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湿地环境生态学/厦门大学南强丛书 环境科学 蔡立哲
  • 滨海湿地环境生态学/厦门大学南强丛书 环境科学 蔡立哲
  • 滨海湿地环境生态学/厦门大学南强丛书 环境科学 蔡立哲
  • 滨海湿地环境生态学/厦门大学南强丛书 环境科学 蔡立哲
  • 滨海湿地环境生态学/厦门大学南强丛书 环境科学 蔡立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滨海湿地环境生态学/厦门大学南强丛书 环境科学 蔡立哲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54.7 6.2折 8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蔡立哲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580264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705页

字数800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xhwx_1202320944

上书时间2024-06-28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滨海湿地环境生态学基础(绪论)
  1.1  滨海湿地、海岸带和潮汐类型
    1.1.1  滨海湿地
    1.1.2  海岸带
    1.1.3  潮汐类型
  1.2  环境系统与环境保护
    1.2.1  环境的概念
    1.2.2  环境的类型
    1.2.3  栖息地和生境
  1.3  生物系统(生命系统)的层次
    1.3.1  生物大分子
    1.3.2  基因与染体
    1.3.3  细胞器与细胞
    1.3.4  组织与器官
    1.3.5  个体和个体生态学
    1.3.6  种群和群体及种群生态学
    1.3.7  生物群落及群落生态学
    1.3.8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1.4  滨海湿地的生物类群和生态类群
  1.5  滨海湿地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和学科任务
    1.5.1  滨海湿地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
    1.5.2  滨海湿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1.6  滨海湿地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
    1.6.1  环境科学
    1.6.2  环境生物学
    1.6.3  生态学
    1.6.4  海洋生态学
    1.6.5  海洋污染生物学
    1.6.6  污染生态学
    1.6.7  恢复生态学
    1.6.8  景观生态学
    1.6.9  环境流行病学
    小结
    思题
    参文献
第二章  滨海湿地生物的分子生态
  2.1  分子生态学
  2.2  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分支学科
    2.2.1  遗传分子生态学
    2.2.2  病毒分子生态学
    2.2.3  疫分子生态学
    2.2.4  其他研究方向
  2.3  分子生态学的技术方法
    2.3.1  生化标记及等位酶技术
    2.3.2  dna指纹技术
    2.3.3  可变数目串联重复技术
    2.3.4  dna条形码技术
    2.3.5  二代测序技术
  2.4  滨海湿地生物的分子生态
    2.4.1  滨海湿地微生物的分子生态
    2.4.2  滨海湿地红树植物的分子生态
    2.4.3  滨海湿地藻类的dna条形码
    2.4.4  滨海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子生态
……
第三章  滨海湿地的生物种群生态
第四章  滨海湿地的生物群落生态
第五章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六章  污染和污染物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七章  全球变化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八章  滨江湿地景观生态学
第九章  滨海湿地的生物监测与评价
第十章  滨海湿地环境污染流行病及健康效应
第十一章  退化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
第十二章  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管理与规划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们多年来研究成果的集成,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环境科学、海洋生物学、水产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的教材。主要讲述环境生态学的基础、滨海湿地的生物分子生态、生物种群生态、生物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污染物和优选变化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滨海湿地的生物监测与评价、滨海湿地环境流行病及健康效应、退化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管理与规划。本书从环境生态学基本到生态修复,阐述了生物对环境生态的响应及其机理,介绍了滨海湿地环境生态研究和应用的近期新成果。

作者简介:

    蔡立哲,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57年10月生,汉族,现在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任教。
    1975年泉州一中高中;1982年于厦门大学海洋学系海洋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1985年于厦门大学海洋学系,获理学硕士;2003年在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1995年科技大学、2000年城市大学访问学者。在厦门大学为本科生、讲授多门课程,如“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海洋污染生态学”“生物监测”和“环境微生物工程”等课程,主持或参加过20余项、省自然科学项目,至2015年5月底,在核心以上刊物已发表118篇。获得和厦门市科技进步2项次。现任中国贝类学会理事、福建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海洋通报编委。长期为多个中英文期刊评审和委评审自然科学。
    在海洋底栖生物生态、环境生物监测和污染生态学研究方向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创立了“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该指数简单易懂,且可数字化,为生物监测提供了实用的指数;先发售记录了台湾地区海峡、北部湾等海域的海洋线虫300多种,并对它们的分布和食物类型进行了描述,这些不仅填补了台湾地区海峡和北部湾海洋线虫研究的空白,而且丰富了台湾地区海峡和北部湾生物物种多样的内容,完善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厦门大学建立了底栖动物研究方向,近几年在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有较多的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