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声诗史 韵石斋笔谈
  • 无声诗史 韵石斋笔谈
  • 无声诗史 韵石斋笔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声诗史 韵石斋笔谈

88 九品

仅1件

江苏徐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姜绍书 著;印晓峰 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5-3

上书时间2022-11-07

名扬书画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明]姜绍书 著;印晓峰 编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1
  • 版次 1
  • ISBN 9787561773376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2页
  • 字数 16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历代艺术史料丛刊
【内容简介】
晓峰生长淞滨,而籍丹阳,犹忆少时侍家大人回里,尝以邑中艺事谘于故老,咸曰典午南度以还,吾阳以能文称者,代不乏人,然留心画学者絶少,其有之则明季姜二酉绍书先生欤。小子心识之。比长浏览群书,始知二酉先生所著《无声诗史》《韵石斋笔谈》,久已擅声学林,有明三百年丹青之妙絶,作家之原委,及画苑之轶事遗闻,俱赖以传。顾二书近代以来虽有刊本,而未能尽善,谈艺者每有余憾焉。今华东师大出版社有《历代艺术史料丛刊》之纂辑,因请于主事诸君,蒙允将两书列入《丛刊》书画之部。归即商借旧本,发箧中书,握椠踰月,校点一过,并略考著者行实及版刻源流,弁诸篇首。
《丹阳县志》二酉先生传甚简略,仅言以祖礼部尚书姜宝之荫官南京工部郎中,明亡后黄冠自废,放浪山水,著书论艺以终。按,稽之《无声诗史》《韵石斋笔谈》,二酉天启二年尝游广陵,崇祯五年因袭荫北赴燕都,盘桓至次年,与董玄宰相过从,九年又至燕都,同年参南中府军事,十年暮秋与友人有灵谷寺之游,十五年仕为南工部郎,主管节慎库,弘光元年尚任朝职,与董玄宰子孟礼、王觉斯弟仲和相友善。二酉娶毘陵吴奕之女。(奕万历庚戌进士,选浙江缙云知县。据顾宪成《泾皋藏稿》卷十六《吴母毛太宜人墓志铭》。)清内府藏宋文同《盘谷图卷》、元赵孟俯《兰蕙图》(《石渠宝笈》着録),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代黄荃《写生珍禽图》,上海博物馆藏元张雨行书《台僊阁记》、明人手札册、吴伟《铁笛图卷》、祝允明小楷《评书卷》俱有二酉印记,可略见其鉴藏之精妙矣。
先生撰述,最著者为《无声诗史》七卷,《四库全书》存目,提要以王铎已归命国朝而仍列之明代,讥其体例不明、叙次无法。馆臣取媚时主,苛察古人,不足深责,而近世学者若余绍宋辈犹效其口舌,缴绕于此,且以书中未载黄道周等能画者名,即责以遗漏甚多。此不过袭康熙中李子中跋语耳,全不知二酉多刺取《弇州续稿》《水东日记》《客座赘语》《紫桃轩杂缀》等书所载画家小传及杂记,并益以自藏,并耳目覩记所及,兼甄博采,权宜繁简,録之成帙,以备后世论衡画史者之采掇。即如周栎园交游之广,藏弆之富,甲于时辈,犹以未得王东皋画为憾。二酉未载殉难诸臣之名,又乌足为病?处鼎革之际,以一身之力,撰次本朝画坛人物知见録,乃可以古来史传体裁、近代人名词典之例绳之乎?蒙所弗解,著者亦有以不受也。欲诸事璅璅而略无挂漏,品藻低昂而允惬人心,裒然成一代画史,岂易言哉,岂易言哉。
康熙五十九年嘉兴李光暎观妙斋刊行此书,跋谓尝得旧本于郡城项氏,刻写不佳,又多讹脱,因校正付梓云云。按此所言旧本今未见传,颇疑李氏所得亦一钞本,而诡言刻本,不过为增其可信耳。今所传诸本即以观妙斋刻为最早,此本写样精雅,刻印工致,为《翠琅玕馆丛书》等所本。后且有据以影刻者,虽虎贲中郎,稍存典型,而镂刻之美,已不可同日语矣。坊间多不能辨,如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影印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本号为观妙斋原刻,实则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天津图书馆叶德辉旧藏本,确为原刻,而印则稍后矣。上海图书馆着録观妙斋本多部,仅列入善本之一帙,开卷楮纸澄莹,字画锋棱毕见,盖原刻初印无疑,他则俱翻本耳。观妙斋原刻极罕见,国初郑西谛偶获一部,乃题跋以志喜,一九六零年代于安澜辑校《画史丛书》,所得亦仅为《翠琅玕馆丛书》。今据上图所藏观妙斋原刻为底本,标点校订。
《韵石斋笔谈》二卷,杂记书画碑帖,鼎彝印玺,玉石瓷器,言辞确凿,堪资考证,《四库提要》称为近代说部之可观者,当非虚誉也。此书有清初刊本,板匡宽大,写刻古雅,颇类眉山笔意,海内仅国家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各藏一部。卷首书题尚未标卷次,且多为一条或数条单刻一板,板末留空,板心下镌篇题,殆随作随刻,积以成帙者也。后之《四库》本、《啸园丛书》本、《知不足斋丛书》等,文字错讹极伙,皆可据原刻校正,如卷下“徽宗高士图”条“卫恊”,后出各本俱作“卫贤”,按《宣和画谱》着録内府藏晋卫恊画三幅,其中《高士图》二幅,班班可考。而南唐卫贤以界画楼阁名世,宣和内府藏其画二十五幅,无一《高士图》。二酉所见当为徽宗所橅卫恊之《高士图》无疑,汪氏《珊瑚网》亦尝着録是图,有董其昌、陈继儒题跋。至于康熙以还文网渐密,诸本刊削违碍之处,《四库全书》至删去关涉明季史事者四条,如此之类,可不具论矣。郑西谛得顺治原刊《笔谈》,叹曰:“书贵旧本,乃是实事求是之一端,非媚古泥古也。”洵称知言。今以上海图书馆藏清初刊本为底本标校,与《无声诗史》合刊,并编列二书人名字号索引附后,以便检索,览者察焉。
二酉先生著述,尚有《琼琚谱》《瑶琨谱》各三卷,清初姜氏韵石斋所刊,所言皆历代玉制玉事,有裨考古者匪浅,颇极珍罕,拟收入《历代艺术史料丛刊》古器物之部云。
己丑孟夏之吉邑后学印晓峰谨识于沪西桂宜盦
【作者简介】
出版弁言
曉峰生長淞濱,而籍丹陽,猶憶少時侍家大人迴里,嘗以邑中藝事諮於故老,咸曰典午南度以還,吾陽以能文稱者,代不乏人,然留心畫學者絶少,其有之則明季姜二酉紹書先生歟。小子心識之。比長流覽群書,始知二酉先生所著《無聲詩史》《韻石齋筆談》,久已擅聲學林,有明三百年丹青之妙絶,作家之原委,及畫苑之軼事遺聞,俱賴以傳。顧二書近代以來雖有刊本,而未能盡善,談藝者每有餘憾焉。今華東師大出版社有《歷代藝術史料叢刊》之纂輯,因請於主事諸君,蒙允將兩書列入《叢刊》書畫之部。歸即商借舊本,發篋中書,握槧踰月,校點一過,并略考著者行實及版刻源流,弁諸篇首。
《丹陽縣志》二酉先生傳甚簡略,僅言以祖禮部尚書姜寶之蔭官南京工部郎中,明亡後黄冠自廢,放浪山水,著書論藝以終。按,稽之《無聲詩史》《韻石齋筆談》,二酉天啓二年嘗遊廣陵,崇禎五年因襲蔭北赴燕都,盤桓至次年,與董玄宰相過從,九年又至燕都,同年參南中府軍事,十年暮秋與友人有靈谷寺之遊,十五年仕爲南工部郎,主管節慎庫,弘光元年尚任朝職,與董玄宰子孟禮、王覺斯弟仲和相友善。二酉娶毘陵吴奕之女。(奕萬曆庚戌進士,選浙江縉雲知縣。據顧憲成《涇皋藏稿》卷十六《吴母毛太宜人墓誌銘》。)清内府藏宋文同《盤谷圖卷》、元趙孟頫《蘭蕙圖》(《石渠寶笈》著録),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代黄荃《寫生珍禽圖》,上海博物館藏元張雨行書《台僊閣記》、明人手札册、吴偉《鐵笛圖卷》、祝允明小楷《評書卷》俱有二酉印記,可略見其鑑藏之精妙矣。
先生撰述,最著者爲《無聲詩史》七卷,《四庫全書》存目,提要以王鐸已歸命國朝而仍列之明代,譏其體例不明、敍次無法。館臣取媚時主,苛察古人,不足深責,而近世學者若余紹宋輩猶效其口舌,繳繞於此,且以書中未載黄道周等能畫者名,即責以遺漏甚多。此不過襲康熙中李子中跋語耳,全不知二酉多刺取《弇州續稿》《水東日記》《客座贅語》《紫桃軒雜綴》等書所載畫家小傳及雜記,并益以自藏,並耳目覩記所及,兼甄博採,權宜繁簡,録之成帙,以備後世論衡畫史者之采掇。即如周櫟園交遊之廣,藏弆之富,甲於時輩,猶以未得王東皋畫爲憾。二酉未載殉難諸臣之名,又烏足爲病?處鼎革之際,以一身之力,撰次本朝畫壇人物知見録,乃可以古來史傳體裁、近代人名詞典之例繩之乎?蒙所弗解,著者亦有以不受也。欲諸事璅璅而略無掛漏,品藻低昂而允愜人心,裒然成一代畫史,豈易言哉,豈易言哉。
康熙五十九年嘉興李光暎觀妙齋刊行此書,跋謂嘗得舊本於郡城項氏,刻寫不佳,又多訛脱,因校正付梓云云。按此所言舊本今未見傳,頗疑李氏所得亦一鈔本,而詭言刻本,不過爲增其可信耳。今所傳諸本即以觀妙齋刻爲最早,此本寫樣精雅,刻印工緻,爲《翠琅玕館叢書》等所本。後且有據以影刻者,雖虎賁中郎,稍存典型,而鏤刻之美,已不可同日語矣。坊間多不能辨,如齊魯書社《四庫存目叢書》影印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本號爲觀妙齋原刻,實則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天津圖書館葉德輝舊藏本,確爲原刻,而印則稍後矣。上海圖書館著録觀妙齋本多部,僅列入善本之一帙,開卷楮紙澄瑩,字畫鋒棱畢見,蓋原刻初印無疑,他則俱翻本耳。觀妙齋原刻極罕見,國初鄭西諦偶獲一部,乃題跋以誌喜,一九六零年代于安瀾輯校《畫史叢書》,所得亦僅爲《翠琅玕館叢書》。今據上圖所藏觀妙齋原刻爲底本,標點校訂。
《韻石齋筆談》二卷,雜記書畫碑帖,鼎彜印璽,玉石瓷器,言辭確鑿,堪資考證,《四庫提要》稱爲近代説部之可觀者,當非虚譽也。此書有清初刊本,板匡寬大,寫刻古雅,頗類眉山筆意,海内僅國家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各藏一部。卷首書題尚未標卷次,且多爲一條或數條單刻一板,板末留空,板心下鎸篇題,殆隨作隨刻,積以成帙者也。後之《四庫》本、《嘯園叢書》本、《知不足齋叢書》等,文字錯譌極夥,皆可據原刻校正,如卷下“徽宗高士圖”條“衛恊”,後出各本俱作“衛賢”,按《宣和畫譜》著録内府藏晉衛恊畫三幅,其中《高士圖》二幅,班班可考。而南唐衛賢以界畫樓閣名世,宣和内府藏其畫二十五幅,無一《高士圖》。二酉所見當爲徽宗所橅衛恊之《高士圖》無疑,汪氏《珊瑚網》亦嘗著録是圖,有董其昌、陳繼儒題跋。至於康熙以還文網漸密,諸本刊削違礙之處,《四庫全書》至删去關涉明季史事者四條,如此之類,可不具論矣。鄭西諦得順治原刊《筆談》,嘆曰:“書貴舊本,乃是實事求是之一端,非媚古泥古也。”洵稱知言。今以上海圖書館藏清初刊本爲底本標校,與《無聲詩史》合刊,并編列二書人名字號索引附後,以便檢索,覽者察焉。
二酉先生著述,尚有《瓊琚譜》《瑶琨譜》各三卷,清初姜氏韻石齋所刊,所言皆歷代玉制玉事,有裨考古者匪淺,頗極珍罕,擬收入《歷代藝術史料叢刊》古器物之部云。
己丑孟夏之吉邑後學印曉峰謹識於滬西桂宜盦
【目录】
无声诗史原序
无声诗史卷一
宣宗
宪宗
孝宗
景皇
宁献王
乐安王
黄公望
王蒙
倪瓒
王冕
陈汝言
周砥
王履
趟原
徐贲
张羽
杨基
冷谦
方从义
宋克
王绂
虞谦王性、郭将军附
夏杲屈杓、张绪、詹和附
夏呙
朱端
朱孔阳
张益
沈遇
何澄
程南云
高檬
戴进泉附
谢环
张宁
陈宪章英附
王谦应奇附
孙隆
无声诗史卷二
杜琼
刘珏
姜立纲
岳正
林良
吕纪叶双石附
边文进楚祥附
姚绶
金琮
金璇
史忠
吴伟
张路
李在
锺钦礼
汪肇
王一鹏
沈贞沈恒
沈周
文征明
文彭
文嘉
文柏仁
文从简
文从昌
周臣
陈暹
唐寅
朱纶
张灵
王宠
徐霖
杜堇
陈沂
陆师道
陆士仁
无声诗史卷三
王谷祥
陶成
陈淳
陈栝
王问
王孟仁
蒋嵩
黄蒙
仇英
尤求
徐渭
陈鹤
谢时臣
陆治
蒋干
朱朗
孙枝
侯懋功
居节
沈仕
莫是龙
钱谷
张复
沈襄
张允孝
周官朱生
潘凤
蒋守成
陶浚
鲁治
陈芹
王逢元
姚湖
王文耀
项元汴
徐充
朱承爵
段衔
盛时泰
孙承恩
孙克弘
董嗣成
宋旭
钱贡
周之冕
胡宗仁宗信、宗智附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