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三维卦:来自欧洲的能量正骨疗法 方剂学、针灸推拿 作者
(法国传统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的实践力作,中医师李辛老师真诚)
¥
53.55
5.0折
¥
108
全新
库存23件
作者作者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15215761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40页
字数123千字
定价108元
货号xhwx_1201791434
上书时间2024-10-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主编:
人体有如一本厚书,能反映出我们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它一页一页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要我们每个人在页面上写下自己所学的功课。本书某些章节会出现一些深奥的字眼或符号,它们以能量、骨骼或肌肉的形式呈现。其实这三者有着极为明显的协调,因为人体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然而, 对于这个看似极为复杂的整体,我们似乎又会觉得难以理解。
尽管如此,这些深奥的文字中很大一部分已被几位学者解读出来,其中三位正是本书问世的大贡献者,因为本书正是以这三位学者的理论为基础的。位是雅克?皮亚鲁(jacque pialoux,又名:仁表)他为我们解读了整体的能量结构,进而发现了适用于各层的系统。另外两位分别是弗朗索瓦丝?梅齐耶(fran?oie mézière)和?苏沙(philippe ouchard), 在诠释肌肉结构的机械方面,他们两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本书试着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以基本的能量系统来说明骨骼与肌肉结构的组织。
目录:
序 / 1
自序 / 1
前言 / 1
章 能量系统的结构 / 1
节 能量的生成 / 1
第二节 能量的成 / 15
第三节 能量三层在易经- 河图里的解读法 / 16
第二章 躯干骨骼能量生成系统 / 18
节 对层的研究——解读之钥 / 18
第二节 对第二层的研究 / 22
第三节 对第三层的研究 / 23
第四节 32 个关节突与23 个椎间盘的架构 / 42
第五节 躯干的横向结构 / 46
第三章 躯干的肌肉能量系统 / 49
节 简介 / 49
第二节 脏腑肌肉结构 / 51
第三节 躯干外围经脉的肌肉结构 / 60
第四节 躯干经别的肌肉结构 / 61
第五节 经筋的肌肉 / 64
第四章 四肢的肌肉能量系统 / 82
节 下肢的肌肉结构 / 82
第二节 上肢的肌肉能量结构 / 89
第五章 能量成的形式 / 97
第六章 在针灸结构上的应用 / 107
第七章 用《易经》解释肌肉与针灸的结构 / 111
结论 / 120
后记 / 121
内容简介:
在欧洲有一种能量正骨疗法,无需瓣动骨头、按揉肌肉,只要把手轻轻地放在患者的疼痛不适部位,找到与之对应的其他身体部位,另一只手放在对应的位置上,运用思想能量的共振,可以恢复脊柱、头颅、骨骼、肌肉等由于某种不协调引起的疼痛、变形、弯曲、肿胀等病症。目前这一疗法在俄罗斯、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地加以实践并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简介:
林成华(régi blin)是享誉欧洲的法国中医师、法国传统医学研究院副院长,针灸师承雅克爷爷,四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能量的研究。作者根据易经等中国古文献,以全新的中医理念,向我们解读人体能量传导与共振的奥秘。作者开创的针灸和正骨相结合的独特疗法,既有来自对中国古老的学的研究,也以西方的人体解剖学为基础。在手法上它也不同于目前认知中的正骨,它根据人体脏腑、骨头、肌肉等自然呼吸的节奏,运用非常轻柔的手法将骨头矫正,使体内的能量更顺畅地流转。
精彩内容:
序
四十多年来,赫吉斯?布兰(régi blin)(中文又名:林成华)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能量的研究。赫吉斯是法国能量学研究学院(fere:ociété fran?aie d’etude et de recherche en energétique)的副院长,师承针灸大师仁表(jacque pialoux)和整骨医师琼?皮耶?奎利亚尼(jeanpierre guiliani)。该校是欧洲重要也是古老的传统中医学院之一[1]。赫吉斯进行了多项研究,并致力于将针灸与正骨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疗法。
他所创立的技术,经由一些师在整个欧洲大陆实践验证,其疗效受到肯定,其中当然有法国的师,还有俄罗斯、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的师。
在本书中,赫吉斯根据中国传统的古文献,特别是易经,描述了其基础理论。此一可以让师发挥双手及心的智慧,使之成为所有生命大智慧的工具。
以这个能量单元的理论为基础,我们便能以同样的逻辑来运用所有的共振关系,以及能量、机体、骨骼、肌肉等系统架构的连结关系。实际上, 人体的不同构件之间存在着两种类型的连结,一种是传导关系,另一种是共振关系。
传导关系较为人所知,它结合了神经、血管或能量路径,将人体之间的某些部位连结起来。此一传导现象普遍被运用在针灸上,比如我们去刺激一个穴位,以便在某个器官、皮肤的某个区域、肌肉的路径或某个关节上产生作用,一条能量路径(经络)连结了被刺激的穴位与接受的肉体结构。传导效应是通过神经系统作用于某个反区与某个器官、四肢等之间所建立的关系上的,它也被运用于耳针疗法、足底反疗法、头部针灸(头皮针)等等。
架构出人体的共振系统,这在一些古文献中虽然提到过,如淮南子第六篇里所称的“感应”,但却鲜为人知。理论上这些结构无任何物理的路径(神经或血管)或能量的路径(经脉)加以连结,而共振关系能够将人体的这些结构连结起来。某个关节、某块骨头产生障碍或移位,会因共振关系而直接影响到另一个骨头或另一个关节。
同样地,我们可将共振关系运用到相对应的一块骨头上,以一个极为简单的来解除障碍,让骨头恢复动能。比如,因脚踝受伤而导致距骨的活动障碍,会连带影响到颈椎,使得后者有反复病变的趋势,进而导致睡眠不佳而引发偏头痛、晕眩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图以“咯啦” 的方式来舒缓颈椎并不能病灶,必须借助共振关系来找出问题的根源,解除踝骨的活动障碍,使其恢复正常的能量运行,即根本的生命动能(阴与阳的振动,也是组织呼吸的律动、能量开闭的律动)。这样可对颈椎的修正带来持久的效果。
同理,每一块头骨都与一根指骨产生共振。例如,当颞骨出现障碍而引发晕眩、耳鸣或听力受损、偏头痛等现象时,可在时间内以触诊方式找出对应的指骨,并利用该指骨来恢复颞骨的能量律动。共振的同一原则支配着物理结构和人体能量结构之间的关系——骨骼、肌肉、脏腑以及经脉、奇经八脉的针灸穴位等等。我们再以颞骨为例:中医里的衡感失调、耳鸣或失聪都与肾气有关,而颞骨与肾有共振关系。解剖学来看,颞骨产生障碍会影响到内耳。因此在上需要恢复肾的能量衡(针灸、用药等等),进而让颞骨的生命律动恢复正常,以使衡障碍或耳鸣问题获得舒缓。
透过对易经的分析以及借助雅克(jacque pialoux)的相关研究成果, 赫吉斯发现了人体的这种共振系统,并予以解读。他所使用的诊断与技术同样也是借鉴于古典文献,如灵枢?本神第八篇指出:“凡刺之法, 先必本于神。”内经第二十五篇:“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古文中称之为“神”的质, 正是连接师与病人的本质,它可以让师感受到病人的气,从而加以引导,内经称之为“心法”[1]。他使用的诊断和方法,不但技术简单, 容易着手,而且上只需要基本的练。
这种技术极为温和,它是对病人的全然尊重。其实,时代已改变, 我们的病患已不再是古代勇猛的战将,亦非壮实的农夫村妇。在古代的世界里,只有强者才得以生存到成年,太阳或阳明的体质便是一个好的范例。然而,现今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的社会现状使得大部分的病人变得极为敏感与脆弱,好的情况是太阴,但更常见到的是少阴,甚至是厥阴。因此,好能有一些符合他们体质的技术,不但能病人的能量及身体,同时也不会引发炎症或刺激到组织,特别是不会让气虚的现象更加恶化。
至于师,按理说在时本身尤其不应耗尽体力,而这种技术可让师于气的损耗。因为师主要的工作是解除病患的能量障碍,以重新连接病患的能量路径来释放组织,进而让病患能重新制造适当的能量。
régi blin 给我们带来了中医的一个全新的理念,其实该理念早已扎根于中国古典文献中。也许有人会讶异于一个法国人居然向我们介绍中医的新概念,不过我们要知道,中医的价值正是在于它的普世[1]。尽管中医在中国传统里根深蒂固,但我们要知道,中医不是一种失效、过时或奄奄一息的传统,相反,它是一种活生生的医学。现代的中国研究学者为中医所作出的贡献使其变得更丰富;同时,其他的科学、其他的民族也为病患的福祉而在中医上作出许多贡献,中医因而得以不断地壮大与进步。
斯理维(ylvie martin)
2015 年6 月28 写于上海
自序
骨髓与先天之中的过度压力
中国古代的智者早已强调人体内的能量生理学是由三焦、奇经八脉, 以及各经脉所构成。他们将观察所得记载于早期的文献中,如黄帝内经? 素问,书中对于阴阳的辩证已隐约可见,同时也是易经这本哲学之书的灵感源泉。
易经揭示了从二到四、到八、到十六、到三十二,继而到六十四的观念,由此,天的能量也得以逐渐体现于地之中,后形成了六十四个六爻卦的概念。这种鲜活的动能明显易懂,从中医到住宅、到星象,中国的智者将之运用在各个领域中。
此一高明的思想传到西方,让许多灵敏的人士从中得到了启示,如雅克?马丁?哈慈(jacque martin hartz)以及雅克?皮亚鲁(jacque pialoux, 又名:仁表)他们以科学上的新发现做为基础,将能量生理学与二爻卦演变成六十四卦的概念,以及与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酸)的六十四种组合予以综合,而得出了完整的架构。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并未受到西方思想的局限而背叛了东方古代大师们对于动能的思路。
这个综合架构的中心,像一颗光钻,整个能量系统由此显现。从原子到细胞、到所有的生物,都带有一个三层的架构,即能量的制造层、分配层和使用层,而三层的结构以三个、八个、五个和十二个构件的形式具体显现,古文献里已有相关的记载。
受到古代大师们的启发而形成的这种思想,在七十年代里被运用到能量正骨学上。除了其他的有利因素,雅克和他的两个弟子在这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这两个弟子分别是琼?皮耶?奎利亚尼(jeanpierre guiliani)[1] 和本文的作者。
世界上各个角落里的师们为病人进行各种辨证施治,得出的结论都极为相似,泰勒?思迪尔(taylor till)即为一例。他所阐述的观念在中国早已存在,比如气血循环条畅的重要(动脉的规则),亦即身体的结构如骨骼、肌肉、筋膜、脏腑等,在没有气滞的情况下,才能拥有良好的生理运动。
能量正骨学因这两大思想而问世。带有三层的能量系统和各种的演变, 后形成了六十四卦。其可理解成一个天的原型系统降生,在生理和人体组织中形成了地的体现的过程,例如十四经脉、十四块头颅骨,五行、五根指骨、五根趾骨、六十四卦、六十四个关节突等等。每一块骨头、每一个关节或每一块肌肉都与一个特定的能量产生共振,也关系到三焦和奇经八脉、五行及十二经脉。
我们不妨以第五胸椎做为例子。能量关系来看,这块椎骨与心有共振关系。在第五胸椎的区域里有两个腧穴:心俞和神堂。它们都与心有关。在第五胸椎之下是第六胸椎,其与心和冲脉有更深一层的作用。位于第五胸椎之上的第四胸椎则关系到厥阴经、肝、心包和阴维脉。
当所有的能量都处于和谐的时,第五胸椎的运动不会受到任何的约束。若把第五胸椎置于八卦或六十四卦中,由于椎体朝向南方,所以当生命能在各个维度展开时,第五胸椎便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而不受任何,此时屈伸、侧转和压缩减压等运动都无所阻碍。
对这些运动造成的干扰都可根据方向的受限而以六十四卦的理论来分析。一个椎骨中有外部的空间和的空间。外部对应的是椎骨与肌肉、韧带和筋膜的关系,使用后天的观念来诠释这种关系。椎骨的空间对应的是骨髓,则用先天的观念来看待。当能量的和谐有所改变时, 内外空间也跟着受到影响。我们可采用东方或西方的两种来调整这两个空间和心脏。若身体或情绪的创伤是这些干扰的来源,骨髓也会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上述我们使用的例子来看,这时不仅只是第五胸椎和第四、第六胸椎之间的关系,而是第五胸椎和其上、下椎骨之间产生的一整块气滞, 我们很难用触诊去察觉。其对应的是一个垂直面,水面则是由该区块周围的肋骨和胸骨所构成,而的空间(骨髓和先天)可能有过压的情形。
对而言,髓和先天可延伸到身体的所有骨骼。当然,心的层面而言,过压会出现心搏过速、早搏,但也可以是因老化和心脏提早硬化而产生的退化病症。
同时存在于立轴和横轴里的髓的过压,会传送到膈肌,后者会下调位置,令心脏部位产生始终朝下的拉力。不但如此,这些肋骨和胸骨空间的过压会令心脏去对应那些坚硬的表面,使得在每次的博动中,这些表面硬生生地将能量回传至心脏,更加重了心脏的硬化现象。
能量正骨而言,我们将共振系统运用在中心轴与横轴之间。前者由大脑和脊髓所组成,后者由肋骨、锁骨、胸骨,以及上下肢的外围长短骨骼所构成。
在所有的骨骼与关节之间,亦即天的能量原型和在生理及人体组织上的体现,一旦了解了它们的能量共振关系,便可以轻易地将髓的中心过压移至外围并予以排除。如此一来,介于天与地之间的能量便能够达到和谐的关系。
“天”并非仅仅是我们头顶上的蓝天,“天”也是原始质的能量,即在元神中的势态,而带有三层架构的能量原型即来自元神。此一振动层透过共振系统,必需始终与地的能量互动,也是在生理和人体组织中显现的地的能量。
我们身处在现代这个世界里,因情绪、身体和电磁等种种因素而造成的气滞越来越频繁。如同我们先前所提到的,气滞首先会影响到后天的能量, 接着又影响到先天的能量。在这个众人不断寻求美好生活的世界里,大家也开始转向打坐、太极或瑜珈的练,而预先释放先天的过压将有助于这些练的进行。
fere[1] 研究中心位于法国南部、离马赛不远的普罗旺斯,四十年以来已将这些知识传授给数百名。他们每的临床经验可证明这些知识的真实。当上述的能量正骨疗法以东方古代大师们所传授的典型诊断及做为基础时,则更加有效。
之,此一能量学上的独特理论不但为能量师们(传统中医、顺势疗法、正骨法)创造了一个共同的语言,同时也能与现代的对抗疗法配合。众人之间的交流是灵感与整体进步的来源,所有的医疗健康组织机构也将因此而有长足的进步。
赫吉斯?布兰(régi blin),fere (法国传统医学研究院 能量研究学院副院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