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个老猎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王伟力
80余岁老猎人讲述后的传奇! 对于亲历者,这是一段历史;对于旁观者,这是一段传奇!!
¥
7.25
2.0折
¥
36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王伟力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99596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61页
字数252千字
定价36元
货号500_9787229099596
上书时间2024-12-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目录:
序我的姥爷叫郝钢
01打猎父子兵
02私塾里的小野马
03定情物
04陆财主
05夜闯狼洞
06突如其来的瘟疫
07胡子来了!
08雪夜迁徙
09夜战群狼
10狩猎人家
11野猪王
12本武士
13黑瞎子沟
14救命的驼鹿
15抗联女战士
16鬼子
17密山剿匪记
18上交
内容简介:
本书以80余岁姥爷的真实经历为原型,从姥爷次打猎一直写到姥爷参加东北抗联军,鬼子投降后,姥爷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密山的苇塘村。姥爷是个猎人,六岁开始跟太姥爷打猎,八岁的时候用洋炮打死了一只七百多斤重的黑熊。他开始使用的是原始的单管洋炮,后来缴获胡子孙铁腿的,加上用野山参和陆财主交换的,先后得到了三支一模一样的。姥爷为了打猎的时候节省子弹而苦练飞刀。他法、武功高强,飞刀更是百发百中。他身材高大,身体强壮,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在外界环境极其险恶的条件下,姥爷无所畏惧,坚韧刚强,孤身一人打野猪,打野狼,打胡子,打鬼子,后加入东北抗联军对于亲历者,这是一段历史;对于旁观者,这是一段传奇!
作者简介:
王伟力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省作协会员。
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曾经当过工人、大学教师,现为公务员。在省级和级报刊上发表散文和小说达百余篇。作者以80余岁姥爷为题材写的我的硬汉姥爷姥爷和狼的故事等散文,曾被读者意林等多家刊物转载,大受读者追捧。
精彩内容:
序我的姥爷叫郝钢
年9月初,姥爷病了,已经到了生命的后时刻。
我和妈妈从鸡西市坐火车去密山市苇塘村看姥爷。
在我的印象中,姥爷的格像苍茫的旷野一样粗犷和辽阔,像坚硬的山岩一般刚强和坚韧。姥爷的脑袋大大的、圆圆的,他是剃着个光头。不是姥爷不长头发,兴许是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头上有任何负担,或者不愿意把时间荒废在梳头、洗头和剪头上吧。给我印象深的是姥爷的眼睛,宛如洪水过后,给荒原的天坑留下的两个永不干涸的湖泊,幽深又清亮,充满猎手的睿智和冷峻,不仅让凶猛的野狼望而生畏,也让那些比野狼更残忍的胡子望而生畏。
姥爷天天忙忙碌碌,永远没有清闲的时候。天暖和的时候,他很少穿上衣,是裸露着上身,高大健壮的身躯,长满岩石一样隆起的肌肉,皮肤得钢铁一样黝黑而强健,好像从来没有长过肥肉。即使到了六七十岁,他的肌肉也在浑身嶙峋地突起着,松柏一样遍体伤疤的老皮里,包裹着一副宁折不弯的筋骨。
一看见姥爷,一股酸泪从我的眼睛中涌出。生活是一部带有加速式蒙太奇艺术手法的电影。姥爷经历过艰难困苦、霜风雪雨的生活,生命如同一棵永不低头的青松翠柏,虽然斑斑驳驳、伤痕累累,但是仍然坚韧地挺拔着,执著地葱茏着。现在却成了一棵干枯的古树,只要一丝微风,会将它吹倒。松柏的根须已经输送不上来哪怕一滴水分,蓊蔚的绿叶变成了稀疏的白发。岩石一样强硬的肌肉也被风化成了贫瘠、暗淡的黑土,只有那双眼睛,呆滞和浑浊中,仍然带着他特有的、现实生活中少见的刚毅和坚强
姥爷去世后,我悲伤了好长一段时间。在他五十来个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中,我和姥爷亲,他也对我好。而我小时候,妈妈和姥姥也经常给我讲述姥爷的故事。在我的一生中,对我的格和人生影响大的亲人,是妈妈和姥爷。尤其是姥爷,打小我对姥爷格外崇敬,他的坚毅和顽强一直滋养着我的魂灵,支撑我成长至今。
我的姥爷于1911年农历七月二十,出生在一个穷苦的猎人家庭。
1909年春天,太姥爷、太姥姥从吉林磐石县农村肩挑背扛着简陋的行装,逃荒来到黑龙江密山太地界安家,一个偏僻却相对坦的地方。他们先是搭了个简易的窝棚,拣了点撂荒地,又开垦了一些荒地,开始了艰难困苦却其乐融融的生活。
半年过后,太姥爷和太姥姥经过千辛万苦,挖土和泥脱坯,建起了一幢土坯茅草房。陆续又有一些从辽宁、山东逃荒的人来到此地安家,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因为居住地附近有一大片苇塘,太姥爷给村子起名苇塘村。
太姥爷姓郝,叫郝大壮,苇塘村及附近的人都管太姥爷叫“郝大炮”。听姥姥讲,姥爷和太姥爷无论身材、长相、格都非常相似,仿佛一个铁匠打出来的两把一模一样坚硬而锋利的。
太姥爷有一支,那时候还叫作洋炮。那是当年太姥爷的爹在哈尔滨给俄国人当劳工,参加修建中东铁路的时候,用一年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从一个俄国工程师手里买来的。太姥爷的爹也是猎人,爱如命,只是他没什么机会打猎。
太姥爷得到这支洋炮的时候,它还是崭新的。太姥爷非常喜欢,爱不释手。他的打猎生涯从这支洋炮开始了。
太姥爷是个出的猎手。他的法很准,打野猪、狍子那样的大型猎物基本都是只打一。因为太姥爷使用的洋炮结构简单,但是作复杂,每打完一,要往管里装填和钢珠。这需要时间,也很麻烦。所以,太姥爷从开始当猎手的那起,追求击,让猎物一毙命。如果不能让猎物一毙命,比如打黑熊、野猪那样凶猛的猎物,会受到它们的顽强攻击,可能来不及再一次给洋炮装填。
因为太姥爷法好,也经常去打一些猎物,所以家里的生活状况要比村里其他人家好些。同村及相邻村屯的村民们家里办红白喜事也会找太姥爷去给他们打些猎物。但当时主要还是靠天吃饭,遇到旱涝年景,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家里吃不上饭了,只能依靠吃野菜、野味度。
姥爷出生时,他的母亲——我的太姥姥去世了,因为难产。太姥爷家里生活很困难,别说丰衣足食了,是紧衣缩食都维持不了正常生活。在这种贫困的家庭里,在太姥姥贫瘠的肚子中,姥爷却营养富足得如同一个地主,长得太大了,十一斤,成为太姥姥羸弱的身体无法承受之重。太姥姥折腾了,在后时刻,也许是母爱的力量爆发吧,竟然把姥爷生了下来。太姥姥连看姥爷一眼的机会都没有,让姥爷永失母爱了。
我的姥爷叫郝钢。
太姥爷没上过学,不会给姥爷起个惊世骇俗、诗情画意的名字。他脸红脖子粗地憋了好几天,才给姥爷起了个硬实的名字——郝钢。他是希望姥爷长大后,成为一个铮铮铁骨的阳刚硬汉。
因为没有人会像太姥姥那样精心地养活和照料姥爷,接生婆妖里妖道地劝太姥爷把姥爷送人。太姥爷坚决反对。他对这个生下来与众不同的大儿子如获至宝、爱不忍释,不可能把他送给别人。太姥爷粗心地照料着姥爷,还跟村里的女人学会了做“奶布子”,是将鲜苞米用板子碾碎,或者用牙齿咬碎,用白布包起来过滤出苞米浆,再上锅煮熟,可以喂姥爷了。姥爷再大点儿,太姥爷每天用嘴把熟黄豆、熟玉米和熟土豆,咀嚼成泥和糊喂养姥爷。没有鸡蛋,太姥爷跋山涉水,不畏艰辛,去荒山里寻野鸡窝偷野鸡蛋,到湿地中找野鸭巢野鸭蛋,来给姥爷补充营养。
婴儿时期的姥爷表现得出乎寻常地执著和强壮。他时基本不哭,一旦哭起来便震天动地,格外洪亮;没哭够的时候,谁哄也哄不好,恰如深山旷野中那些食肉动物的崽子在嗥叫一样。太姥爷到田地里干活,把姥爷装在箩筐里,放在地头上。怕蚊子叮咬,又怕野狼来了把姥爷叼走,在箩筐上盖上盖儿,捆得紧紧的。有,有一只狐狸发现了装着姥爷的箩筐。当狐狸把箩筐拨拉倒,用锋利的牙齿撕咬箩筐的时候,姥爷突然大声哭嚎了起来。那哭嚎声,简直震耳欲聋。狐狸吓得狼狈逃窜,再也不敢打姥爷的主意了。
村子里有三个奶孩子的女人。她们看到太姥爷一个大老爷们儿屎一把尿一把地拉扯一个孩子不容易,有时也想用她们的奶水帮助太姥爷奶奶孩子。太姥爷是谢绝她们的好意。她们都说:“不吃奶的孩子恐怕长不大,天天吃野鸡蛋、水鸟蛋也不行。算长大了,身体也不如吃奶长大的孩子结实,还容易生病。”为了让姥爷长大、结实、不生病,太姥爷冥思苦想,后寻思出了一个办法,捕捉到一头有奶的母鹿,用母鹿的奶水来喂姥爷。
太姥爷漫山遍野地走了两天,终于发现一头有奶的母鹿,是梅花鹿。它和四五只梅花鹿正在山坡下接近草甸的地方吃草。梅花鹿跑得很快,而且非常警觉,看到了太姥爷,飞快地奔跑了起来。太姥爷在后面穷追不舍,然而,跟着它走了大半天,是不敢用洋炮打梅花鹿。因为如果一打不准,要了梅花鹿的命,那么姥爷没有奶吃了;如果一没打中,梅花鹿受到惊吓跑走了,再也追不上它了,姥爷还是没有奶吃;如果一打中了梅花鹿,即使没有打中要害,梅花鹿受到了惊吓,没有奶了,姥爷仍然是没有奶吃。所以,太姥爷左右为难,不敢轻易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太姥爷只得两害相权取其轻,决定用洋炮打梅花鹿,力争既打到了它,又不让它受伤太重,这样,才能把它带回家。
太姥爷又跟着梅花鹿走了很远。要向梅花鹿开了,他怕前功尽弃,怕得而复失,所以显得很紧张。然而梅花鹿看到太姥爷跟着它大半天了,它安然无恙,反而渐渐不紧张了。太姥爷慢慢接近梅花鹿,只有二十米远的距离了,稳稳地举瞄准,照着它的后腿开了一。梅花鹿应声倒下。
太姥爷吓了一大跳,以为自己打得不准,把梅花鹿打死了。走到跟前一看才知道,梅花鹿伤得不是很严重,只有四颗钢珠弹打在了它的后腿上。这是太姥爷希望的理想效果。梅花鹿的乳房是丰满的,还滴着乳汁,说明梅花鹿正处在哺乳期,肯定会有小的梅花鹿在等待着它的哺乳。此刻,为了自己的孩子,太姥爷顾不了梅花鹿的孩子了。
梅花鹿挣扎着要站立起来逃走。太姥爷先是把梅花鹿按住,用准备好的麻绳儿把它的四条腿捆绑起来,想用把它腿中的钢珠弹取出来。开始,梅花鹿极力抗争,拒绝太姥爷为它疗伤,尤其是取钢珠弹的时候。因为疼痛,它拼命挣扎着要摆脱麻绳儿的捆绑,力气比太姥爷还大。太姥爷一边按着它,一边为它取钢珠弹,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四颗比黄豆大的钢珠弹取了出来。
太姥爷又往梅花鹿的伤上敷了一些旱烟面儿,用布条包扎好。这时,梅花鹿才温驯了许多。太姥爷用黑布把梅花鹿的眼睛蒙上,又用麻绳儿拴住梅花鹿的茸角,再把捆绑它四肢的麻绳儿解开,慢慢地让它站立起来。太姥爷牵着走路踉踉跄跄的梅花鹿,一步一步地回到了家。
梅花鹿的奶水很充足。姥爷终于喝上奶了。因为有梅花鹿奶水的滋养,姥爷本来很顽强的生命变得更加坚强。
过了三个半月,梅花鹿的伤已经痊愈。它突然变得无精打采,也不肯再吃草料。它也许想它的孩子——小梅花鹿们了,想回到小梅花鹿的身边;也许它感觉自己已经完成哺育姥爷的使命,即使姥爷不再喝它的奶水也会茁壮成长了。太姥爷一琢磨,还是把它放了吧,如果它的小梅花鹿们有幸活着,它们还可以全家团聚。第二天早晨,太姥爷用好的草料把梅花鹿喂得饱饱的,然后把它送到了山下。
梅花鹿走到山下,立刻精神焕发起来,开始慢跑,逐渐加速,后飞一样地跑进了已经是秋风萧瑟的山林。动物和人类一样渴望着团聚
姥爷小时候与众不同。他胆识过人、坚韧敏捷,显示了出类拔萃的聪明机智、强壮勇敢。村里和他同龄的孩子既害怕他,又敬佩他,都愿意和他在一起玩儿。
姥爷四岁的时候,天天不着家,和村里的孩子们无忧无虑地满世界疯跑,还经常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姥爷五岁的时候。下午,他和七八个孩子在村西头儿玩儿老鹰抓小鸡。姥爷扮作老鹰在追逐孩子们,孩子们一个搂一个腰排成了纵队。为了躲避“老鹰”的追逐,孩子们的纵形一会儿变成左s形,一会儿变成右s形;一会儿变成半月形,一会儿变成满月形。当孩子们的纵队再一次变成右s形的时候,后面“打狼”的孩子,也是他们中间小的孩子一下子被甩出了队伍。一只真的老鹰不知道从哪里突然俯冲了下来,速度之快如同天上掉下一块石头,让孩子们猝不及、惊恐万状。老鹰那铁钩一样的利爪一下把被甩出队伍的孩子抓了起来。
被老鹰抓起来的孩子挺胖,叫胖瓜。老鹰要想一下把胖瓜抓上天空感到吃力,它想调整动作,然后再次高飞。所以,胖瓜被老鹰抓离地面五六米之后,高度马上又降了下来。他的双脚距离地面只有一米多高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其他孩子都像被老鹰吓了的小鸡一样不知所措。当老鹰再次要带着胖瓜向上飞去的时候,姥爷一把抓住了胖瓜的脚踝,紧接着,另一只手又抓住了胖瓜的另一只脚踝。抓起一个孩子,老鹰都感觉吃力,抓起两个孩子,老鹰更是力不从心了。两个孩子的重量已经超出它的利爪所能抓起的重量了。于是,老鹰松开了它不轻易松开的铁钩
胖瓜的双脚又回到了地上。他得救了。
然而,老鹰飞去不远,又突然心有不甘地飞了回来,大有不把小孩抓上天空不罢休的架势。被惊吓得呆若木鸡的孩子们刚刚缓过点神儿来,又被吓得鸟兽一样四散奔逃。
姥爷大声地喊他们回来:“别跑,快回来。都到我这儿来!”
孩子们本来没有什么主意,听到姥爷的喊声,立刻向姥爷跑来,围在姥爷身边瑟瑟发抖。
老鹰在孩子头上盘旋了几圈,看看无从下手,遗憾地飞走了。由于姥爷在关键时刻的机智勇敢,让从来不失手的老鹰失手了。
太姥爷给姥爷讲过,无论是老虎,还是老鹰,食肉动物在捕食猎物的时候,首先攻击单个或者弱小的猎物,而不会轻易攻击成群的猎物。所以,姥爷不让孩子们四散奔跑,而是聚集在一起,是为了不给老鹰下手的机会,好让孩子们遭老鹰锋嘴利爪的伤害。
姥爷六岁的时候。有刚刚下过暴雨,他和村子里的四个男孩子在村东头脱坯取土的土坑边玩耍。土坑边儿上非常泥泞,一个男孩子一不小心掉进了土坑中。土坑的水很深,男孩子又不会游泳,在水里挣扎着,生命随时都有被深水吞噬的危险。其他三个男孩子比姥爷还大,吓得大哭了起来,然后惊慌失措地向村子里跑去叫人。
姥爷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跑去叫人。因为他寻思,土坑距离村子里很远,如果跑到村子里,叫来大人营救落水男孩子,一去一回得好长时间,那来不及了。于是,姥爷想要自己营救落水的男孩子。
他试图走到土坑边儿上,伸手把落水男孩子拽上来。但是,土坑边儿上的斜坡泥土特别湿滑,姥爷差点儿也滑进土坑。姥爷不会游泳,如果他掉下去了会没命,也救不了落水的男孩子。
落水的男孩子不停地挣扎着,加上紧张,体力已经消耗殆尽,快坚持不住了,一会儿浮出,一会儿沉没。
姥爷观察了一下四周,除了一大垛柴草,土坑边儿上没有任何东西。他灵机一动,把一捆一捆的柴草一个个顺着扔进了土坑。盛夏的柴草非常干燥,虽然刚刚下过雨,但是里面还是很干燥的。所以,被姥爷扔进土坑的柴草浮力很大,都漂在水面上。落水男孩子抓住了救命的柴草,向岸边移动,一捆柴草要沉下去了,他抓住另一捆柴草,一点点儿移动到了岸边。
后,姥爷又拽着柴草把他拖上了岸。
这样,姥爷扔到土坑里的十多捆柴草救了男孩子的命。
落水男孩子被姥爷救上岸后好大一会儿,他的爹才气喘吁吁地跑到土坑边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