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号角:红印刷记忆 轻纺 李英
  • 号角:红印刷记忆 轻纺 李英
  • 号角:红印刷记忆 轻纺 李英
  • 号角:红印刷记忆 轻纺 李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号角:红印刷记忆 轻纺 李英

none

59.1 6.2折 96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英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210132424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其他

开本16

定价96元

货号703_9787210132424

上书时间2024-12-30

智胜图书专营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初心

章红印刷方式

一、普及的木版刻印

二、便捷的铁笔油印

三、灵活的铅版印刷

四、多用的石版印刷

五、的胶版印刷

六、简易的蜡版印刷

第二章红期刊印刷

一、《新青年》新标点

二、首开天窗的《》

三、油印博士与《赤光》

四、《艺文印刷月刊》颂印刷

五、《解放》周刊的勘误启事

六、《文萃》扛笔

七、有利印《群众》

第三章红报纸印刷

一、《向导》印刷之坎坷

二、“你排我印他装”《红中华》

三、延安《解放报》的编辑印刷

四、民族的号筒《抗敌报》

五、八匹骡子办报

六、头版广告二版头条

七、婚房印刷厂

八、吓退敌军的《拂晓报》

九、从《大公报》到《经济报》

第四章 红书籍印刷

一、错版《宣言》

二、以乱真的“书”

三、红书籍展览

四、小红本党章

五、红星照耀中国

六、灰的红课本

七、国难后复兴版

八、《印刷工》

九、于振善尺算法

十、西柏坡印“标准本”

第五章 红印刷

一、《红军第四军布告》

二、油印“我们的出路”

三、游击队的油印捷报

四、从约法十章到约法八章

五、通行证实为投降证

六、天上掉下的钞票

七、来自八路军的公开信

第六章红票证印刷

一、中华苏维埃布钞

二、光华商店代价券

三、小邮票大价钱

四、红军临时借谷证

五、华中水寨印钞厂

六、布纹纸钞票

七、边区货币战斗

第七章红印刷器材

一、国难后修整的印刷机

二、“战鼓擂手”木质铅印机

三、马兰纸传奇

四、光照相版

五、制成打样机

六、毛边纸打纸型版

七、延安式排字架

八、土法上马做铜模

第八章 红印刷英雄

一、坚贞不屈的张阿云

二、女工劳动英雄李凤莲

三、“印刷厂老板”毛泽民

四、“红火种守护人”张人亚

五、“001号”离休同志毛钟鸣

六、太行新闻烈士何云

七、“马克思经理”方志敏

第九章红印刷轶事

一、党创办的家出版社

二、红印刷歌声

三、水上流动印刷厂

四、时的印刷学校

五、机智与坚壁

六、宽敞的印刷厂

七、地道里的印刷厂

八、教堂里的红印刷所

参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稿所有内容以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红陈列为基础,用文物图片等形式将红印刷的发展进行归纳阐述,这些无比珍贵的红历史见证物是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成为青学了解红历史的资源,可以为博物馆和各爱国主义基地的社教工作提供史料,也可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科学研究者们提供素材。书稿共九章,包含红印刷方式,红期刊印刷,红书籍印刷,红报纸印刷,红印刷,红票证印刷,红印刷器材等,客观真实反映了红印刷的发展历程。全书主题鲜明、主线清晰、架构合理、叙述严谨、选材可靠、图文并茂,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

精彩内容:

一、普及的木版刻印木版刻印也称刻版、版印、梓行等,可以说是早的印刷术。印刷这个词早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已经出现。后来为了区分其他印刷新技术,将早的木版刻印术称雕版印刷。雕版印刷通常是在整后的木板上,反贴上书写的文稿,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形成字体凸出的阳文,然后在凸起的字面上刷上墨汁,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刷纸背,图文印在纸上了。雕版印刷是所有印刷技术的鼻祖,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在漫长的古代文明长河中,它是出现时间早、应用时间长的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在中国作为主流印刷术超过一千年。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不仅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得到广泛传承,而且使中华得以同世界交流、向世界传播,并极大地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2009年,中国的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1939年冬季,写作了中国和中国。书中章节指出:中华民族“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这可以称得上是一段既宏观又精练的结。自1纪中期起,机械印刷术传入中国,印刷技术进入雕版、铅印、石印等多种工艺共存的时期。但即使在这样的时期,刻版印刷的需求及应用仍旧广泛。在1纪3040年代,已形成的木刻中心依然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那些地方的刻版工匠人数依然众多。民国时期四川刻书仍然有百余家,刻版印书超过6000种。不过,在这一时期,木刻的重心开始从书籍印刷转向版画、年画、商业的零星业务印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