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2019精选集 散文 散文编辑选
  • 散文2019精选集 散文 散文编辑选
  • 散文2019精选集 散文 散文编辑选
  • 散文2019精选集 散文 散文编辑选
  • 散文2019精选集 散文 散文编辑选
  • 散文2019精选集 散文 散文编辑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散文2019精选集 散文 散文编辑选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32.4 5.8折 56 全新

库存7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散文编辑选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678022

出版时间2020-01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

页数329页

字数330千字

定价56元

货号709_9787530678022

上书时间2024-07-02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卷壹】
点灯的人王月鹏
来来往往朱以撒
老布拉格:城堡、教堂和广场赵冬妮
大地陈元武
长纤塘断笺黎冬
年的愿望树凌岚
万物如果开说话熊亮
南方,南方王开岭
敦煌野鹰
我的地【外一篇】阿微木依萝
稻子和吃稻子的人学群
夏书:以蝉之名米兰
种菜去女真
【卷贰】
堡子:土夯的骨肉【外一篇】王选
金厦逄鹊
两条河白小仙
记孙一圣
在高台林混
软米饭,豆叶汤成向阳
山垄上的稻子丁智
汹涌蔡瑛
糖包【外一篇】辛茜
蒋小宣的爱情渊子
饥饿二题金国泉
欲上鲤鱼去汉家
【卷叁】
云深胡竹峰
丛林中的隐者麦小麦
黎明书朱武英
绝交的典范刘诚龙
人间间谍王晓莉
文字瘿木林渊液
惊隐王威廉
废地许实
德累斯顿记忆李清源
佛土与高僧姚雅丽
岛歌走昭
冬暮春初苍耳
异乡的刀黛安
亳州记钱红莉
寂静的夜晚,为何听不见【外一篇】李琬
【卷肆】
与侄儿书·鸟语李汉荣
一张讣告刘荒田
中年幽微赵瑜
人境庐记事玄武
看一副牌打完干亚群
门人杂记海龙
家安食味周洁茹
青蒿朱千华
秋雨记孙敏瑛
倚哪棵树,听哪种泉【外一篇】马温
书房刘勇
手写体姚雪雪
天真一瞥万晓岩
黑水鸡受了惊吓刘丽丽
粮食的味道韩浩月
旧雨二章张羊羊
软萩粑李骏

内容简介:

收入黑夜里的麦田忽略以鸟鸣春敦煌万物如果开说话等五十余篇文章,有反映历史人文主题宏大的篇章,有记叙风花雪月意趣闲适的雅致小品,更多的是切入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集散文2019年度刊发的实力作家与文坛新秀的力作佳作之大成。

精彩内容:

    点灯的人    王月鹏    那座灯塔已经废弃很多年了。塔楼还在,若是隔了一段距离看渔村,稍微抬一下目光,会看到北边老龙山上的那个塔楼;倘若距离再远一些,视域中的塔楼则悬到了渔村上方,跟渔村浑然一体。我站在海边,时常凝望那里,觉得那里残留了一丝亮光,它不同于渔村灯火,也迥异于遥远的星辰,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光和亮。后来我才明白,那种光亮,与我静夜写作时桌面的台灯有些相仿,是幽微的,也是透彻的,它在穿越夜之前,已经直抵某个人的心灵。这个发现让我愕然,让我坐在书桌前有了置身汹涌波涛之上的错觉。    当年在老龙山上修建灯塔,是颇有争议的。老龙山传说是龙住过的地方,龙头之上怎么好弄一盏灯呢?后来,渔村的人在海上出事太多了,在山顶弄个“照头”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争议算息下来。山上有一处破旧的岗楼,大约是以前打仗时修筑的御设施。村里要建灯塔了,更确切地说,是要把老龙山上遗留的岗楼利用起来,改造成灯塔。山上没有路,村人用面袋子装了海滩的沙子,一袋一袋扛到山顶;选用的砖,一块足有八斤重,当时算是优选结实的材质了。    建一个灯塔,为出海的人,也为等候出海归来的人。    灯塔建好了,渔村专门物了一个点灯的人。那人叫刘少章,六十五岁,已从船队退了下来,是个出了名的老实人。每天落时分,他拄着拐杖往山上走去了,等天暗下来,灯塔亮了起来。    一个退休的老渔民在为那些回家的渔船点灯守灯,他们老远看见山顶的一灼白光,知道老龙山到了,家在不远的地方,船该在哪里停泊才是安全的。在黑咕隆咚的海上,这一丝微弱的灯光,让他们辨明了家的方向。在没有灯塔修建之前,若是遇到坏天气,船一不小心偏离了方向,漂到一些没有“海”的地方,船无法靠岸,一个浪打来,可能造成沉船事故。    屋外下起了雨。哗啦啦的雨声中,我在听老船长讲述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他的讲述是缓慢的,像窗外断断续续的雨;历史是断续的,也像这雨,既断且续。    那个点灯人是在九十六岁那年去世的,当时是村里年寿优选的人。    那盏灯,经历了太多变迁。初用的是灯,外面有一个玻璃灯罩。后来改为汽灯,通宵地亮着。再后来,换成了闪光灯,几秒钟闪烁一下子。遥想那些有风有雨的子,渔民在海上望着灯塔,家人在村里也望着灯塔,在这世间,也许唯有这灯光是他们同时看到的东西。这样的一盏灯,在我看来是一个关乎渔民生活和命运的大事,而在他们心目中,这盏灯解决的只是他们在海上的具体困境,对于改变他们的命运并没啥根本作用。若干年过去了,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当年的灯塔,只是灯早已不在了,点灯的人也不在了。而点灯的地方还在,远远看去,那青灰的灯塔可以从山上的树木中轻易分辨出来。我和朋友商定,在离开渔村的时候再到那个灯塔跟前看一看。我说不清,为什么并不急于去看望灯塔,以及,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    老船长正在讲述关于灯塔的往事,一个老人走进屋来,他们是牌友,每天凑在一起打几圈麻将。老船长问道,刘少章点灯是哪年的事?老人说可能是1980年吧。老船长说不对,应该是1971年,也可能是1968年,或者是1969年,当时已经入社了,肯定是1958年以后的事两个老人的记忆出了偏差,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好长时间也无法吻合。他们亲历的往事,已经记不清了。作为后来人的我们,将依循一些被证的史实,来看待和谈论那段历史。越是有盾和出入,我越是感觉到探究和书写的必要。我曾想继续寻访点灯人刘少章的后人,想要沿着这条线索,去寻找和呈现更多真实发生过的往事。后来,我又犹豫了,终于没有去做。当年点灯的人,渔村没有几个人还记得,他们本身已经不在意这个事情了,纵然采访他们的后人又有什么意义?隔了这么多的年月,我究竟想要理清一些什么?我也说不清,我甚至无法理解自己的所思与所为。那盏灯,曾经那样地亮在渔村北面的老龙山上,还需要我的所谓追溯吗?我对灯塔的所谓寻访,不过是想了解一些历史故事,来确认某种现实,抑或与我所期待的现实形成印证。可是,关于灯塔的记忆,却出现了太多的盾和出入,那些老船长似乎并不在意那个灯塔,灯塔在他们眼里,仅仅是灯塔,是回家的一个参照。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先入为主了,在潜意识里赋予了灯塔一些象征的意味。这是所谓知识分子通常的思维惯,这样的思维惯在渔民身上是无效的。在当年的渔村,灯塔仅仅是灯塔,这不是象征,也不是细节,这是关涉海上航行的生命,关涉到渔民能否安全回家的一件很具体很紧要的事。我需要做的,是努力从象征的思维中跳出来,回到真切的现实,回到事件的现场。    村人对灯塔的记忆大多淡漠了。几个与灯塔有些关联的老船长,也只是记住了大概情节。时光带走了太多东西。我对灯塔往事的追问,在他们也是有些不解的。我试图用我的方式来看待这个渔村,与这个渔村的现在和历史对话。但是事实证明,我与渔村的对话,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