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探源与反腐败研究
¥
19
5.0折
¥
3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蒋周明 著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10207327
上书时间2024-12-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蒋周明 著
-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020732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9页
-
字数
27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腐败探源与反腐败研究》按照中央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部署,根据当今反腐败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围绕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反腐败实践,通过考察古今中外有关反腐败历史,透视古往今来一些典型腐败案例,对腐败、腐败现象和反腐败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思考和研究,对预防腐败滋生、遏制腐败蔓延提出了一些有创见的理性思路和对策措施。全书构思严谨,内容丰富,体现了当前反腐败工作的本质要求,对加强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深化反腐败理论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 【作者简介】
-
蒋周明,1959年4月生于湖南省道县。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1976年至1995年,服役于海军南海舰队、海军组织部;1996年至今,工作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先后从事部队军事、政治、文秘工作,地方机关党务、纪检监察、行政后勤和林政执法监督工作。现任国家林业局驻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党组书记、专员。
在《求是(红旗刊)》、《人民论坛》、《人民日报时代潮》、《领导科学》、《紫光阁》、《中国监察》、《中国纪检监察报》以及军报、军刊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其中部分论文被《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政治工作论文集》、《新世纪领导干部文库》、《学习党的十六大党政干部优秀论文集》等收录。本书为作者的处女作。
- 【目录】
-
序
序二
前言
第一篇透视腐败——腐败是不是政治“癌症”
癌症,是生物界的一种病理现象,源于生物体内已有癌细胞的病变一般情况下,它虽然具有诱发性、再生性,但不具有传染性。腐败,是社会界的一种社会现象。腐败源于公共权力,根植于公共管理,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而表现出的一种权力扭曲使用和不规则运行的社会
现象。腐败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传播性。腐败是一种公权与私利、道德与贪婪的行为冲突,腐败的实质就是公权私用,腐败的本质特征是改变了公权的性质。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是人腐蚀权力和权力腐蚀人的结果。
一、腐败的起源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与权力相关。腐败是权力存在和运用的一种扭曲状态方式。腐败与公权是一对“孪生子”,腐败现象伴随着公权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公权的扩张而蔓延。腐败似如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哪里有公权存在.腐败就会侵蚀、渗透到哪里。
二、腐败的表现形式
腐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国情民俗,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就腐败的起源和特质看,腐败现象的基本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权力体系腐败和权力行为腐败。
(一)权力体系腐败的主要表现
(二)权力行为腐败的主要表现
三、腐败的特征
腐败是一种“人腐蚀权力”或“权力腐蚀人”的社会现象,是人滥用权力或权力被人滥用的违法侵权行为。对腐败特征的认识,应当从腐败行为的主体、腐败行为的目的、腐败侵害的对象、腐败实现的手段以及腐败行为造成的后果等方面,全面加以研究、理解和把握。
(一)腐败行为的主体是国家公职人员
(二)腐败行为的目的是谋取个人私利
(三)腐败行为侵害的对象必须是公权
(四)腐败行为的中介(实现手段)必须是利用公共职权
(五)腐败行为的后果必须是造成了危害
第二篇剖析腐败——对腐败的病理分析
腐败,与制度安排、客观环境、个人心理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制度安排是腐败发生的前提,个人心理是腐败发生的根据,客观环境是腐败发生的诱因。制度安排似如土壤,没有土壤,腐败不会根植;个人心理似如种子,没有种子,腐败不会萌芽;客观环境似如空气和水,没有空气和水,腐败不会生长,三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关于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应当着力从制度安排、环境条件、个人心理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滋生腐败现象的制度分析
权力是制度设计的产物和表现,而制度又是权力运行的轨道和遵循制度安排和制度本身存在缺失或不完善,是腐败现象滋生最根本的原因之。
(一)制度天然的瑕疵
(二)制度天平的失衡
(三)制度规范的盲点
……
第三篇预防腐败
第四篇治理腐败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