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量学基础(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测控信息技术规划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计量学基础(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测控信息技术规划教材

正版二手,批量上传数据有误差,套装请咨询客服,均有笔记不影响使用,无赠品、光盘、MP3等

4.03 1.3折 32 八五品

库存252件

山东枣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东升 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9787111465003

上书时间2024-05-29

诚信旧书社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东升 编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2
  • ISBN 9787111465003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7页
  • 字数 40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测控信息技术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量和单位,计量法规与法制管理,计量技术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于运行,测量数据处理,计量检定,校准合检测,计量标准的建立,考核及使用,比对,测量审核和期间核查,物理计量,化学计量,计量新领域等。各章均附有思考题与习题。
【作者简介】
  1957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院长、教授。为教育部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几何量计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署名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各类成果奖8项,主编出版教材2部。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计量学研究的意义
一、社会发展对计量的需求
二、有关计量、测量、测试的概念
三、计量学
四、计量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五、计量学研究的新领域——产业计量
第二节 我国计量体系的现状
一、我国计量事业的兴起
二、计量在我国的发展
第三节 国际计量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计量体系的形成
二、国际计量体系及组织机构
三、校准和测量证书的互认协议(MRA)
四、国际计量体系近期的重大变革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量和单位
第一节 量和量值
一、量
二、量值
第二节 量制和量纲
一、量制
二、量纲
第三节 测量单位和单位制
一、测量单位
二、单位制
三、国际单位制
第四节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简介
一、长度单位——米(m)
二、质量单位——千克(kg)
三、时间单位——秒(s)
四、电流单位——安培(A)
五、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
文(K)
六、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
七、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
第五节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一、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特点
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使用
四、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适用范围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计量法规与法制管理
第一节 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及法制管理
一、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
二、我国的计量监督管理体制
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
四、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
五、计量检定的法制管理
六、测量标准的建立及法制管理
七、计量器具产品的法制管理
第二节 商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
一、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
二、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
第三节 计量技术法规
一、计量技术法规的发展和现状
二、计量技术法规的分类
三、计量技术法规的应用
第四节 国际计量技术文件
一、OIML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
二、采用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的原则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计量技术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第一节 计量技术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计量技术机构的基本要求
二、对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校准、检测工作公正性的要求
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
四、资源的配备和管理
第二节 计量技术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一、计量标准、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的实施
二、检定、校准、检测的运行
三、内部审核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四、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测量数据处理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处理
一、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二、测量误差的处理原则
三、计量器具误差的表示与评定
第二节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一、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二、统计技术的应用
三、评定不确定度的一般步骤
四、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与表示
第三节 测量结果的处理和报告
一、有效位数及数字修约规则
二、测量结果的表示和报告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
第一节 检定、校准和检测概述
一、检定
二、校准
三、检测
四、检定、校准与检测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计量检定、校准、检测的实施
一、计量器具检定的种类
二、计量检定、校准、检测工作的实施
第三节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
检定规程及校准规范
一、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二、计量检定规程
三、计量校准规范
第四节 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
一、证书、报告的类型
二、证书、报告的管理
三、计量检定印、证
第五节 计量检定和校准实例
一、计量检定实例
二、计量校准实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七章 计量标准的建立、考核及使用
第一节 计量基准与计量标准
一、计量基准
二、计量标准
三、标准物质
第二节 计量标准的建立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依据和条件
二、建立计量标准的准备工作
三、计量标准的命名规则
第三节 计量标准的考核
一、计量标准的考核要求及有关技术问题
二、计量标准的考核程序和考评方法
第四节 计量标准的使用
一、计量标准的使用要求
二、计量标准的保存和维护
三、计量标准器或主要配套设备的更换
四、计量标准的封存、撤销、恢复使用
五、计量标准的技术监督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八章 比对、测量审核和期间核查
第一节 比对
一、比对的概念及作用
二、比对的实施
三、比对结果的评价
四、比对结果举例
第二节 测量审核
一、测量审核的概念及作用
二、测量审核的实施
第三节 期间核查
一、期间核查的概念及作用
二、期间核查的实施
三、核查结果处理和标准保存
思考题与习题
第九章 物理计量(一)
第一节 几何量计量
一、几何量计量的基本概念
二、几何量计量的基准原理
三、几何量计量的传递和溯源
第二节 温度计量
一、温度计量的基本概念
二、国际温标的规定
三、温度计量的基准原理
四、温度计量的传递和溯源
五、温度计量的发展
第三节 力学计量
一、力学计量的基本概念
二、力学计量的基准原理
三、力学计量的传递和溯源
第四节 电磁学计量
一、电磁学计量的基本概念
二、电磁学计量单位的复现和实物计量基准
三、电磁学计量的传递和溯源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章 物理计量(二)
第一节 光学计量
一、光学计量的基本概念
二、光学量计量基准
三、光学量的传递与溯源
第二节 声学计量
一、声学计量的基本概念
二、空气声计量
三、超声计量
四、水声计量
第三节 电子学计量
一、电子学计量的基本概念
二、电子学计量标准
三、电子学计量的量值传递
四、电子学计量动态
第四节 时间频率计量
一、时间频率计量的基本概念
二、时间频率基准
三、时间频率计量技术
四、时间频率量值的传递
五、时间频率计量的发展
第五节 电离辐射计量
一、电离辐射计量的基本概念
二、电离辐射量计量技术
三、电离辐射量的量值传递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一章 化学计量
第一节 化学计量及其任务
一、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
二、化学计量的特点与任务
第二节 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物理化学计量
二、分析化学计量
第三节 化学计量的传递与溯源
一、化学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准方法
二、物理化学计量仪器的检定与校准
三、分析化学计量仪器的检定与校准
第四节 化学计量的发展
一、新测量方法与技术
二、化学计量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二章 计量新领域
第一节 能源计量技术
一、能源计量的定义
二、能源计量的意义
三、能源计量单位
四、能源计量器具
五、新能源发展中的计量问题
第二节 食品及药品安全计量
一、食品计量
二、药品安全计量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部分相关计量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