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权与中国变革 经济理论、法规 周其仁
  • 产权与中国变革 经济理论、法规 周其仁
  • 产权与中国变革 经济理论、法规 周其仁
  • 产权与中国变革 经济理论、法规 周其仁
  • 产权与中国变革 经济理论、法规 周其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产权与中国变革 经济理论、法规 周其仁

观真实世界,以问题主导,周其仁带你从产权视角解改革难题

38.2 5.8折 66 全新

库存7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其仁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4681

出版时间2017-07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

页数302页

字数307千字

定价66元

货号303_9787301284681

上书时间2024-06-29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产权与中国变革收录了周其仁教授从1986年至今的十三篇重要文章,在作者2004年著作产权与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新增五篇。本书以产权视角纵览波澜壮阔的,涉及农地改革、国企改革、医疗改革、城乡关系、货币制度以及管制改革等多个重要领域。看周其仁教授如何以产权及制度经济学视角全新诠释中国经济增长逻辑,破解改革谜题。

目录:

前言原版序言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经济学方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人力资产的产权特征农村改革: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农民、市场与制度创新——包产到户后农村发展面临的深层改革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城市化面临的一项重大改革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控制权回报”与“企业家控制的企业”——公有制企业中企业家人力资产的产权研究公有制企业的质公司理论与中国改革竞争、垄断与管制——“反垄断”政策的背景报告病有所医当问谁——新一轮医改方案之辩货币体制与经济增长体制成本与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

产权与中国变革:收入本文集的文章较早一篇写于1986年,近一篇写于2017年,作者始终依托中国改革的实际经验研究产权与制度变迁。在开篇“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一文中,作者对“既不时髦也不流行”的科斯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了阐释——到引人入胜的真实世界找问题、重点研究约束条件以及努力把认识一般化。以此方为,接下来的文章都是关于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涉及农地改革、国企改革、医疗改革、城乡关系、货币制度以及管制改革等领域。在结尾的“体制成本与中国经济”一文中,作者在重新厘定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及其转变的经济逻辑给出了新的解释。阅读这本文集,读者不但可以跟随作者由微及著,纵览波澜壮阔的,也可为研究和理解中国的现实问题拓宽思路。

作者简介:

周其仁,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朗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座教授。早年在黑龙江下乡。1978 年从农村入民大学经济系。后工作于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 1991年秋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后获博士。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为发展研究院)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等院校开设课程。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管制与管制改革。著作有改革的逻辑城乡中国货币的教训中国做对了什么病有所医当问谁世事胜棋局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挑灯看剑等。

精彩内容: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经济学方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天则研究所主持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现在已经出版了集。 这批成果的一个显著特点——将自科斯以来经济学的许多新发展运用于中国发生的制度变迁——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同时这项研究也比较系统地在中国运用科斯经济学的方法但是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已有的注意。本文讨论这项研究的方含义并借此机会和读者交流关于科斯经济学方法的体会。一、 科斯的经济学方科斯有一个迷人的特点:他的研究成果也造不成“立竿见影”的“轰动效果”。读者知道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质”要到二三十年后才被经济学人刮目相看。后来大行其道的“交易费用”概念据科斯自己回忆形成于1932年。其时科斯还是一个所讲的“小年轻”在英国一家经济和商业学院里担任“担心备课达不到水”的助理讲师。五年后发表师友学长中有人前来道贺但竟无一人讨论科斯的新见解。当时看好这篇对经济学发展具有异常贡献潜力的好像只有科斯自己。 20世纪50年代被选入美国一本重要的价格理选;60年代有人在脚注里加以引证;70年代开始有人讨论;直到80年代引证和讨论才突然与俱增以致比“以前40年的和还要多”。 1991年11月当科斯在斯德哥尔摩为他在交易费用、产权、企业合约问题上对经济学的贡献而领取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他已经80多岁高龄垂垂老矣。不过即使在科斯名扬学界之后还是少有人谈到他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贡献。我们看到无论行家里手们同意还是不同意“科斯定理”已经被广泛“虑”过了。“交易费用”概念有人阐述有人运用有人批评也已经广泛地甚至过于广泛地被“虑”了。“社会成本问题”的思想对产权、商业纠纷、环保和其他公用财产的利用以及具有所谓“外部效果”的合约问题的深远影响更是有目共睹。但是科斯何以得出这些影响和改变当代经济学的成果来的?科斯的研究方法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这些问题少有人问津了。一个原因可能是在科斯简白的“散文”式论述中似乎根本没有什么高深的研究经济学的方法。潮流好像是宁肯为崇拜“高深”而误入歧途。也许需要另一个40年科斯“研究真实世界”的质朴手法才会引起应有的注意。其实科斯1937年的恰恰是从经济学的方开篇的。开门见山段科斯指出过去的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设而备受困扰”并批评许多经济学家在建立一种经济理论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察”。在开篇段落里科斯中心阐明经济理论赖以成立的前提设(aumption)不但应当是“易于处理的”(manageable)而且必须是“真实的”(realitic)。 据科斯自己在1987年的一次讲演中推测多数读者都忽略了他的这个方的意见以致在阅读时会跳过这个段落(而一位叫putterman的编辑更在一次再版此文时将这一段落删去)。 我们当然不得而知有多少中国读者在阅读此文时跳过了这一段。我自己的经验是虽然读过这一段但还是忽略了科斯的独到见地。因为我曾经误认为科斯的这段话无非是客气地引用——并同意——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赫赫有名的琼罗宾逊(joan robinon)的论点。后来当我读了科斯在1987年的讲演稿才知道科斯关于经济学方的意见基本上与罗氏相左!因为罗宾逊在“经济学是一个严肃的主题”(1932)中的主要论点恰恰是经济学的前提设必须易于处理如果我们能处理的设是不现实的我们也只能别无选择地用这些不真实的设。科斯当时反对经济学的研究可以为了其“易于处理”而牺牲前提的“真实”。科斯明言他的目标是发现一个既真实又易于处理的前提设。这里所谓“易于处理”是指易于运用经济学累积的知识和分析来处理要研究的问题。这一点当然重要。因为在一个分工的知识结构中专门学科的知识和分析的累积对于提高认识的效率有重大意义。如果每一时代的经济学家都“原创地”选择一些接近无法运用经济学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作为前提设并在这些设下开展研究工作那么经济学根本不能形成任何可累积的传统也无法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科斯并不反对设的“易于处理”。他反对的只是把“易于处理”作为选择前提设的专享条件特别是反对为了“易于在经济学上处理”而不惜牺牲前提的真实。在科斯看来这种为了易于处理而放弃真实的倾向已经导致如下不良倾向:“当经济学家们发现他们不能分析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他们用一个他们把握得了的想象世界来替代。” 如果经济学家都如此“经济”地生产和著作他们会有助于我们理解真实世界里的问题和关系吗?科斯选择的是一个相反替代:用真实的前提替代想象的世界。他要的是一个“既真实又易于处理的”前提设。科斯自己的工作为此提供了一个范例。在科斯之前经济学已经累积了关于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的大量知识和分析。但是以往经济学的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设是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本身没有费用。在这个不言自明的前提下人们不仅无从理解真实市场里的一些复杂组织和合约(如企业)而且对这些在现代市场经济里趋重要的现象视而不见。科斯首先修订了“市场交易的零成本”设代之以一个“交易费用为正”的真实前提然后将组织(企业)同(交易)费用分析连接起来。到了这一步真实世界里的企业和其他复杂合约变得在经济学上“易于处理”了因为经济学以往累积的知识和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都可能用来分析被以往经济学忽略但在真实世界里却大量存在的组织和合约。二、 如何做到“真实而又易于处理”?我们不进一步要问:怎样得到一个“既真实又易于处理”的前提设呢?对此科斯在1937年可是半点天机也不曾泄露。要到50年后科斯详尽交代了写作那篇的起源、含义和影响我们才可以从中领悟到科斯所取方法的由来。 以下三点是我体会到的关键:在真实世界里找学问。据科斯自己讲他的经济学训练主要是在商学院里完成的。商学院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实例研究(cae tudy)也是通过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故事来研究理论。因此科斯一边跟着普朗特教授学价格机制一边对英国公用事业的经济问题下功夫并且累积了研究真实企业所必要的知识(如商法、产业组织、金融和)。可能正是这种“两线学法”(一线理论一线实例)使年轻科斯一上手“碰”到问题:如果价格机制可以自动配置资源为什么还有不同的产业组织?后人可以看得清楚科斯能够“碰”上这个问题是经济学发展的大幸。当时也许有许多偶然的因素起了作用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要是科斯没有对真实的企业下过功夫他断然“碰”不到问题或者“碰”上了也会擦肩而过。事实上科斯的使命感使他不但碰上问题而且碰上抓住不放尽管当时“有名经济学家”们根本不讨论这类问题已有文献也不把这个问题当作经济学问题。那么如何寻找“在价格机制起作用的现实世界里企业存在的原因”?下面这句话我认为可圈可点:“我尝试着从工厂和公司的办公室而不是从经济学家们的著作里找寻企业存在的理由。” 这是科斯的态度。他为此在1932年利用伦敦经济学院提供的旅游奖学金安排了一次远渡大西洋的游历去察美国的企业和产业组织。科斯在美国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访问工厂和公司的主管通过与“真实家伙们”的交谈来发现他脑中挥之不去的疑问的。科斯为此可不吝啬时间也不怕因为刨根究底式的收集实际资料而“弄脏了自己的手”。作为年轻学人科斯当然也访问了美国的学院和书斋不过他只用“很少的时间去听课”。即便是鼎鼎大名的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奈特教授的课程科斯也不过旁听了几次而已。科斯关注的问题不是从先辈学者的著作里找到的因此他也不指望从现成的著作里找到现成。1932年的美国之行使科斯果然从工厂和公司的办公室里发现了市场里为什么存在企业的理由。回到英国后科斯在1934年写下了他的草稿。三年后这篇几乎未经修改发表的草稿是举世皆知的“企业的质”。第二重点调查问题的约束条件。真实世界五光十因此到真实世界里求学问绝非一件易事。科斯的法门是着重调查问题的现实约束条件。他到美国调查企业时心中想的是市场里为什么存在企业但问出去的却并不是“贵企业为什么存在”这样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科斯到处发问:“企业在什么条件下购买产品在什么条件下运用这些产品的要素来自己制造?”这其实是在调查企业存在于市场的约束条件。我们知道科斯不用“虚例”而偏爱用实例。“虚例”是想象世界的简化比如在经济学著作里屡屡出现的“孤岛上的鲁宾逊”之类其好处是“易于处理”用得好可以有助于说明复杂的理论。但虚例的危险在于可能接近不反映问题的现实条件。试想问题都“虚”掉了怎么可能增加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呢?在这一点上“实例”的比较优势显而易见。实例是真实世界的简化因此实例中是包含着现实约束。不过在简化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故事时也有可能将一部分重要的真实约束简化掉。所以科斯不但偏爱用实例而且偏爱用经过他本人下功夫调查的实例。比如英国历的灯塔究竟是还是私人修建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如何通过分配频道资源集中了权力福特汽车公司与其零配件厂的一体化程度在这些后来变得有名的问题中科斯都是一面利用大量一手或的材料弄清事实的来龙去脉一面自己来对事实“简化”从而得到可用于经济学研究的“够格的”实例。第三把对实例的分析一般化。实例包含了回答问题的要素但是实例本身并不能自动回答问题。从实例研究到得出对真实世界里经济制度、经济组织和人的经济行为的理解中间还需完成一个思想跳跃这是把从实例中得出的认识一般化。回到科斯的企业研究:他不但调查了一批美国企业“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在什么情况下制造”的实例而且从中把各个不同的现实情况一般化为如下这样一个判定:“如果企业为购入要素自己制造而支付的费用低于它直接从事产品买的费用企业制造;反之企业则购买”。这个一般判定是思维上的一跃因为科斯从中提炼出一个更为一般的经济学概念——交易费用。经此“企业”和各种复杂合约如同“产品和劳务”一样变得“易于处理”了。以往的经济学忽略了交易费用或者不言自明地“设”交易费用为零所以无法分析市场里的各种组织;科斯从实例分析中一般化出交易费用扩充而不是抛弃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使之可以“处理”企业问题。因此当我们读到“企业的组织费用在边际上等于企业支付的市场交易费用”时我们再也不会吃惊这已经是一个标准的经济学命题了。这说明科斯的实例研究可不是满足于那些“可以一把火烧掉的描述资料”他要“咀嚼”实例把实例里面包含的逻辑和道理一般化。以上讨论表明至少有三个关键词在科斯的方里占据重要地位:真实世界、约束条件和一般化。这也提供了是否运用科斯方法的几个恰当的“指标”。下面我们据此来天则所的制度变迁案例研究。我们将看到天则这批研究成果的长处和不足是可以通过这几个关键词的讨论来发现的。三、 引人入胜的真实世界天则研究所的这批研究成果首先显示在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故事经过经济学家的精心整理可以变得非常引人入胜。首批九个案例个个精彩虽然不同的读者可能会觉得它们精彩的程度各不相同。细究起来使真实故事引人入胜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在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事往往与“大家公认”的逻辑相抵触。在这种场合“公认”会发生的没有发生而“公认”绝不会有的事却偏偏来了。在这类“与常理不合”的故事中引人入胜的恐怕要数那些与“”预言或断言不相一致的真实了。任何一个喜欢探究的人不要问:为什么“反常”?这样的问题当然引人入胜。举几个天则提供的例子吧。比如人们曾经公认社会主义的是不会(或不应该)允许任何一种计划额度(票证)的买合法化的。这种共识的合理在于计划额度(票证)乃发出的分配凭证并不是“由劳动创造”本身“无价值”要是官方容许计划额度买岂不是纵容“不劳而获”?迄今为止上述公认的逻辑在绝大多数场合依然有效因为官方对为数不少的计划额度(票证)的地下买从来采取禁止、打击和取缔的立场。但是有一个却是例外:外汇额度交易。盛洪抓住这个例外细说从头研究其何以从非法买演变成官方许可的合法交易并且成为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过渡形式。 这样的故事当然引人入胜:在什么条件下承认并保护“权利的交易”?又比如人们公认“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从几十年前宣传计划经济优越到近几年批评经济建设中的时弊“无竞争造成的浪费”是一个基本的论据。但是刘世锦、江小涓深入冰箱行业的调查却表明恰恰是这种伴随着“浪费”的竞争推动了冰箱行业的质量进步和规模经济同时还有效地缩短了满足市场需求的时间。在这个冰箱的故事里更为有趣的是那些以废除竞争、“计算起来更优”为特征的所谓“产业政策”不是根本无从实施是浪费更为严重。这些事实与“常识”如此不一致人们会有兴趣多看一眼“不应该有的”事实吧。 本书中引人入胜者要数成都和上海两地股票市场的案例。这两个故事堪称上品一方面是因为它们记录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的一个重要进展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很好地表明比较复杂的交易形式所需要的那些支持系统可以怎样“反常地”在中国形成。不少学者相信应该在初级市场改革(如产品市场放开)的成果稳固之后应该在企业改制见效之后应该在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之后特别应该在有条不紊的周全安排下才可以虑开放比较的市场(如股票交易和期货交易)。但是杨晓维关于成都“红庙子”股票交易自发成市的出研究却表明在某种条件下(一个足够强的盈利预期、放宽管制和其他)个人和自愿团体也有可能主导“为完成复杂交易不断界定产权”这样似乎只有才能提供的公共品的供应。 “红庙子”发生的事的确是一个“倒爬楼梯”的个案:在初级交易还混乱无序的情况下大体靠自发势力实现了股票这样符号化产品的交易。这个故事的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不合已有逻辑”的真实。你看在法规、服务和什么都不健全或根本不具备的情况下这些四川人居然用钱买“纸头”——早期的股票——而使交易达到“每天10万—30万人、成交额 1 000 万元”的规模!相比之下陈郁提供的上海股市的故事不像“红庙子”那样大起大落。不过上海的真实也同样引人入胜:无论如何努力“规范”股票的柜台交易和场外交易这种交易的“私人契约”特——自由成交——是无法改变的(改变的只是在“合法”、“非法”或“半非法”条件下实现私人契约的交易费用)。这场“规范”与“(持股人)牟利本”之间的博弈一直到上海证交所——一种把股票自由竞价制度化的组织——成立才算告一段落。 陈郁的故事说明那些试图“消灭”千千百百股民卑微牟利动机的“规范”根本不是秩序之源因为它们是无法实行。相比之下上海的公开和私下的股票柜台交易落得了一个比成都“红庙子”自发股票买更长远的制度结果。不过这一点不重要。制度演化史并不以成败论英雄。重要的是这两个故事共同揭示了在真实世界里制度和组织变迁的动力机制。伦敦、纽约和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有许多因素共同起了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仅仅从成文的规范条款里去探查我们会迷失方向。因为在每一条成文规范的底部都熔铸着深厚的由利益驱动的自发努力、创新尝试、出了格的想象力和“家伙们”的看似疯狂。对自发毫无理解的人要称懂得市场经济恐怕只是他们的自说自话。引人入胜的故事得来却不容易。天则所的同仁看来直接秉持了科斯的作风:“尝试着从工厂和公司的办公室而不是从经济学家们的著作里找寻” 制度变迁的问题和。这种工作在哪里都不容易但由于以下几点显得更加困难。他们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制度变迁——本身比一般的研究科目更难以观察;第二几乎任何一个领域、方面或组织的实际情况的累积报告文本在我国好像都特别稀缺有限的一点资料还因为部门、地区分割以及“保密”等等而变得更为零碎;第三成果评价系统对事实含量高的研究并不给予特别的鼓励。因此回过头去看天则所组织这么一个立足真实个案的大型研究没有很大的一股劲要去实践自己选定的方恐怕做不下来。在张曙光关于这个项目的说明和“课题计划书”里我们可以读出这么一股“气”来:“本项研究不仅要补上案例研究的空缺而且要从中探索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道路。” 为了读到更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我愿意在此高喝一声:此志当贺愿君能长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