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融合 中国历史 白至德 编
none
¥
6.55
1.5折
¥
45
全新
仅1件
作者白至德 编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41285
出版时间2017-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89页
字数248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521_9787505141285
上书时间2024-11-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中古时代·元
讲 元时期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1.史学书籍的纂修
2.其他主要史书
3.《行记》类史书
4.其他珍贵史书
5.颇具价值的《政书》
6.备受重视的地方志
第二讲 大元大蒙古国
1.分散的部落与统一的民族
2.“乾元”之义,“元”为国号
3.元朝160余年的历史
4.疆域所属与曾经的舆图
5.都城之变与其两都制
第三讲 元代蒙回藏畏等多民族
1.蒙古高原的各部落孕育了蒙古民族
2.外来人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回回民族
3.元朝管辖之下的藏族(吐蕃)
4.唐代回鹘人的后代――畏兀儿族
5.云南各族
6.东北汉蒙契丹女真等诸部
第四讲 成吉思汗奠定大蒙古帝国基业
1.蒙古高原之铁本真奋斗的身影
2.元太祖成吉恩汗缔造失蒙古国
3.虽为天骄也“只识弯弓大雕”
第五讲 忽必烈统一建立元朝
1.息李璮之乱
2.加强封建
3.灭掉南宋统一江南
4.夺得西北巩固边疆
5.一心稳定经济秩序
6.“汉法”起伏不止
第六讲 大元大蒙古国的功臣
1.改变帝国命运的刘秉忠
2.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许衡
3.元世祖的慕僚姚枢
4.博学的政治家耶律楚材
第七讲 元成宗与“持盈守成”
1.成宗之立持盈守成
2.惟和政治定西疆
3.“朝廷更政”皇位之争
第八讲 元武宗与“惟和惟新”
1.政治上强调“惟和”
2.经济上恢复“惟新”
3.“粉饰文治”
第九讲 元仁宗右儒与汉法再行
1.继位与“崇文右儒”
2.前期汉法的再推行
3.后期的政治弊端
第十讲 元英宗的新政与南坡之死
1.至治新政孤立无援
2.南坡事变英宗被弑
第十一讲 从元泰定帝到元宁宗帝
1.五帝继位轮番辗转
2.两都之战帝位而为
3.至顺年间之“文治”
第十二讲 元朝顺帝统治的衰败时期
1.至正新政,绝非中兴
2.开河变钞,无济于事
第十三讲 “摧富益贫”、“杀尽不”
1.黄华与许夫人的合与叛
2.韩山童刘福通的红巾军
3.徐州李二和濠州郭子兴
4.南方的彭莹玉和徐寿辉
5.元朝腐败与刘福通再起
6.后的失败及变质
第十四讲 朱元璋削群雄与元朝灭亡
1.朱元璋之初起
2.戎马生涯16年
3.扩孛权益之争
4.元朝终灭亡
第十五讲 西北的四大“宗藩之国”
1.察合台汗国
2.钦察汗国
3.窝阔台汗国
4.伊利汗国
第十六讲 科学文艺之多元发展
1.哲学思想的继承和传播
2.元初的一代文宗――元好问
3.天文和水利学家郭守敬
4.在元代文艺中曲占要位
5.作家关汉卿、王实甫
6.南戏在元末的进一步发展
7.诗词及民歌的繁荣
8.写意之画风和书名天下
第十七讲 方面之开放态度
1.先接受的
2.旧道教与新派别
3.教之发展
4.以及其他
5.原始巫教萨满教
第十八讲 礼俗之“二元”
1.蒙汉彩浓厚的祭祀
6.仪制体现出的二元
7.各族的婚丧各从本俗
8.岁时节序则大同小异
第十九讲 繁盛的中外交通
1.当时的航
2.通往西方的要道――陆路
3.马可波罗及伊本白图太
4.朝、、波斯、阿拉伯、尼泊尔
第二十讲 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1.与高丽的关系二
2.与本之往来非同一般
3.与安南、占城的传统邦交
4.与缅国之关系变迁
5.与暹国、罗斛的友好相通
6.与真腊的交往持续不断
7.与爪哇一战影响甚大
8.与南海诸国加强了交往
9.与印度、僧伽剌交流空前
10.与非洲阿拉伯半岛的交往
11.与欧洲广泛频繁的交往
内容简介:
白至德编著的大融合(中古时代元)是“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之一。本书论述了元时期论述成吉思汗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到1368年元顺帝退出中原的历史,约162年。1271年忽必烈又建大元国号,而原来的国号仍未废弃,全称为“大元大蒙古国”。1276年南宋灭亡后,忽必烈继续清除南宋的残余势力,建成了统一的元皇朝。元顺帝退出中原后,元廷迁往漠北,继续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
精彩内容:
前言白寿彝史学二十讲是一套科学普及中国史学知识的丛书,共11册。本书为丛书的第7册,即“中古时代?元”册。本册论述的元朝是相当于公元1271年至公元1368年的中国历史。元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发展历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其统治境域之广大,民族之众多,政治、经济、之复杂多样,都是有的,这自然带来许多应如何认识与评价的问题。因此,本册应尽量避这些问题作烦琐的论说和结论,而应着重于史实的辨析和归纳,力图让读者通过比较全面、充分和准确的史实述,从而得到比较恰当的认识。有关元史的专著,虽然在历有很多次的重修,也取得了不少的,但的来说是失败的,其原因是新东西接受得少。元史和别的朝代的历史不同,虽然中外材料多,但是史学家们重修所用的主要还是汉文的旧材料;当然他们也取得一些,在旧材料的基础上有所补充。特别是钱大昕,他的学识非常广博精深,也懂一些满文、蒙文,他发现长春西游记,又大量利用了元朝秘史和碑刻材料,在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中订很多。到洪钧、屠寄时,虽然他们收集了些新的外文材料,但由于这些材料是转手的,自己又很难读懂原文,所以造成译文有许多错误,另外搜集到的材料也不是很全,因此他们编写这段历史也没有什么新的方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怎样来修一部新的元史专著元史呢?白寿彝先生认为不要走重修旧史的老路,而是希望通过综合体这种新体裁,既吸收旧史体的优点,又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如典制部分,不同于旧史体的志书,而是要用现代眼光把元代制度说清楚;列传也是这个道理,元史的列传错误和缺陷比较多,要从新的角度来表现元代重要人物,并订正元史列传中的一些错误。从此白先生开始走上了重修元史的新路!白先生在元史的综述部分,括了元代历史。括按时间顺序进行,他把元代历史分为四个时期来写。中国历史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是民族,一是疆域,元代历史在这两个方面更加突出。白先生很注意历的民族问题,希望把民族问题写好,在综述里专门讲元代多民族聚合的局面。由于蒙古西征,使得元代疆域广阔,超过了唐代,中亚直到欧洲东部的辽阔地区归入大蒙古的疆域,成为元朝的宗藩,因此白先生在综述中增加了有关元代宗藩国的内容。清末魏源写元史新编时补写了宗藩的传记,但材料简略,而且有错误,需要订正和补充。另外,元代还有中外交往频繁的特点,这也需要有关章节来反映。除了元朝政治、经济,以及、的内容,再加上以上有关特点,白先生关于元史综述部分的传说比较丰满一些,既起到类似本纪的作用,又不失通论著作的功能。白先生在新综合体中,讲述了一个序说,用以介绍材料和研究状况。元代史料的世界很突出,史料不但有中国史料,还有外国史料;中国史料中既有汉文史料,也有少数民族文字的材料。蒙元史不但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部分,而且对于俄罗斯、伊朗、伊拉克、中亚各国以及土耳其、阿塞拜疆,也是他们历史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段,所以这些的历史文献中都有蒙元时代的丰富材料,都在研究这段历史。欧洲东方学的兴起为什么非常重视蒙元时代?那是因为欧洲向东扩张,无论是政治势力还是势力,扩张到土耳其与蒙元时代的历史遗产接触了,而奥斯曼帝国是蒙元时代以后兴起的。再往东到了伊朗,伊朗从13世纪中期到15世纪都和蒙元时代有关,而俄罗斯到15世纪蒙古时代才慢慢终结与蒙元帝国的关系,因此欧洲的东方学者要研究这段历史。何况在这段时期里,元朝跟西方世界还有许多直接的来往,比如的马可波罗,在欧洲也是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旅行家,还有传教士。欧洲很重视的东传,称为东方基督,天主教也是元朝时传到中国来的。元代民族间的聚合、与外国的交往很多,蒙古、西藏与内地汉民族的交影响,回回人带来了.徒带来了,元朝的是一种多元的,所以说元史研究是一门世界的学问,必须要进行国际的沟通才能充分进行。这样一来,元史从地区研究,或者从整体的形态、历史制度来说,都需要从中西结合的角度来虑。白先生在典制方面,是要反映元代制度的概貌。元的制度与唐宋有联系,忽必烈建国立制,以唐为法,实际上是以金为法,金承辽,辽学唐,当然辽金制度与宋也有关系。元的制度不但与中原制度有关,还与少数民族的制度有关,特别是与蒙古、西藏有关。元的制度对后代也有影哪,如对明的卫所制度、行省制度都有影响。元史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关于典章制度的记载疏误之处甚多。现在有的人误以为元史已经给年纪大的人搞得差不多了,实际并非如此。别看有关元史的文章发了许多,其实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不但元朝的制度与唐辽金的继承关系值得研究,而且与蒙古、西藏等民族制度的联系也值得研究。因此,要把元代每一个具体的制度都搞清楚不太容易了。鉴于此,白先生希望大家在研究元史时,在大的方面不要有遗漏,做到重点突出,有些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暂时留待以后研究。很难做到各章节都具较高的水,有的写得可能好一些,有的也可能粗略了一些。白先生在列传部分,要求首先做到准确,元史列传部分的错误是很多的,在利用时要订正。具体的作法是以旧传为基础,同时将有关人物的行状、神道碑、墓志铭、记、序等相关材料,都收集完备。旧传叙述的一般事件可删节,旧传遗漏的重大事件要补上,并改正旧传在年代、事迹上的错误。希望新的传记完成以后,虽然对人物事迹的叙述不是很全面,但是比较准确的。列传部分涉及大量的订问题,大概有一半左右的传记要改正旧传的错误。按说应该把这些订正的原委注出来,但篇幅较多,全书的体例也不允许这样做,只好省略了。因此,看起来好像每一列传都是铺直叙,但下边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在展开体研究时,白先生讲要特别注意元代多民族历史的特点。注重中国历史是统一的多民族历史的观点:研究中国历史要有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观念,中国是多民族的。所以中国历史是多民族的历史,不是汉族的独角戏。中国的历史确实是多民族的综合,实际上是以汉为主体的多元。所以,今后培养出来的年青学者,不管研究哪个朝代,不仅仅是元代,都要有一种中国多民族历史的观念,不然的话,很难将一段历史说透。在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的系列丛书“中古时代?元”中,同样也只能讲20个专题,所以也只能讲述白先生在这个历史时代所涉及的一些史学研究的部分内容,当然还要兼顾广大读者们感兴趣的一些史学问题,这也不可能对中国中古时代?元时期的相关史学研究做出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在这册书中,我们力争突出科学、普及、趣味,靠近大众,尽力让广大的读者了解白寿彝的史学观点之精髓,史学研究之深广,并对广大读者在学中国史学时有所帮助,也为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提供一些参,方便阅读,从中不断获得更多的史学知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触摸史学,可以感悟到历史的真谛,努力做到彰往而知来。白寿彝史学二十讲,因为是普及史学科学的读物,所以我们对于其中一些所选用的材料来源都没有注明,虽然如此,但是这些材料也都是出自白寿彝先生生前审阅过、修改过并后亲自定稿的材料,同样这种做法也延续了白先生的一贯所为。我们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书中采用了楷体字,这是白寿彝先生讲史学的文字部分;一般宋体字,是编者插入的辅助文字部分,这主要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白寿彝先生所讲的史学内容,并使全书内容顺畅一致,方便读者的阅读,此也请读者阅读时加以注意。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丛书的出版,应该感谢我的父亲白寿彝赋予我的力量与勇气,以及他的挚友、同仁、学子和弟子们的热情、广泛而全面的支持和帮助。当然,还应该特别感激出版公司的和编辑们,因为他们为出版这套丛书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热忱,甚至于不辞辛苦。我的小孙女白知灵对我的这套书,亲助力依旧重要。如今,我们已经跨入了崭新的21世纪,中华民族奋进的步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这个崭新的21世纪是属于我们的。让我们用力去触摸史学,可以深刻地感悟到历史的真谛。我们只有重视历史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加强历史教育,弘扬和培育我们自己的民族精神,才能终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让我们共同努力吧!白至德2010年10月16林萃书屋
— 没有更多了 —
正版特价新书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