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原理(下册 第3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化工原理(下册 第3版)

正版二手书,图片套装请联系客服再下单,均有笔记不影响使用,无赠品、光盘、MP150064等

7.19 2.1折 34.9 八五品

库存208件

山东枣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3

装帧平装

货号9787040431612

上书时间2024-06-18

诚信旧书社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大连理工大学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9
  • 版次 3
  • ISBN 9787040431612
  • 定价 34.9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化工原理(下册第3版)》主要介绍化学工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工艺设计计算。全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包括绪论、流体流动基础、流体输送设备、流体与颗粒(床层)的相对运动、传热过程及换热器、蒸发各章;下册包括蒸馏、吸收、气液传质设备、液一液萃取、干燥、膜分离和吸附分离过程各章。《化工原理(下册第3版)》加强了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理论基础,努力与工程实际结合,并介绍了与学科相关的发展前沿,注重培养工程观念及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化工原理(下册第3版)》可作为化工类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轻工、石油、食品、制药等专业选用及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6章蒸馏
6.1概述
6.1.1蒸馏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6.1.2蒸馏过程的分类及特点
6.2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6.2.1气液相平衡与系统自由度
6.2.2溶液气液相平衡的条件及表达方法
6.2.3理想体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6.2.4非理想体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6.3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
6.3.1简单蒸馏
6.3.2平衡蒸馏
6.4精馏过程原理
6.4.1精馏过程原理
6.4.2精馏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6.4.3精馏过程衡算关系的求解
6.5简单塔双组分连续精馏过程计算
6.5.1精馏过程的操作线方程
6.5.2进料热状态对精馏过程的影响
6.5.3精馏过程理论板数的计算
6.5.4精馏过程回流比的选择
6.5.5理论板数的简捷计算法
6.5.6精馏过程的操作型计算
6.5.7精馏操作过程操作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6.5.8实际塔板数及塔板效率
6.6复杂塔精馏过程分析
6.6.1水蒸气直接加热的精馏
6.6.2带侧线采出的精馏
6.6.3多股进料
6.6.4回收塔
6.6.5冷回流和塔顶加设部分冷凝器(分凝器)
6.7间歇精馏过程
6.7.1恒定回流比的间歇精馏
6.7.2恒定馏出液组成的间歇精馏
6.8多组分精馏过程
6.8.1多组分精馏分离序列的选择
6.8.2全塔物料衡算
6.8.3多组分精馏过程的回流比
6.8.4多组分精馏过程的理论板数计算
6.8.5多组分精馏过程的节能技术
6.9特殊蒸馏过程简介
6.9.1恒沸精馏过程
6.9.2萃取精馏过程
6.9.3反应精馏过程
6.9.4加盐精馏和加盐萃取精馏
6.9.5分子蒸馏过程
习题
本章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7章吸收
7.1概述
7.1.1吸收过程及其应用
7.1.2工业吸收过程
7.1.3吸收过程的分类
7.1.4吸收剂的选择
7.1.5吸收过程的技术经济评价
7.2均相混合物内的质量传递
7.2.1传质的基本方式
7.2.2组分运动速度与传质通量
7.2.3分子扩散
7.2.4涡流扩散
7.3相际间质量传递
7.3.1相际传质的应用
7.3.2气液相平衡
7.3.3对流传质
7.3.4相际传质速率方程
7.3.5相界面浓度及传质推动力
7.3.6传质速率方程的其他形式
7.3.7相际传质速率分析
7.3.8传质单元法和平衡级法
7.4低浓度气体吸收
7.4.1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特点
7.4.2吸收过程的数学描述
7.4.3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7.4.4理论级法在气体吸收过程计算中的应用
7.4.5吸收过程几个关键参数的选取
7.5高浓度气体吸收
7.5.1高浓度气体吸收的特点
7.5.2高浓度气体吸收的计算
7.6多组分吸收过程
7.6.1多组分吸收的特点
7.6.2多组分吸收的计算
7.7化学吸收
7.7.1化学吸收的数学描述
7.7.2化学吸收传质高度的计算
7.8解吸
7.8.1气提解吸法
7.8.2其他解吸方法
习题
本章符号说明

第8章气液传质设备
8.1气液传质设备概述
8.2板式塔
8.2.1板式塔结构
8.2.2板式塔内的流体力学性能及操作限制
8.2.3塔板类型
8.2.4溢流塔板结构
8.2.5板式塔工艺设计
8.3填料塔
8.3.1主要塔内件简介
8.3.2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3.3填料塔的传质性能
8.3.4填料塔工艺设计简介
本章符号说明

第9章液-液萃取
9.1萃取过程概述
9.1.1萃取过程原理
9.1.2萃取过程的分类与应用
9.2液液相平衡关系
9.2.1三角形坐标和杠杆定律
9.2.2三角形相图
9.2.3分配曲线及分配系数
9.3部分互溶物系的萃取
9.3.1单级萃取
9.3.2多级错流萃取
9.3.3多级逆流萃取
9.3.4微分接触式逆流萃取
9.4完全不互溶物系萃取
9.4.1单级萃取
9.4.2多级错流萃取
9.4.3多级逆流萃取
9.5萃取剂的选择和其他萃取过程简介
9.5.1萃取剂的选择
9.5.2其他萃取过程简介
9.6浸取和超临界萃取
9.6.1浸取
9.6.2超临界萃取
9.7液-液传质设备
9.7.1混合-澄清槽
9.7.2塔式萃取设备
9.7.3离心萃取器
9.7.4萃取设备的选择
习题
本章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10章干燥
10.1干燥过程概述
10.1.1物料干燥过程的应用
10.1.2干燥过程分类
10.1.3对流干燥过程原理
10.2干燥介质
10.2.1常用干燥介质简介
10.2.2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10.2.3湿空气的湿球温度
10.2.4湿空气的湿度图
10.3物料干燥过程的相平衡
10.3.1湿物料中湿含量的表示方法
10.3.2湿分在气一固相之间的相平衡
10.4干燥过程速率
10.4.1影响干燥过程速率的因素
10.4.2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
10.4.3湿分在物料内的传递机理
10.5干燥过程计算
10.5.1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
10.5.2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
10.5.3干燥时间计算
10.6干燥设备
10.6.1工业上常用的对流干燥器
10.6.2其他类型的干燥技术及干燥器
10.6.3干燥器的选择
10.6.4干燥器设计简介
习题
本章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11章膜分离和吸附分离过程
11.1概述
11.2膜分离
11.2.1膜的定义和分类
11.2.2膜分离过程
11.2.3膜的形态结构
11.2.4反渗透与纳滤
11.2.5超过滤与微孔过滤过程
11.2.6渗析和电渗析
11.2.7气体膜分离过程
11.2.8渗透蒸发过程
11.2.9其他膜过程
11.3吸附
11.3.1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
11.3.2吸附分离过程的分类
11.3.3吸附剂
11.3.4吸附分离的应用
本章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部分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
附录B部分物质的安托因常数
附录C气体的扩散系数
附录D部分气体稀水溶液的亨利系数
附录E部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附录F某些三元物系的液液平衡数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