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今译 散文 余秋雨
2018年余秋雨先生授权余秋雨先生在散文创作中又一新的试验,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一次微妙对接。
¥
18
4.7折
¥
38
全新
库存33件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98794
出版时间201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91页
字数60千字
定价38元
货号xhwx_1201725309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目录:
自序
今译
离(原著)屈原
(原著)庄周
报任安书(原著)司马迁
兰亭集序(原著)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原著)陶渊明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著)韩愈
愚溪诗序(原著)柳宗元
秋声赋(原著)欧阳修
前赤壁赋(原著)苏轼
后赤壁赋(原著)苏轼
本文
离
报任安书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送李愿归盘谷序
愚溪诗序
秋声赋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书法
离(局部)
(局部)
赤壁赋(局部)
附:余秋雨大事记
内容简介:
古典今译是余秋雨先生在散文创作中又一新的试验,这个试验不仅仅是为了给读者看,而是让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对接。古代的美丽语言和当代的美丽语言,经过时空跨越,遥相呼应,搭建起一座阅读桥梁。
古典今译分为三部分:部分是今译,第二部分原文,第三部分是书法。
第三部分的书法,也是余秋雨先生本人书写离、和赤壁赋的墨迹。由于整个墨迹实在太长,本书虽然是缩印,却也只能是局部呈现。
古典今译包含十篇久负盛名的古典诗文:离报任安书兰亭序归去来辞送李愿归盘谷序愚溪诗序秋声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作者简介:
余秋雨先生是华人世界享有盛誉的作家、学者。他的苦旅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历史散文凭借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深刻的思、诗意的文辞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不但揭示了中国深厚的内涵,更以“大散文”文体为中国当代散文开辟了新路,克服了流行的“名士散文”、“沙龙散文”“小资散文”、“文艺散文”、“公知散文”、“愤青散文”的流弊,以卓尔不群的品质在中国当代文学拥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精彩内容:
自 序一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自己也是一个意外。事情的发生,有一个奇特的由头。二o一七年五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余秋雨翰墨展”,出现的盛况把我吓了一跳。几乎每天都人山人海,据说这是中国美术馆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为轰动的展览之一。更惊人的是,全球通过网络共享这个展览的华侨,居然超过千万。可见,中国的千古翰墨,在依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当代参观者有一个不同以往的特点,那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拿着手机在不停地拍摄。作品越是巨大,拍摄也越是密集,但奇怪的是,有几个书法作品之外的点,也形成了“拍摄拥塞”。挤进去一看,居然,是我挂在几个古典抄本之后的“今译”文本。这种“今译”,很多书籍中都有,为什么大家要弓着腰,踮着脚,或者在别人肩膀的空隙间辛苦地拍摄呢?一问,几乎一致:才扫几眼,喜欢上了这样的译本。二很多青年观众指着这些译本对我说:“感谢您,我终于把离读明白了,而且读得那么轻松愉快!”“赤壁赋是后现代的散文诗,像是上个月才写的!”不仅是年轻人,连一些的作家、学者也在展览现场对这样的译本给予高度肯定。例如,中国作家协会铁凝说:“你用现代诗意接通了古代诗意,让古代经典重新焕发出了美学活力。这实在是当下社会迫切需要的工程。”院参事室主任王仲伟先生说:“现代人面对这些古典,往往要凭借大量注释一句句啃,这让文气破碎了。也读过一些今译,但学术功力和文学功力都不够,把事情做低了。这个好,达到了两全其美。”大家都希望赶快把我的这些今译汇集起来出一本书,连很多中、小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齐声向我提出了这个要求。我笑笑,没怎么在意。因为翰墨展的重点不在这里,而是家们所推崇的“文墨同笔”,也是展出的所有碑文、楹联、题词,全都出于我自己的创作。抄译古典,只是一个陪衬而已,我不太在意。但是,在翰墨展结束几个月后,作家出版社的责任编辑王淑丽女士又一次提起,专门出一本“古典今译”的书。社长吴义勤先生也热情支持,而且再度以专家的高度论述了接通现代诗意和古代诗意的美学使命。我想,既然他们代表了很多读者的心意,那不要推辞了。三古典今译,确实不仅仅是技术的语文转换。既然是千年不灭的文学经典,必定蕴藏着一脉充满活力的神韵。这神韵并不只是栖息在一些隽语、名句上,而是静静地执掌着全篇。像我们面对一个人的气质、风范、灵、格局,无法具体地从他的衣扣、鞋带、音、肤上一一验证,却又那么强烈地散发远近,无可抵挡,也无可争辩。这在文章上,可称之为“文气”“文心”“诗意”“诗品”,同样是一种通体笼罩却又无法捕捉的存在。没有它们,即使是差不多的遣词造句,差不多的抒情描写,差不多的形容排比,也只是一些丧魂落魄的篇什。因此,今译之难,难在“招魂”。“招魂”之始,是回顾自己初读该文时的惊喜原因。世上有那么多词句漂亮的篇章都只是匆匆浏览一过,为什么这几篇文章却让人耳目一新、不忍释卷?此间情景,像“一见钟情”所带来的直觉震撼,如果能够寻得主要原因,那也是寻得了魂的踪影。“招魂”之继,是献出自己,让自己与遥远的作者通过“移情”来“合魂”。他不再是古人,而成了自己的朋友,能够呼吸与共。他的思维方式、情感逻辑,已经与自己很近。因此,所谓今译,也是用现代话语表述一个隔空而来的“自己”。经历了这两度“招魂”,译事已成大半。剩下的文本转换技术,也变得轻松自如。大家从我的今译中能发现,我译屈原,屈原在我身上;我译庄子,自己也变成了半个庄子;我译苏东坡,苏东坡的言谈举止也挪到了。天下人心是相通的,异时能够相通,异地也能相通。我只有与屈原他们相通,才能让的读者凭借着我,与他们相通,与又高又远的文学星座相通。四本书选了十篇风格迥异的古典美文,来作试验。篇是离。本来按时间算,它应该置于之后。但是,它是十篇之中的诗作,而屈原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我在今译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好的诗作并不表现为句式和韵律,而是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上天入地入情入心自由、深契心灵、自由奔放、执守个的至美品质。你看,即使今译脱卸了楚辞的华贵披风,但只要把持住了这种品质,也没有把诗魂脱卸。屈原和离,对于整个中国中高贵诗魂的形成,起到了作用,因此有理由置于首篇。我把它放在篇的位置,还有一个具体原因:这个译本已经相当出名。每逢端午节纪念屈原,网络上会出现所谓“余版离”,很多年轻人在争相朗诵的,是这个译本。大家看到了,我在译本之前加了三个衬托的潜在问句:“我是谁?来自何方?为何流浪?”然后紧接首句,构成对这些潜在问句的直接回答:“我是古代帝王高阳氏的后裔”据很多朗诵专家说,这种穿越时空的一问一答结构,特别能够引发他们低声开的。好,那由它来全书吧。,篇名这三个字,早已成了我的人生理想和艺术理想。庄子首先是大哲学家,安踞先秦诸子中的至高地位,却又顺便成了大散文家。因此,他的文章,是哲学和文学的佳熔结。由他开始,中国哲学始终渗透着诗意,而中国文学则永远叩问着天意。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学和文学的高组合。很多学人都赞同我的一个论断:即便从散文上说,他也是中国的支笔,连“唐宋八大家”也不敢望其项背。这次选译的报任安书,是他在史记之外的一篇自述。请想想看,一位即将完成历史学工程的旷世学者,竟然因一番温和的言论承受了人类屈辱的阉割之刑。他没有自尽,只因为无法放弃那个的工程。他要把这种内心隐情讲给一个人听,而这个人又即将被处以死刑。因此,这是一封从一个地狱之门寄向另一个地狱之门的奇特书信。今后几千年重要的历史课本,在这两个地狱间产生。这里边蕴藏着多么巨大的人格力量,简直难以估量。这篇书信没有史记那般从容挥洒,理由不言自明。珍贵,也正是在这种不言自明中。以上这三个作品的篇幅都很大,接下来所收的文章比较短了。这是对的,既然有了奠基,也无须再长。兰亭集序,以书法而。很多文人毕生都在它,却对这短短三百多字的文理,不甚了然。开头一段对兰亭盛会的描写都能读懂,但对于从“夫人之相与”开始的议论,却混沌模糊了。其实这是魏晋名士们的言谈范例,王羲之写得还不算太玄,只是沿袭一时之,凭着一些宏大的流行话语,做一些随意而放松的笔墨感叹。没想到,居然把笔墨感叹得无比美丽。我译了一下,以求对得起那番不朽的书法,对得起那支庞大的队伍。陶渊明是司马迁之后真正的散文巨匠。我暂且搁置了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名篇而选了归去来兮辞。此文纯真自然,恳切朴实,气路简约,很能代表他的风格。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仕途畅达之时毅然辞职,使上上下下很多友人深感不解,因此,我在辞职典仪上特地引用了归去来兮辞,大家一听,明白了。不错,对我来说,那次辞职实在有点像他,是双重“归去”,既回归田园,也回归文学。那,陶渊明阐释了我。接下来,当然是“唐宋八大家”了。八大家中,唐代两家,宋代六家。唐代两家是韩愈和柳宗元,我各选了一篇。对于韩愈,我没有选那些大家熟知的论述文章,嫌它们理多文少,倒是选了一篇个人化彩较强的篇目。有一个叫作李愿的朋友要回到隐居地盘谷去了,韩愈以文相送,写得有点意思。苏东坡曾说:“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一篇而已。”(见东坡题跋)这气有点大,但毕竟是苏东坡的见识,我们顺着他读一读吧。柳宗元的文章,也选了一篇个人化的愚溪诗序。我觉得此文比他那些写得很美的“记”更有深度,也更有趣味。他简直成了韩愈要送的那位朋友李愿了,住得那么偏僻,那么安静。但柳宗元毕竟是很能做文章的,以一个“愚”字提挈上篇,又以一个“溪”字叩出巧思,很不错。散文而论,宋代超过唐代。首先是欧阳修,然后是比他小三十岁的苏轼,也是前面提到的断言“唐无文章”的苏东坡。我选了欧阳修的秋声赋。他一上手以“秋声”写出了大气沛然的好文章,后面有点弱,但结束得及时,也算是难得的佳篇了。相比之下,他的其他几篇有名的文章,虽然把一人、一亭、一堂都写得很精彩,却毕竟黏着得过于具体,受制约了。我以苏轼的前后两篇赤壁赋来归结全书,显然是合适的。读了他的文章,便知道他有理由对唐文骄傲。风物、人事、情节都写得简捷而丰满,由此发出的感慨,又都是横跨时空的超逸思维,而不像别人的文章那样引向一种明确的道理。他把文章溶化在山水宇宙中了,却又始终贯串着一个既泛舟,又攀岩,既喝酒,又唱歌,既感叹,又做梦的人格典型。这个人格典型醉眼蒙眬,逸思高飞,天真好动,心无芥尘,比前面这些文章所隐藏的人格典型都更加可爱,更加阳光,这是苏轼本人。他用自己的身心创造了一个悖论:无限亲近,又难以企及。当代年轻人说他写的是“后现代散文诗”,很有见地。但是,我又相信,当这些年轻人全都白发苍苍之后,苏轼仍然是“后现代”。说完了十篇,需要做一个解释。我的今译,集中在散文、辞赋,而不涉及唐诗、宋词。原因是,的唐诗、宋词,是以古今相通的清透文辞来表达一种永恒的节奏和意境,早已广为人知,朗朗上,成了心中普及的审美元件,那既不必今译,也无法今译了。五后,还要在编排技术上交代几句。我非常看重古典今译在的“当下阅读”品质,也是希望广大读者忘记年代、忘记典故、忘记古语,只当作现代美文来畅然享受。我相信,即便是屈原、陶渊明、苏东坡的在天之灵,也不愿意看到后人拿着他们的文章去一个字、一个字查词典的情景,而是更乐于听到异代人用自己的审美愉悦来与他们对晤,代他们放声。因此,我把今译全都放在部分,与古典原文分开,避某些过于认真的读者一下子又掉进大量注释的泥淖里,步履艰难。如果读者能把这些译文看作“无时差文学”来欣赏,那么,倒会更加贴合古代作家的心灵。古典原文,集中放在第二部分,并且又请专家选用了一些简明而又比较可靠的注释,供读者在读过部分之后,往还对照。细心的读者在对照中可能会发现,现代译本与原文在内容上也有一些的差异,这很自然。本书在今译时严格追求学术意义上的准确,不发挥,不添加,不修饰;但由于思维节奏和语言逻辑上的时代差别,不了要在某些转弯抹角的地方加几个小小的箭头或把手。这样,可以把那条条又新又旧的路顺当地走下去了。本书的第三部分是书法,也是我书写离和赤壁赋的墨迹。但是,整个书法作品实在太长了,记得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每一篇都足足占了一个大厅的完整墙面。本书只能缩印一些局部片断,可谓窥豹一斑。如果喜欢书法的读者要领略全貌,可以参阅美术出版社编印的余秋雨翰墨集。不管怎么说,这种古典今译还只是一种尝试,可讨论、可调整、可纠错的地方很多,望读者不吝赐教。谢谢! 二o一七年十一月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