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工程简史/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配套系列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机械工程简史/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配套系列教材

正版二手书,图片套装请联系客服再下单,均有笔记不影响使用,无赠品、光盘、MP150064等

3.21 1.0折 32 八五品

库存56件

山东枣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策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02403944

上书时间2024-06-18

诚信旧书社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策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2403944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8页
  • 丛书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配套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多年来,学界同仁普遍认为,应对学生加强科技史方面的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我很赞同这种意见。学习一些科技发展史,有利于培养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人才。我主张对机械类专业的本科生应开设“机械工程史”的选修课(学时8~16)或讲座(学时4~8)。这件事目前做起来的难度主要是没有教材。现在,只有个别学校开设了机械史的选修课或讲座。我期望本书的出版能有助于把机械史的教育在稍大的规模上开展起来。《机械工程简史/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配套系列教材》编写的宗旨和思路已经在绪论中表达清楚。我特别注意不能就科技论科技,而要把机械工程的发展放到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科技进步的大背景下加以论述。和专著《机械工程史》比较,删去了两章(毛坯生产、机械工程教育);并在各章中都删减了一些内容,所涉及的事件、人物也都减少了一些。《机械工程史》当然是支撑这本教材的最重要的参考书。本书只在后面列出了最重要的参考文献。读者要对一些史实做进一步了解,则可阅读《机械工程史》,并进一步查阅文献。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机械发展的历史分期    1.1.1  古代(公元前5000年左右至欧洲文艺复兴)    1.1.2  近代(文艺复兴至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    1.1.3  当代(19世纪末的新物理学革命以来)    1.1.4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  1.2  自然、社会、科学和技术间的几个重要关系    1.2.1  社会、科技和自然    1.2.2  科技发展背后的推动力    1.2.3  经济、科技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变革密不可分    1.2.4  自然科学基础与相关科技领域的作用  1.3  为什么要学习一些科技发展史?    1.3.1  扩大知识面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    1.3.2  回溯历史,了解社会,理工结合,文理渗透    1.3.3  回溯历史,激发创新精神第2章  古代机械的发展  2.1  概述    2.1.1  古代人类使用工具的三个时代    2.1.2  古代机械发展的三个主要区域    2.1.3  中国的辉煌与落伍    2.1.4  欧洲发展中的曲折  2.2  各种古代机械发展简介    2.2.1  简单机械    2.2.2  鼓风器    2.2.3  舟与车    2.2.4  农业机械    2.2.5  纺织机械    2.2.6  计时器与天文仪器    2.2.7  起重机械    2.2.8  兵器    2.2.9  礼仪与娱乐性机械    2.2.10  各种机构与传动  2.3  古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2.3.1  铸造技术    2.3.2  锻造和其他压力加工技术    2.3.3  焊接技术    2.3.4  切削加工技术  2.4  关于古代机械的几个问题    2.4.1  古代机械的动力    2.4.2  依靠直觉和灵感的巧妙创造    2.4.3  古代与现代相通    2.4.4  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两个深层次问题第3章  工业革命前欧洲社会和科技的进步  3.1  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期间的社会发展    3.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3.1.2  地理大发现    3.1.3  文艺复兴运动    3.1.4  宗教改革运动    3.1.5  启蒙运动    3.1.6  资产阶级革命  3.2  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前欧洲的机械科学技术    3.2.1  列奥纳多·达·芬奇    3.2.2  力学和机械理论的若干进展    3.2.3  工业革命前的机械技术  3.3  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    3.3.1  天文学的突破和科学精神的解放    3.3.2  经典力学创立之前的理论准备    3.3.3  经典力学的创立    3.3.4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3.4  微积分理论与微分方程理论的建立    3.4.1  微积分理论的建立    3.4.2  微分方程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第4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  4.1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概况    4.1.1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背景    4.1.2  第一次工业革命概述  4.2  蒸汽机的发明和交通运输革命    4.2.1  瓦特改进和发明蒸汽机    4.2.2  蒸汽机发明的划时代意义  4.3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机械发明    4.3.1  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    4.3.2  纺织和缝纫机械    4.3.3  工程机械与矿山机械    4.3.4  农业机械    4.3.5  流体机械    4.3.6  武器    4.3.7  信息机械  4.4  近代机械制造业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4.4.1  瓦特时代机械加工的状况    4.4.2  机床的改进和发明    4.4.3  互换性生产的出现    4.4.4  标准化的开端  4.5  永动机问题的理论解决第5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6章  工业革命期间力学的进一步发展第7章  近代机械工程学科的诞生和发展第8章  第三次技术革命概貌第9章  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机械工程概述第10章  新时期机械学理论的发展第11章  新时期机械设计的全新面貌第12章  新时期机械制造的全新面貌第13章  近当代中国的机械工程附录A  人名表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