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正义 刑案之道 法学理论 高艳东
九堂“刑案公开课”,一部“正义沉思录”;刑法学家高艳东继“法律脱秀”后再度发力,在九宗典型大案中探寻极限正义
¥
24.45
4.1折
¥
59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高艳东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19857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24页
字数258千字
定价59元
货号109_9787301319857
上书时间2024-1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主编:
一个的判决不能只虑一种正义观。
极限正义关乎个人生死和人类未来,呼唤上帝思维和工匠精神。
如果说案例是检验正义的标准,用宏大的历史观、多维的方审视刑法案例,穷尽法律逻辑和价值量,则是通向极限正义的不二法门。
刑法学家高艳东用“仰望上帝的目光和兼济苍生的刀笔”,在九宗典型大案中探寻极限正义。刑法应“成为述说人的知识谱,而不是解读文字的注释学”,这既是一部高水准的刑法理论专业读物,也是一本饱含法意情理的普法作品。
薄情者、慌张者、投机商人、占便宜者、黑产者九种人格的复杂解读;
邱兴华案、快播案、组织刷单案、许霆案、吴英案九宗大案的多维审视。
九堂“刑案公开课”,一部“正义沉思录”,刑法学家高艳东继“法律脱秀”之后再度发力,从谐趣、辛辣之言走向优美、思辨之语,继续带你游走互联网时代的法治理想国。
不为正义疯狂的人,不配举起刑法典。
走出正义观,拥抱极限正义。
目录:
章 邱兴华案: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
一、迷惑与被迷惑:精神病鉴定背后的法治诉求与学者寄托
二、喧宾夺主:刑事责任能力中的精神病态无须求助于医生
三、混淆前提:幻觉和妄想不能否定非决定行为的责任能力
四、行为过程是判断刑事责任能力可靠的根据
五、超常规的行为方式折出更强的控制能力,而非精神病态的证明
六、拒绝鉴定申请是副作用小的合法选择
七、结语:立法者的法治,者的个案
第二章 快播案:不作为犯的刑事责任
一、引言:不纯正不作为犯有无边界?
二、在行为可罚上,不作为≠作为
三、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法理
四、法益保护vs行为危险:中国重罪的蓝本是作为
五、我国刑法应严控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范围
六、传播秽物品牟利罪应排除不作为
七、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出路
八、结论:不要让德教义学迷住正义的双眼
第三章 肖志军案:薄情者的刑事责任
一、对肖志军定罪的客观要件:不作为与因果关系之察
二、从抽象危险到具体危险:肖志军拒签前后对危险认识程度的飞跃
三、肖志军的罪过内容分析:间接故意而非有认识过失
四、罪名选择:肖志军属于故意杀人罪而非遗弃罪
五、破解对肖志军的宽恕因素:期待可能与刑法价值导向
六、结语:爱她,请保护她
第四章 小偷猛踩刹车案:慌张者的刑事责任
一、问题根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法时对罪刑法定原则遵守的先天不足
二、从“质”上限定危险相当:具有致人重伤、的质才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险的实质
三、从“程度”上限定危险相当:具体危险犯的认定标准更严格
四、对“危险方法”的定罪出路
五、结语:“危险方法”不能包治百病
第五章 三鹿奶粉案:造者的刑事责任
一、判解省审:被民愤掩盖的治罪谬误
二、抽象察:刑事责任的合理档次
三、规范论证:涉案罪名的准确判定
四、刑法应然:价值立场的正确回归
五、结语:身份、责任与可罚的对应关系
第六章 组织刷单案:刷单炒信者的刑事责任
一、组织刷单的定争议
二、社会危害判断:互联网公害、行政法失灵
三、组织刷单违反“规定”
四、组织刷单可以适用《网络诽谤解释》
五、死与生:与信息时代非法经营罪的不同命运
六、结语:互联网是中国刑法学换道超车的机会
第七章 许霆案:占便宜者的刑事责任
一、引言:许霆案中的法治信息与专业要求
二、许霆案偏差的根源:形式犯罪论固有的罪名优于刑事责任的思维
三、价值判断中谁主沉浮:回归法的正当来审视官民分歧
四、从危害看是轻罪重罚:寻找决定财产罪法定刑的根据
五、罪刑法定与犯罪类型说:许霆的行为方式不属于“盗类型”
六、实行行为辨析:“插真卡输密码”无评价意义
七、实行行为的基准:“从出款拿钱”只能评价为侵占行为
八、取款机出错的质分析:智能型机器出错与人出错无异
九、结语:聪明的法官不嘲笑民意
第八章 吴英案:投机商人的刑事责任
一、引言:一个女孩如何触痛了大众的神经
二、从袋罪状到后盾罪名:诈骗罪的教义扩张与法理限缩
三、诈骗的层级化标准:生活、市场、投资与投机领域各行其是
四、吴英案中出资行为的归类:少数为投资、多数系投机
五、集资诈骗罪的应然解释:二次限缩与规范判断
六、诈骗何以致死:危害评价与政策选择
七、结语:惜香怜玉、精细
第九章 恶意注册账号案:黑产者的刑事责任
一、入罪必要:打击恶意注册=控制网络犯罪
二、恶意注册的法律定:从共犯到独立定罪
三、破坏生产经营罪中的“其他方法”包括欺骗手段
四、破坏生产经营罪中的“破坏”等于“妨害”
五、破坏生产经营罪中的“生产经营”可以包容“业务”
六、结语:法律可以穿越时代
后记 仰望法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来的热点案例或新型案例的学理分析。通说往往注重规范分析,而作者更强调虑案件的社会效果、历史定位,用宏大的历史观研究案例,全面虑可能影响案件的每一个因素,得出更为正义的结论。正义的价值不在于“痛快”,而在于实用。刑法学者应当“一眼万年”,不仅要读懂文字中的历史,更要眺望文明的未来。刑法的正义高度,不取决于对罪犯复仇的烈度,而取决于对文明提升的高度。正义的核心不是道德正确,而是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应当具有历史穿透力,而不是满足于当下的情感宣泄。作者希望通过本书中的案例分析,表达方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方上,法律人不仅可以使用构成要件理论定罪,还可以用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分析案例,这是传统刑法学的薄弱环节;在思维方式上,作者强调极限逻辑,不仅要虑个案,而且要虑类似情形的可适用,即此案的结论有无普适。之,作者以极限正义为主线,用中国典型案例,传达出了不同的法条解读方法和刑法哲理。
作者简介:
高艳东,先后在西南政法大学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现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法律大会”创办人之一。来推动传统法律向数字法学转型,主持社科项目2项,在会科学(英文版)、报等发表文章100余篇,出版(主编)4部著作。有10项研究成果分别获浙江省、、中国法学会等单位的一、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