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 中医古籍 周鸿飞,范涛 点校
医入门*经典著作选粹,精选十三类中医学者*需要学和掌握的中医著作,利于中医初学者学理解,也利于中医爱好者阅读参
¥
5.75
2.3折
¥
25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周鸿飞,范涛 点校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85515
出版时间2017-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95页
字数228千字
定价25元
货号719_9787534985515
上书时间2024-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目录:
卷之一
上古天真论篇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卷之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卷之三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藏生成篇第十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卷之四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卷之五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卷之六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卷之七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态篇第二十四
卷之八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卷之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卷之十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
卷之十一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卷之十二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卷之十三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卷之十四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卷之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结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卷之十六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卷之十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卷之十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卷之十九
天论篇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卷之二十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卷之二十一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刺篇第七十二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卷之二十二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卷之二十三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卷之二十四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素问,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原书分9卷,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24卷,计81篇,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论述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病等各方面,强调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为现存很早很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作者简介:
周鸿飞,男,硕士,主治医生,2006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业余从事中医古籍整理点校工作,自2007年至今,整理点校出版中医典籍20余部。其中“本汉方医学丛书”系1936年陈存仁先生“皇汉医学丛书”之后,再次系列整理出版本汉方医书的一大举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学术意义。
精彩内容:
大道甚夷——杏林传十三经?序进入21世纪以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医成为持续热门话题之一。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专业极强的学术领域,能像中医这样吸引普罗大众的热切关注,其中以下几个映像片段,尤其让人记忆深刻。其一、刘力红,思中医。一部副标题为“伤寒论导论”的学术著作,意外地成了书,引爆了国人的潜在热情,以“xx中医”为题名的图书出版市场一时风起。关注中医由此成为大众思潮,不少青年才俊由于思中医的因缘而入岐黄之门。其二、张功耀,“告别中医”。千人诺诺的舆论氛围里,突现一人之谔谔,自然地成了焦点事件。这一场兆启于互联网新媒体的“中医存废之争”,虽然学术内涵无多,更像是一场水战,但影响所及,甚为可观,终以行政权利干预而收场。其三、,中医养生乱象。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热切关心自身健康的表象背后,是对医疗消费沉重负担的隐忧,由此形成一个追求“简、便、廉、验”保健养生之道的巨大诉求空间,于是绿豆、茄子、泥鳅、拍打、拉筋、刮痧等等纷然亮相,大都以以中医之名。其四、屠呦呦,诺贝尔奖。四十多年前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终于获得国际学术大奖,一慰国人多年的“诺贝尔情结”。受一部中医古籍文献的启示,才有此项科研成果的关键技术突破,由此更加强化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的宝库”的论断。中华共和国中医药法立法程序进展顺利,中医发展契机甚好。身处这样的社会人文气交之中,对于借以安身立命的中医学术发展,中医学人自有切身感触与深入思。现代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名言:“乏人乏术难后继,中医先忧。传承未解穷薪火,侈创新缘木求。”自从西学东渐,中医学术遭遇生存危机,近一百多年来,如何传承中医学术,始终是萦绕不去,无可回避的大问题。像一种沉疴痼疾,迄今没有理想的诊疗之道;然而,保一分胃气,便留得一分生机。山东中医学院学报自1980年第3期起开辟专栏“名老中医之路”,曾经陆续发表97名当时中医学者和名老中医的回忆文章,着重介绍他们走过的治学道路和积累有年的治学经验,从中可见一个学术共识:深入学中医经典,才能打下良好的学术根基。近现代大凡取得学术成,拥有较高临床造诣的名老中医,无不强调经典古籍的重要。如李克绍先生说:“中医学的根抵是什么呢?是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这些经典著作,对于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则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掌握这些,会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要把中医学得根深蒂固,是不可能的。”中医现代教育模式实施已近百年,与之配套的新编教材体系渐趋丰富。然而,莘莘学子被新编教材引入中医门墙之后,欲求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并在临床工作中游刃有余,能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有所造诣,则仍须深入研读经典古籍。所谓经典,是指具有的、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学术著作。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言“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一直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其核心典籍由初的“五经”(易书诗礼春秋),逐渐发展衍化,至南宋时定型为“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尔雅孝经论语孟子),由此构成儒家问学经典,为儒家为核心的学术构架基础。比拟之下,中医学术体系中亦有类似“十三经”的经典著作,在中医学术界,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医学典籍所无法比拟的。唐代太医署及试基本书目为:明堂素问黄帝针经本草甲乙经脉经。这些科目基本囊括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药物学、针灸学及脉学方面的知识。宋代在以上科书目基础上,将伤寒论列为方脉科必学书目,因其深远影响所及,形成了中医学术研究的基本书目。1960年卫生出版社“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系列图书时,明确提出“本教材取材于四部古典医籍——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历代名著的基本内容”,可算是当时中医教育界的共识。另有一说,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列为“四大经典”,其要点在于将明清时期渐兴的温病学说纳入了经典评体系。任应秋先生认为,虽然祖国医学丰富多彩,文献记载气象万千,“但它有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灵枢素问伤寒金匮等几部经典,把这几部经典弄通了,在祖国医学领域中,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并曾于19631966年间,身体力行类分整理10部经典著作,包括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脉经中藏经甲乙经太素。在此工作基础上,2001年5月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十部医经类编”,所收书目列诸病源候论,未收太素。根据1982年卫生部制定的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卫生出版社曾组织中医专家学者进行中医古籍整理工作,并陆续出版“中医古籍整理丛书”140余种,其中作为重点研究整理对象的,即任应秋先生所主张的10部经典著作,加上诸病源候论,共计11部。权衡古今先贤以上各种观点,详细察历代中医学人成才之路,综其学术大要,分析中医学术体系架构组成,切合中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将那些构成中医学术根基、欲窥中医学术门墙而不可的经典著作,从浩瀚的中医学术文献典籍中遴选出来,作为了解中医、学中医、实践中医、传承中医的奠基之作。仿儒学十三经之例,鄙人以为可将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黄帝八十一难经华佗中藏经脉经针灸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神农本草经本草从新医方集解古今医案按等13部著作,列为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核心经典,佥拟名曰“杏林传十三经”。【一】黄帝内经素问素问,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原书分9卷,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24卷,计81篇,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论述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病等各方面,强调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为现存早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二】灵枢经灵枢,原书分9卷,计81篇,经南宋?史崧改编为24卷,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等内容,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原则等,为中医经络学、针灸学及其临床实践的理论渊源。灵枢与素问合称黄帝内经,历代名医,未有不遵内经经旨,不精研内经者。【三】黄帝八十一难经(附:难经本义)难经,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包括脉诊、脏腑、阴阳、五行、病能、营卫、俞穴、针灸、以及三焦、命门、奇经八脉等,在阐发中医学基本理论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难经本义,元??滑寿撰,2卷,刊于公元1366年。本书参元代之前难经注本及有关医籍而诠注,对其中部分内容予以订辩论,博采诸家之长,结合个人见解予以发挥,被誉为注解难经的范本,故附于此。【四】华佗中藏经中藏经,旧署华佗所作,具体成书年代不详。全书前半部属基础理论范畴,其学说禀承内经天人相应、以阴阳为纲的思想,发展了阴阳学说,较早地将脏腑学说的理论系统化,提出了以形脉证相结合、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后半部为临床证治内容,以内科杂病为主,包括阴厥、劳伤、中风偏枯、脚弱、水肿、痹证、痞证、瘕积聚等内容,兼论外科疔疮、痈疽等病症,所列诸方大多配伍严密,方论亦有精义,为后世临床医家所珍视。【五】脉经脉经,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共分10卷,计98篇。本书是中国现存早的脉学专著,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本书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24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后世的脉学著作,可以说都是在脉经基础上的发展。【六】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编撰于魏甘露四年(公元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计128篇。本书集素问灵枢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之有关针灸学内容等分类合编而成,对人体生理、病理,经脉循行,腧穴数、部位、取穴,针法、适应症、禁忌症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中国现存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为历代医学家、针灸学家所重视。【七】伤寒论(附:注解伤寒论)东汉?张仲景于公元3世纪初撰著伤寒杂病论,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原书在流传过程中历经波折,逐渐形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伤寒论突出成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记载113方,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切合临床实际,千年来反复应用,屡试有效,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注,10卷,书成于公元1144年,是现存早的伤寒论全注本。全书贯以内经之旨,注解比较详明,能够阐析仲景辨证论治之理、立法处方之趣,对后世伤寒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八】金匮要略(附:金匮要略心典)伤寒杂病论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被北宋翰林学士王洙发现于翰林院书库,书简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称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是中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金匮要略心典,清?尤怡著,3卷,成书于公元1729年。本书是尤氏集十年寒暑的心得之作,文笔简练,注释明晰,条理贯通,据理确凿,对仲景遣方用药,给予精当贴切的解释。由于心典一书能够较好地阐发仲景奥义,而成为注本中的范本,后来学者阐发金匮多宗此书。【九】温病条辨(附:温热论湿热病篇外感温病篇)温病条辨,清?吴瑭撰,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完成,6卷,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本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的基础上,建立了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著作。温热论,清?叶天士述,叶氏门人顾景文记录整理而成,1卷,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辩证体系,为温病学说的奠基之作。湿热病篇是一部系统论述外感湿热病辨证的专著,相传为清代医家薛生白所撰,全篇内容以湿温、暑湿等夏秋季节的常见病证为主,也包括了痢疾、夏感冒、伤于寒湿等病证。外感温病篇相传为清代温病学家陈伯所撰,对风温的,紧扣病机,治在肺胃,清热生津是基本法则,清热强调轻提外透,养阴以甘寒生津之品,风温传变迅速,要严密观察,及时投药,严动风内陷之变,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这三部书皆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各有学术特,是深入研究温病学术的重要参,故附于此。【十】神农本草经(附:本草三家合注)神农本草经作为现存早的学著作,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分3卷,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将东汉之前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结,其中阐述的大部分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中国医学具有代表的几部本草类著作,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是基于本草经发展起来的。本草三家合注,清?郭汝聪辑,6卷,刊于公元1803年。本书系将张志聪本草崇原、叶桂本草经辑要及陈念祖本草经读三书注释予以合编,对深入学研究本草经具有重要参价值。【十一】本草从新本草从新,清?吴仪洛撰,18卷,刊于公元1757年。本书是在明末清初?汪昂所撰本草备要基础上重订而成,取其“卷帙不繁,而采辑甚广”之长,补其“杂采诸说,无所折衷,未有承误之失”。全书载药721种,对药物真伪伪和同一药名而味、功用所以不同,以及修治等,都一一述及。本书分类仿本草纲目,较为简明实用,在近代本草学著作中流传较广,有很高的学和临参价值。【十二】医方集解医方集解,明末清初?汪昂撰,刊行于公元1682年,共3卷。本书搜集切合实用方剂800余首,分列21门,以内经理论学说为指导,以仲景学说为基础,裒合数十医家硕论名言,对所采集方剂予以诠释,每方论述包括适应症、药物组成、方义、服法及加减等,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方剂专著。【十三】古今医案按古今医案按,清?俞震著,成书于公元1778年,共10卷。本书按证列目,选辑历代名医医案,上至仓公,下至叶天士,共60余家,1060余案,通过按语分析各家医案,对各家的学术思想择善而从;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析疑解惑,明确指出辨证与施治的关键所在,为研究前人医案难得佳著。章太炎先生曾说:“中医之,医案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有线索可寻。循此专研,事半功倍。”欲由中医理论学而入临床实践,本书可为。综上,“杏林传十三经”丛书体量不大,而“理、法、方、药、针、案”齐备,且具有内在的学术逻辑关联,而不是简单的图书拼盘,较为完整地涵盖了中医学术体系的核心内容。诸多中医前辈主张:经典学,宜先读白文本,然后参阅各家注释,以被各自一家之说纷扰而无所适从。无论中医从业者,还是中医爱好者;无论初涉杏林者,还是沉潜已久者;无论关注理论研讨,还是注重临床实用;无论深入学术研究,还是一时涉猎,都将能从中获益良多。至于注释参阅之用,市面上多有各种注本,方便易得,尤其是电子文献检索极为快捷。至于深文大义,对于一部经典著作而言,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宜以某家臆见为框囿。中医学术现状,异彩纷呈,各有主张。现代中医学院教育体制,能够提供一种基础学术训练,做为中医学术健康发展与有效沟通交流的基本共识,不可或缺。其不尽如人意处,近十多年来颇受诟病。尤其是在强调民间中医特长、传统师承优势的时候,学院教育成了众矢之的。然而,取消学院教育,行么?子曰:“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想要主张一种学说,必要立起一面旗帜,为了吸引他人注意,不了言辞偏激。若是认定这些偏激言辞,则必然形成一种“刻板印象”,诸如“李东垣←→补土”,“张从正←→攻邪”,“朱丹溪←→滋阴降火”,“吉益东洞←→万病一毒”,“郑钦安←→火神派←→附子”,类似这种简化版的旗帜标榜,果然是其学术主张的本来面目么?诚如清?郭云台所言:“若夫医为司命,一己之得失工拙,而千百人之安危死生系之,是故病万变,药亦万变,活法非可言传,至当惟存恰好。倘惟沾沾焉执一人之说,守一家之学,传者偏而不举,者复胶而不化,尚凉泻则虚寒者蒙祸,惯温补则实热者罹殃。”即便被尊崇为“火神派鼻祖”的郑钦安先生,也曾言辞无奈:“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余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值得关注的是,近百年来,中医学术朝野颇有一种风气,对于中医自身理论阐述,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有意援引其他领域理论言辞以壮胆,或借现代科学,或借佛道理。借助现代科学,固然可以助力我国科技进步,如屠呦呦关于青蒿素的研究,毕竟现代科技已经深入各个角落、各个层面;若是意在借现代科学来支撑中医学术自信,则这般短暂而脆弱的学术自信,终究不能为中医学术进步提供坚实基础。若是借助佛道理,以图中医学术发展,这一条路决然行不通,或者引向虚玄空谈,并非中医学术发展的吉兆。毕竟这是一门应用技艺,宏观上关乎国计民生,微观上兼及实用、义理两端。正是由于中医具有的许多切于实用的理论和技术,才得以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在义理受到本质冲击与质疑时,借助其广泛的实用,中医才能坚守自己的生存空间。举例而言,受鉴真大和尚的深远影响,本社会,尤其是主流精英阶层,受思想浸染近千年。当然,医学也曾沉浸其中,直至十八世纪初期,“时医皆剃发,着僧衣,拜僧官”;援引佛理以阐述医理,也曾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然而,“古方派”草创者之一后藤艮山“深非之,首植发”,影响所及,“门人及世医多幕达风,渐向正俗”。(浅田宗伯著皇国名医传)医学逐渐摈弃了玄言空论,转以临床实证为主流。老子曰:“大道甚夷,而人好径。”(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中医学术理论体系,有其自身的学术理路,有其自洽的发展动机。解决学术传承问题,正如前文所述,经典学是基础的入门路径,而临床实证是学术理论发展的不竭源泉。根基在此,坦途在此,何必他求?行文已尽,窗外大雪飘飞,天地间苍茫一片,时值大寒交节第3天。再过12天,节交立春,万物复苏。中医学术,亦如这般,阴阳更替,生生不息。周鸿飞2016年1月22,于郑州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