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来 高志远 武汉大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归来 高志远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72 7.4折 28 全新

库存99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志远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097391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印刷时间2012-07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471页

定价28元

货号9787307097391

上书时间2017-11-02

旺特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图书描述】:
    《中国知青文库·黄土地之歌:归来》反映的是知青史中最灰暗最屈辱也最残酷的一页,它没有下乡初期战天斗地的热情与豪迈,也没有“文革”结束后集体返城的悲壮与激越,“病转”的人们,只有一副伤残病痛的身体,一颗孤独绝望的心,一摞一摞病历、化验单、诊断证明书,从上到下各级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如书中说的,大大小小十一个章……以上这些,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有的是终于将假的做成真的——许多知青后来不得不用自伤自残的方式,换取一张回城的的通行证。
【内容简介】:
    《中国知青文库·黄土地之歌:归来》反映的是知青史中最灰暗最屈辱也最残酷的一页,它没有下乡初期战天斗地的热情与豪迈,也没有“文革”结束后集体返城的悲壮与激越,“病转”的人们,只有一副伤残病痛的身体,一颗孤独绝望的心,一摞一摞病历、化验单、诊断证明书,从上到下各级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如书中说的,大大小小十一个章……以上这些,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有的是终于将假的做成真的——许多知青后来不得不用自伤自残的方式,换取一张回城的的通行证。
【作者简介】:
    高志远(原名邹庆庆),祖籍江苏无锡,1949年圣诞夜出生1966年初中毕业于武汉十四中1968年12月去湖北天门县张港区插队落户,1974年办病转回到武汉。
【目录】:
第一章
1.晕车汉川
2.跌人绝境
3.华福里
4.相亲·一张联络图
5.麻子大妈

第二章
6.阿姨的帮助只能这样
7.毛弟的三笔事·童车换来的诊断书

第三章
8.先梅的知青组
9.秦书记·隔壁余妈家
10.出早工·盖章
11.5队的可可
12.城市妇女·张港小街
13.洪接锋名不副实
14.北京姑娘应笙
15.细哥、舒曼玉和招工组
16.五个参军知青
17.一对恋人和一个尴尬人
18.舒曼玉真的招走了
19.“右腿疼痛,建议下汉诊断”

第四章
20.碰了两个结结实实的钉子·嘲世厌世的愤慨
21.驼子
22.病急乱投医
23.你我都是四六年出生的
24.易苹没有来
25.像个“三”字
26.裕华姐夫的信

第五章
27.初赴县城·血红脸和苍白脸
28.“最高指示”发表四周年
29.知青标兵梁毅
30.农民笃信“眼睛学”
31.大白天遭抢了吧?
32.搬进了余妈家
33.表哥的回信和“电报”信

第六章
34.拐子
35.阿姨神经了
36.无事不登三宝殿
37.“供参考”的书
38.洗被子
39.成了“土克西”
40.宝哥
41.毛弟妈要来
42.“五类分子”享不到的尊荣
43.一袋葡萄糖粉
44.“最后的晚餐”

第七章
45.二赴县城投下阴影
46.生死嫁娶的两出戏
47.太平洋的警察
48.知恩图报
49.《契诃夫札记》
50.小阳终于走了
51.痛苦交加的日子
52.希望

第八章
53.痴情换来的是亵渎
54.“姐姐”刘汉娥
55.和拐子共设圈套的姑娘
56.结束了,屈辱的爱
57.武汉“共大”生
58.一个焦雷

第九章
59.三赴县城(否定老师灌输的知识)

第十章
60.如果时光能倒流
61.要见到真佛
62.“奇迹”的创造
63.预谋合演的戏
尾声
后记
附录:主要知青人物表
【文摘】:
    毛弟定着眼珠子看我,像不认识似的,跟着就摇头:“想不到你会持这样的看法。你这个人哪!我看你跟别的姑娘是有些不同。名著里的名言,你还嫌意义不大,那你是追求至高至上的人性境界了?告诉你,青青,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这个社会里也是行不通的。”
    毛弟妈正品尝一颗腌橄榄,不耐烦地打断儿子的话:“你少卖弄那些文话,这能当饭吃,当衣穿?书看多了无用,做事吃饭顶好,我只信这点。当初你要读高中,我不准,逼你考了个技校。要不,还有你这一个月38块的工资?该应你下农村了。”毛弟妈说到这里,发现说漏了嘴,赶紧望望我。
    我知道这句话的内涵:毛弟如果考上高中,就应该是高中68届毕业生,必定要下农村。不说他家的资本家成分,就凭他妈在单位被监督劳改这点,他是不可能招上来的。命运真是个不可捉摸的东西。假如我和毛弟对换母亲,我妈妈定会让毛弟读高中。但事实证明,毛弟是幸运的,谁能说毛弟妈的决定是错误的?
    在这种场合,我就只能装做漫不经心、似听非听的样子,而不能插嘴。却禁不住浮想连翩。
    1966年秋,初中66届的推荐选拔升学被宣布作废。全校同学都在停课闹革命,谁也看不到升学的希望。在这种形势下,有的学生开始顶替父母的岗位进了工矿企业。我曾就读于四棉子弟小学,有两个小学同学约我一道去顶职,以求早日有个工作。纱厂由于其工作性质与别的企业有所不同,允许职工提前退休,让子女顶职。妈妈拒绝了这个机会,她总希望“文革”结束后还会办高中,她太看重我是省重点中学的学生,不愿意我就此当个工人。谁知1968年秋天,省革委会下达了上山下乡的文件,规定初中三届、高中三届毕业生无一例外地要下乡。妈妈这才如梦初醒,慌慌张张写了退休顶职申请,却被告知:为落实省革委会的文件,顶职工作一律冻结。
    往事不堪圃首,现实这般无情,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我眼睛和毛弟碰上了,看到他那警惕自尊的眼神。我收住了回忆,长时间的沉默使毛弟不安了,我只能对毛弟报之以温顺的笑容,一时找不出话来说。
    毛弟,你是幸运的,你的母亲为你选择了明智的路,但是,毛弟,我不会嫉妒你,不会把心里的想法流露一丝一毫,对你我只有感激……
    “笃、笃、笃”,很响的敲门声打破了这难耐的静默。毛弟前去开门,跟着夸张地“哦”了一声:“你好,快请坐。”来人笑着,一屁股坐到了毛弟刚才坐过的椅子上。这是个年纪约30岁的女人,高挑身材,瓜子形脸,梳着两根长辫。她扫我一眼,我望望她,都没吭声。
    瓜子脸只向毛弟妈问了好。开门见山地对毛弟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想请你忙个忙,给我搞一张病情诊断书。”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