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滑坡技术及其应用 冶金、地质 王治华
none
¥
163.45
6.9折
¥
23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王治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21440
出版时间202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60页
字数385千字
定价238元
货号xhwx_1202653198
上书时间2024-11-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数字滑坡及数字滑坡技术
章数字滑坡
1.1从遥感滑坡到数字滑坡
1.2“数字滑坡”的概念及内涵
第2章数字滑坡技术系统
2.1建立解译基础
2.1.1解译基础的信息源
2.1.2建立解译基础的技术方法
2.2识辨滑坡
2.3数字滑坡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2.3.1数字滑坡信息的分类
2.3.2不同类型数字滑坡信息的组织和管理
2.4应用模型
2.5结语
中篇数字滑坡技术应用:顺层滑坡与切层滑坡
第3章千将坪滑坡研究
3.1引言
3.2千将坪滑坡基本情况
3.2.1千将坪滑坡事件的简单回顾
3.2.2千将坪具有发生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
3.3工作方法简述
3.3.1信息源
3.3.2图像处理
3.3.3解译分析
3.4千将坪滑坡遥感解译
3.4.1千将坪古滑坡解译
3.4.2“7·13”千将坪滑坡解译
3.4.3实地验证
3.5千将坪滑坡的活动特征
3.5.1古滑坡的触发条件、活动方式及发生时代
3.5.2“7·13”千将坪滑坡的活动特征
3.5.3“7·13”千将坪滑坡的复活机理
3.6结论与讨论
第4章天台乡滑坡研究
4.1引言
4.2滑坡区环境概况
4.2.1滑坡地理位置
4.2.2地质环境
4.2.3气象水文
4.3方法技术
4.3.1信息源
4.3.2制作解译基础
4.3.3遥感解译
4.3.4求取滑坡同地物点
4.3.5时空分析
4.4遥感解译结果
4.4.1滑坡前的义和村斜坡
4.4.2滑坡后的天台乡滑坡特征
4.5结语与讨论
第5章岩门村滑坡遥感调查与机制分析
5.1引言
5.2岩门村滑坡环境
5.3方法技术
5.4滑坡前后的岩门村斜坡特征解译
5.4.1滑前岩门村斜坡的地形地貌及地表覆盖特征
5.4.2滑坡后岩门村斜坡的变化
5.5滑坡变形分区及各分区特征
5.6初步遥感解译结果的现场验证
5.7滑坡规模
5.8岩门村滑坡形成条件、活动机制及稳定
5.9结论
第6章冯店滑坡地质力学模型研究
6.1引言
6.2缓倾滑坡形成机制
6.2.1硬岩层成为透水层和富水层
6.2.2软岩层塑变形加剧上覆砂岩产生张裂隙
6.2.3两种裂隙贯通与后缘拉裂槽形成
6.2.4滑坡发生
6.3缓倾顺层滑坡地质力学模型及其数学表达式
6.4冯店滑坡模型参数获取
6.4.1自然地理概况
6.4.2遥感及地理控制信息源
6.4.3滑坡地质环境解译
6.4.4冯店滑坡所在斜坡的地质结构
6.4.5滑坡解译
6.5模型应用实例
6.5.1求取冯店滑坡下滑力f下滑和阻滑力f阻滞
6.5.2滑坡参数变化对缓倾顺层滑坡易滑分析
6.6结论
第7章东苗家滑坡研究
7.1引言
7.2东苗家滑坡的位置和地质环境
7.3方法技术
7.3.1信息源
7.3.2建立解译基础
7.3.3遥感解译
7.4东苗家滑坡特征分析
7.4.1东苗家滑坡发育条件
7.4.2东苗家滑坡活动特征
7.4.3东苗家滑坡发生时代
7.4.4东苗家滑坡目前稳定状况
7.5结语
第8章三溪村滑坡
8.1五里坡斜坡的地理环境
8.1.1位置
8.1.2地貌地形
8.1.3构造与地层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滑坡遥感的姊妹篇,是一本关于滑坡判识的研究专著。作者在数十年滑坡遥感实践及分析研究外文献基础上,选取分布在川东川西山地、三峡库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脉等不同地质构造、不同斜坡结构、不同触发条件的十个典型滑坡,应用数字滑坡技术,利用遥感、地理控制、地质环境等信息源,通过建立解译基础,获取滑坡及其发育环境各要素信息,以时空解译、力学分析、建立模型等方法,解析滑坡的规模、运动方式、发生机理等特征,为滑坡灾害治、预警及理论研究等提供信息支持。本书可供遥感应用、环境工程、地质工程和灾减灾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地质灾害治、遥感应用等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王治华,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二级研究员,曾被聘为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等客座教授,兼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院津贴。
1965年于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1965~1988年在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从事滑坡研究。1980~2012年,在、学院、水电部等部委项目和自然科学项目等20余个项目的支持下,历经40余年的潜心研究,开拓地将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与滑坡地学特征及机理结合,创建了数字滑坡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实现了滑坡调查研究从定到信息化定量,突破了滑坡准确识别、参量计算等数字滑坡关键技术,建成了数字滑坡技术系统,经历了重大灾减灾任务和重大工程安全运营的科学检验,填补了数字滑坡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的外空白。
多年来公开发表的科学80余篇,出版专著4部。曾7次荣获学院、等部委的科技成果奖。
— 没有更多了 —
正版特价新书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