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塑中国 春秋、战国间的聚合 中国历史 许倬云
  • 形塑中国 春秋、战国间的聚合 中国历史 许倬云
  • 形塑中国 春秋、战国间的聚合 中国历史 许倬云
  • 形塑中国 春秋、战国间的聚合 中国历史 许倬云
  • 形塑中国 春秋、战国间的聚合 中国历史 许倬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形塑中国 春秋、战国间的聚合 中国历史 许倬云

以社会流动为核心,察春秋、战国间中国体的社会转型和聚合

41.45 4.8折 86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7677

出版时间202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84页

字数237千字

定价86元

货号304_9787108077677

上书时间2024-10-21

智胜图书专营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本书是许倬云先生取得博士的和代表作之一
在书中采用的计量社会学的扎实论证和大量史料佐证的基础上,轴心时代剧烈而深刻的一场变迁和聚合,得到了系统的表述与解释
本书切入问题的视角、宏大的视域、写作时采取的方法,都属于开创的工作
逻辑清晰、论证简洁、观点和取材均衡,也是本书的优长

目录:

绪言

章问题和背景

一、封建社会的统治因素

二、庶民的劳务

三、商人和工匠

四、仆庸和奴隶

五、尊贵的观念

六、祖先的影响

第二章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的变化

一、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

二、公子阶层

三、卿大夫阶层权力的崛起

四、士人的兴起

五、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

六、战国列国相国的背景

七、春秋、战国卿、相的比较

第三章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与

一、列国关系中的家族联结

二、春秋诸侯国的频繁争端

三、失败者的命运

四、战国时期的战争

五、春秋和战国军队的规模

六、骑兵和步兵的出现

七、职业的角

八、小结

第四章与新型

一、的家族观念

二、

三、的后果

四、的巩固

五、新型行政专家

六、教育机构

七、小结

第五章经济生活与社会流动

一、租税取代劳役

二、土地私有制

三、商业活动进步

四、区域间相互依存

五、金属货币的出现

六、职业类型

七、技术进步的影响

八、城市的兴起

九、小结

第六章观念的变迁

一、出身与能力

二、的地位

三、士阶层观念的转变

四、君臣关系观念的转变

五、反传统的趋势

六、“君子”含义的变迁

七、小结

结语

附录a先秦典籍的真伪与年代

附录b春秋时期名录

附录c战国时期名录

附录d专用词语中英文对照表

参文献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自左传战国策史记中选取了春秋、战国间的大约七百人,追踪他们的社会地位变动,从而观察数个社会群体的重要升降的一般趋势,以社会流动为核心,察中国古代早期春秋、战国间)的体社会转型和聚合。对于中国“轴心时代”刷烈面深刻的变迁之一,本书在采用计量社会学的严密论证和大量史料佐证的基础上,做出系统的表述与解释。
同时,作者以精练的语言描述了春秋、战国间漫长、复杂的整体社会转型和聚合,包括但不限于多个社会阶层的衰亡、兴起和更迭带来的政治权力的集散、转移;“神圣”和家国一体观念的变化:“王”的观念及其体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变迁;对军事、诸侯外的和强权层面变化的观察和分析;对赋税、劳役、王地、货币、商业、技术和城市等具体现象之变迁的观察和分析;新型的出现和明固,及随之出现(或互为因果的)的行政专家和专门的教育机构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1962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匹兹堡大学,受聘为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科技大学、大学讲座教授,被中文大学、科技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授予荣誉博士。1986年当选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2004年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2017年获台湾大学“人文艺术类杰出校友奖”,2020年获“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奖”,2023年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大奖”。
许先生学贯中西,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国上古史、中国史、社会经济史及中西比较。学术代表作“古代中国三部曲”(西周史形塑中国汉代农业)等,另有大众史学著作“中国三部曲”(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的精神)及经纬华夏等数十种行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