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3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3版)

正版二手书,图片套装请联系客服再下单,均有笔记不影响使用,无赠品、光盘、MP150064等

11.76 2.5折 48 八五品

库存55件

山东枣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勇、邹红 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3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03191468

上书时间2024-06-18

诚信旧书社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勇、邹红 编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5
  • 版次 3
  • ISBN 9787303191468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6页
  • 字数 50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3版)》特点。
  一,全面系统地覆盖了现代文学所有的重要领域。无论是对作家作品、社团流派,还是文学论争,《中国现代文学史(第3版)》都进行了应有的评价。尤其是以往一般现代文学教材忽略的通俗文学创作部分,本书亦给予了客观详细的描述和评价,强调了通俗文学与新文学的并存及其实际影响,这也与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保持了应有的沟通和衔接。
  二,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突出重点内容,又具有广泛的知识覆盖面,点、线、面结合,追求叙述历史的深度和力度,立体化地展现了现代文学的真实形态。这体现了我们体例编排上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追求,我们力图在相对简约的篇幅中,尽可能展示中国现代文学丰富而完整的面貌,其中包括对现代文学发生过程的描述以及上述提及的对通俗文学存在价值的关注等,同时又尽可能地对相关内容按照历史时段或文体的分类加以相对集中的介绍和论析。作为教材,这样可能更有利于教学层面的实际操作。
  三,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把宏大的历史与细微的材料融合在一起,叙述细微而不显烦琐。书末附有《中国现代文学大事年表》,既明晰了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又方便学生的记忆和学习,起到有据可查、提纲挈领的作用。
【目录】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主要特征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10年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建构的几点思考
第四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第一章 从晚清到五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晚清启蒙运动与文学的变革
第二节 报刊与新小说的繁荣
第三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第四节 《新青年》与五四文学革命
第五节 外国文艺思潮的引进

第二章 五四初期的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
第一节 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
第二节 白话新诗的最初尝试
第三节 现代小说的全面创新
第四节 新式散文的应运而生
第五节 话剧品种的逐步引入
第六节 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第三章 鲁迅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发展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一、权势者的形象
二、卫道士的形象
三、社会群体的形象
四、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
五、觉醒者的形象
第三节 《阿Q正传》
第四节 《野草》与《朝花夕拾》
一、自我主观感情情绪的象征性表现
一、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象征性肯定
三、对各种庸俗倾向的愤懑揭露和无情鞭挞
四、对反动统治者的揭露和控诉
五、对青年中某些思想倾向的批评和讽刺
第五节 《故事新编》
第六节 杂文创作
一、形成期
二、发展期
三、成熟期

第四章 郭沫若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道路
第二节 《女神》:新诗是可以这样写的
第三节 《屈原》:对历史的再创造

第五章 茅盾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道路
第二节 《子夜》: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第三节 《腐蚀》:茅盾小说风格的深化
第四节 茅盾短篇小说及散文等创作

第六章 文学研究会及创造社
第七章 “新月”与“语丝”等社团流派的创作
第八章 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翼文学的创作
第九章 巴金
第十章 老舍
第十一章 沈从文与“京派”
第十二章 新感觉派及其他小说作家的创作
第十三章 曹禺与现代话剧地位的确立
第十四章 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
第十五章 全面抗战以后的文艺运动
第十六章 艾青及现代新诗的又一次高潮
第十七章 解放区的创作
第十八章 沦陷区与国统区的创作
结语 从现代到当代:30年文学的承载与余响
附录
第3版修订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