)(精)(中国文库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法哲学(全二册)(精)(中国文库4)

33 3.8折 86 九品

仅1件

江苏徐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兴良 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29-2

上书时间2023-09-23

名扬书画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兴良 著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2035800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743千字
【内容简介】
  随着1997年3月刑法修订的完成,《刑法哲学》的修订工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于《刑法哲学》一书涉及一些较为具体的刑法问题,尤其是刑罚本体论一编,涉及刑罚改革问题。随着1997年刑法(修订案)的颁布,需要加以修正并根据立法的发展在内容上加以增补并作出理论上的评价。因而,《刑法哲学》的修订是必要的,使之能够跟上立法的进展。

  对本书修订时,我曾经考虑过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伤筋动骨,把本书拆为两本书:一是保留对刑法的哲理探讨部分,具体地说,是指第1-5章、第11-15章、第21、22、27章,删除其中的法条,改造成为一本“没有法条的刑法书”,使之上升为一本自然法意义上的刑法哲学著作,书名为《刑法的本体展开》,以便与此后出版的《刑法的人性基础》、《刑法的价值构造》相协调。二是将其他内容经过调整充实形成另一本书,书名为《理论刑法学》,作为比刑法哲学低一个层次的刑法专业著作。这一方案设计的考虑是:《刑法哲学》一书体系过于庞杂,在内容上包括刑法的哲理探讨与学理探讨两个方面夹杂在一起,两败俱伤。若能拆开,则更为完美。第二个方案是小修小改,基本上维持本书原状,只是根据刑法修订的情况作出必要的修改。
【作者简介】
陈兴良(1957~),浙江义乌人。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本书在总结与反思我国现有刑法理论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犯罪本质二元论、刑罚目的二元论、罪刑关系二元论等一系列重要的刑法命题,初步建构了一个以罪刑关系为中心的刑法理论体系。全书共分犯罪本体论、刑罚本体论和
【目录】
总序

前言

修订1版前言

修订2版前言

修订3版前言

导论

 第一节 刑法哲学的价值内容

  一、公正

  二、谦抑

  三、人道

 第二节 刑法哲学的范畴体系

  一、范畴

  二、关系

  三、体系

第一编 犯罪本体论

 第一章 主观恶性

  第一节 主观恶性的嬗变

   一、古代的主观恶性

   二、中世纪的主观恶性

   三、近代的主观恶性

   四、现代的主观恶性

  第二节 心理事实

   一、显意识

   二、潜意识

  第三节 规范评价

   一、概述

   二、违法性意识

   三、期待可能性

   四、意志自由

  第四节 主观恶性的阻却

   一、心神丧失

   二、意外事件

   三、不可抗力

 第二章 客观危害

  第一节 客观危害的嬗变

   一、古代的客观危害

   二、近代的客观危害

   三、现代的客观危害

  第二节 行为事实

   一、行为

   二、客体

   三、结果

   四、因果关系

  第三节 价值评判

   一、行为的价值评判

   二、客体的价值评判

   三、结果的价值评判

   四、因果关系的价值评判

  第四节 客观危害的阻却

   一、正当防卫

   二、紧急避险

   三、其他阻却客观危害的事由

 第三章 再犯可能

  第一节 再犯可能的概念

   一、再犯的主体

   二、再犯的时间

   三、再犯的性质

  第二节 再犯可能的表征

   一、犯罪人的分类

   二、犯罪人的特性

   三、犯罪人的表现

  第三节 再犯可能的预测

   一、再犯预测的概念

   二、再犯预测的种类及其方法

   三、再犯预测的意义

 第四章 初犯可能

  第一节 初犯可能的概念

   一、初犯的主体

   二、初犯的时间

   三、初犯的性质

  第二节 初犯可能的表征

   一、形势

   二、犯罪率

   三、民愦

  第三节 初犯可能的预测

   一、初犯预测的概念

   二、初犯预测的种类及其方法

   三、初犯预测的意义

 第五章 犯罪本质二元论

  第一节 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

   一、社会危害性的概念

   二、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

   三、社会危害性的法律后果

  第二节 再犯可能与初犯可能

   一、人身危险性的缘起

   二、人身危险性的概念

   三、人身危险性的评价

  第三节 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犯罪本质二元论

   一、主观恶性与再犯可能

   二、客观危害与初犯可能

  三、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统一

 第六章 故意犯罪

  第一节 故意犯罪的嬗变

   一、古代刑法中的故意犯罪

   二、近代刑法中的故意犯罪

  第二节 故意犯罪的概念

   一、故意犯罪的心理本质

   二、故意犯罪的主观特征之一:认识因素

   三、故意犯罪的主观特征之二:意志因素

  第三节 故意犯罪的法定分类

   一、直接故意犯罪

   二、间接故意犯罪

  第四节 故意犯罪的学理分类

 第七章 过失犯罪

 第八章 作为犯罪

 第九章 不作为犯罪

第二编 刑罚本体论

 第十一章 道义报应

 第十二章 法律报应

 第十三章 个别预防

 第十四章 一般预防

 第十五章 刑罚目的二元论

 第十六章 生命刑

 第十七章 自由刑

 第十八章 财产刑

 第十九章 资格刑

 第二十章 保安型

第三编 罪刑关系论

结束语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