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

正版二手书,图片套装请联系客服再下单,均有笔记不影响使用,无赠品、光盘、MP149603等

21.55 3.7折 59 八五品

库存3件

山东枣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建军;李长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

版次3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030607904

上书时间2024-06-23

诚信旧书社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建军;李长河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3
  • 版次 31
  • ISBN 9787030607904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是按照高等学校机械类“3+4”贯通培养本科专业规范、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山东省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名称:以工程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三三三”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项目以及编者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经验编写而成的机械类“3+4”贯通培养规划教材。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系统地介绍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机床的运动分析、车床、齿轮加工机床、其他机床、金属切削机床的总体设计、机床的传动设计、机床主要部件设计、组合机床设计等。每章后面附有习题与思考题。

  为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金属切削机床设计》在编写内容上加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并适当反映机床设计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力求适应机械专业的教学需要。
【目录】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金属切削机床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 

1.2 机床发展概况 2 

1.3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型号编制 3 

1.3.1 机床的分类 3 

1.3.2 机床型号的编制方法 4习题与思考题 9

第2章 机床的运动分析 10 

2.1 零件表面形状及形成方法 10 

2.2 机床的运动 13 

2.2.1 表面成型运动 13 

2.2.2 辅助运动 14 

2.2.3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4 

2.3 机床的传动联系和传动原理图 14 

2.3.1 机床传动的组成 14 

2.3.2 机床的传动联系和传动链 15 

2.3.3 传动原理图 15习题与思考题 17

第3章 车床 18 

3.1 车床概述 18 

3.1.1 车床的用途和运动 18 

3.1.2 车床的组成 19 

3.2 CA6140型车床的传动系统 19 

3.2.1 主运动传动链 21 

3.2.2 进给运动传动链 22 

3.3 CA6140型车床的主要机构 27 

3.3.1 主轴箱 27 

3.3.2 溜板箱 32 

3.4 其他常见车床简介 36 

3.4.1 立式车床 36 

3.4.2 转塔、回轮车床 37 

3.4.3 落地车床 38 

习题与思考题 39

第4章 齿轮加工机床 40 

4.1 齿轮加工机床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40 

4.1.1 齿轮的加工方法 40 

4.1.2 齿轮加工机床的类型 41 

4.2 滚齿机的运动分析 41 

4.2.1 滚齿原理 41 

4.2.2 滚切直齿圆柱齿轮 41 

4.2.3 滚切斜齿圆柱齿轮 42 

4.3 YC3180型滚齿机 43 

4.3.1 机床的用途和布局 43 

4.3.2 机床传动系统分析 44 

4.4 其他齿轮加工机床的运动分析 48 

4.4.1 插齿机 48 

4.4.2 磨齿机 49习题与思考题 51

第5章 其他机床 53 

5.1 铣床 53 

5.1.1 铣床的功用和类型 53 

5.1.2 X6132型**升降台铣床 56 

5.2 磨床 58 

5.2.1 磨床的功用和类型 58 

5.2.2 M1432A型**外圆磨床 58 

5.2.3 平面磨床 62 

5.2.4 内圆磨床 64 

5.3 镗床 65 

5.3.1 卧式铣镗床 65 

5.3.2 坐标镗床 66 

5.3.3 精镗床 68 

5.4 钻床 68 

5.5 直线运动机床 70 

5.5.1 刨床 70 

5.5.2 拉床 71习题与思考题 74

第6章 金属切削机床的总体设计 75 

6.1 机床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 75 

6.1.1 工艺范围 75 

6.1.2 机床精度和精度保持性 75 

6.1.3 机床生产率 76 

6.1.4 自动化程度 77 

6.1.5 机床性能 77 

6.1.6 可靠性 79 

6.1.7 机床成本 80 

6.1.8 机床宜人性 80 

6.1.9 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程度 81 

6.2 机床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82 

6.2.1 机床的设计方法 82 

6.2.2 机床的设计步骤 84 

6.3 机床总体方案设计 85 

6.3.1 工艺方案 86 

6.3.2 机床总体布局 86 

6.3.3 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90习题与思考题 96

第7章 机床的传动设计 97 

7.1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98 

7.1.1 转速图 98 

7.1.2 主传动链转速图的拟定原则 103 

7.1.3 拟定转速图 107 

7.1.4 齿轮齿数的确定 108 

7.2 主变速传动系统的特殊设计 113 

7.2.1 具有多速电动机的主变速传动系统设计 113 

7.2.2 具有交换齿轮的变速传动系统 114 

7.3 扩大变速范围的传动系统设计 115 

7.3.1 增加变速组的传动系统 116 

7.3.2 采用背轮机构的传动系统 116 

7.3.3 采用分支传动的传动系统 117 

7.3.4 采用对称双公比的传动系统 118 

7.4 计算转速 119 

7.4.1 机床的功率转矩特性 119 

7.4.2 机床主要传动件计算转速的确定 120 

7.5 无级变速系统的设计 121 

7.5.1 无级变速装置的分类 121 

7.5.2 调速电动机无级变速系统的设计 122 

7.6 进给传动系统的设计 124 

7.6.1 进给传动系统的类型与组成 124 

7.6.2 进给传动系统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25 

7.6.3 机械进给传动系统的设计特点 125 

7.6.4 直线伺服电动机进给传动系统 127 

7.6.5 机床传动链的传动精度 128 

7.6.6 滚珠丝杠螺母副机构 130 

7.7 结构设计 134 

7.7.1 主传动的布局 134 

7.7.2 变速箱内各传动轴的空间布置与轴向固定 134 

7.7.3 齿轮的布置 137习题与思考题 141

第8章 机床主要部件设计 142 

8.1 主轴组件设计 142 

8.1.1 主轴组件的基本要求 142 

8.1.2 主轴组件的传动方式 144 

8.1.3 主轴滚动轴承 145 

8.1.4 主轴组件结构设计 152 

8.1.5 主轴 154 

8.1.6 主轴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155 

8.2 支承件设计 158 

8.2.1 支承件的功能及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58 

8.2.2 支承件的结构设计 158 

8.2.3 支承件的材料和时效处理 163 

8.2.4 提高支承件动刚度的措施 165 

8.3 导轨设计 166 

8.3.1 导轨的功用、分类及应满足的要求 166 

8.3.2 滑动导轨 168 

8.3.3 其他滑动导轨简介 174 

8.3.4 直线滚动导轨 178 

8.3.5 低速运动平稳性 181习题与思考题 183

第9章 组合机床设计 184 

9.1 组合机床概述 184 

9.1.1 组合机床的组成 185 

9.1.2 组合机床的型号编制方法 186 

9.1.3 组合机床的类型 186 

9.1.4 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 189 

9.2 组合机床总体设计 195 

9.2.1 制定工艺方案 195 

9.2.2 确定组合机床的配置形式和结构方案 197 

9.2.3 “三图一卡”的编制 197 

9.3 通用多轴箱设计 208 

9.3.1 组合机床多轴箱概述 208 

9.3.2 多轴箱设计 211 

9.3.3 攻螺纹多轴箱的设计 214

习题与思考题 216

参考文献 21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