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鸿烈 中国哲学 潘树仁 导读及译注
  • 淮南鸿烈 中国哲学 潘树仁 导读及译注
  • 淮南鸿烈 中国哲学 潘树仁 导读及译注
  • 淮南鸿烈 中国哲学 潘树仁 导读及译注
  • 淮南鸿烈 中国哲学 潘树仁 导读及译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淮南鸿烈 中国哲学 潘树仁 导读及译注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2.7 5.0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树仁 导读及译注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2932

出版时间2014-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20页

字数140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127_9787508642932

上书时间2024-06-27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中华书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册;跨越经典、国学变革二的创作团队,国学泰斗饶宗颐名誉主编,集结两岸三地空前阵容,全球汉学界的很好学者倾力打造深具国际视野,展现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以现代眼光、世界眼光、未来眼光来抚慰人心的摩登新国学贴近当代社会的解读,挖掘古代国学经典的当代意义,浮躁社会的醒世箴言,迷茫心灵的治愈良药老少皆宜,修身阅读、学,导读、原典、注释、译文、赏析与点评、名句索引、插图等一应俱全,解读全面专业。真正读懂思想、受益一生诗书传家久,国学继世长,双印刷,装帧典雅,用纸究,附全彩阅读指南,馈赠佳品、传世国学典藏

目录:

《淮南鸿烈》导读
卷一  原道
卷二  俶真
卷三  天文
卷四  墬形
卷五  时则
卷六  览冥
卷七  精神
卷八  本经
卷九  主术
卷十  缪称
卷十一  齐俗
卷十二  道应
卷十三  泛论
卷十四  诠言
卷十五  兵略
卷十六  说山
卷十七  说林
卷十八  人间
卷十九  修务
卷二十  泰族
卷二十一  要略
名句索引


内容简介: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周易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汉书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淮南鸿烈又名淮南子,鸿,广大也,烈,光明也,意即包含了光明宏大之理。该书在西汉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主持下由其数千名门客集体编纂而成。淮南鸿烈的内容独特,涵盖了天、人、地、神祇、万物等等,建构出一个相关而紧密的系统,并且阐述了“道”的核心、开展和应用三方面的状况。书中以天文、山林、精神、兵略等事物来阐释大道,贯通天道与人事,有别于老子那样讨论道学,也不同于庄子用比喻和故事来说明大道的哲学。“中信国学大典”系列丛书之淮南鸿烈,由潘树仁导读及注释,作者以修养身心的视野,探寻生命的意义,发掘书中的学问及现代实用的部分,带读者感悟大“道”哲理的思维方式及其核心,以此应用于常生活之中,甚至应用在职场的管理工作里。

作者简介:

潘树仁中知书院客座教授,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客座讲师,人文学会客座教授及课程部副主任,专业教育学院客座讲师,济川研究会德育礼仪及生命教育课程监。主要从事传统中华的现代应用研究,包括通识、生命教育、德育、管治学、水、文字学、气功等,并在两岸四地发表多种相关学术。著作有济川水的科学与哲学、历海笙歌萧大宗师昌明传奇一生、容睿集之一文字创意学之廿字漫画等。

精彩内容:

自古读书人和学术界都把淮南鸿烈一书视为道家哲学理论的览,或者是一本记录杂家思想的百科全书。对比吕氏春秋这部百科全书,淮南鸿烈的内容独特,涵盖了天、人、地、神、万物等等,建构出一个相关而紧扣的系统,并且阐述了“道”的核心、开展和应用三方面的状况。书中以天文、山林、精神、兵略等事物来阐释大道,贯通天道与人事,有别于老子那样讨论道学,也不同于庄子用比喻和故事来说明大道的哲学。“道”的哲理是远古中华的开端,当时并没有道、儒之别。有一句话说“推儒备道”,意思是推行儒家思想也要装备道学的依据,故此读者们要理清这个基本点,才可容易地掌握整个中华哲学的根源,这是本书要特别呈献的新视野。    本书会用修养身心的视野,助你寻找生命的意义,并且让你轻松地投入书内,游走于文字之间,与该书的众多作者前辈进行精神交往。本书亦会发掘书中的学问及现代实用的部分,让你感悟大“道”哲理的思维方式及其核心,以此应用于常生活之中,甚至应用在职场的管理工作里。    一、书名、作者及成书    淮南鸿烈成书于西汉,原名鸿烈,“鸿”是庞大、巨大的意思,“烈”是“明”及阐明说明的意思。此书是先辈的功劳,后世多称之为淮南子或淮南鸿烈。至于“淮南”一名,乃源于其编者淮南王刘安(公元前一七九年至公元前一二二年)。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他与数千人的智囊团(古称食客或方术之士)一起撰写编纂淮南鸿烈,大约在吴楚七王叛乱至汉武帝登位期间成书。刘安的父亲刘长在汉文帝时计划叛变,被发现后遭到流放,终而死。有学者便认为淮南鸿烈编书的时间应该早在刘长时代,乃刘长为了谋夺江山寻找治国之道而编撰的。刘长死后,刘安及其兄弟没有受到牵连,刘安更被文帝册封为淮南王。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一书形容刘安:    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时武帝方好艺文,以安属为诸父,辩博善为文辞,甚尊重之。    刘安搜集秦始皇时代散失和秘藏的书籍,加以辑录和整理。淮南鸿烈成书之后,刘安便把此书献给汉武帝,以表明期盼昌盛和谐,当中卷二十一?要略便明确指出希望达到“纪纲道德,经纬人事”,“天地之理究矣,人间之事接矣,帝王之道备矣”,认为要以天地的大道为准则,来维持正确的社会道德秩序,维系人们伦理关系的和谐,作为民众的共同目标。该书编写整理的时代,正值西汉初年文景之治,当时统治者以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作为统治的指引,期望在战国和秦国的战祸后,好好休养生息,于是大力鼓励社会各阶层研究及熟读道家书籍。    淮南鸿烈原著有“内书”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及“外书”三十三卷,内容庞大博杂。当中的“内书”是现存流通的版本,讲解天地大道与社会人事等哲思;“中篇”主要记录修炼神仙的技法,以及驱神除鬼等;“外书”已佚,内容已不得而知。清人茆泮林和叶德辉各自收集了一些片段,都是中篇和外书的零星佚文。东汉的高诱曾进行注解,他在淮南鸿烈集解的序言中说:    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也者,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    由此可见,淮南鸿烈不但论述了宏观的宇宙,还蕴含了皮毛纤小的事,以及奇异怪诞、精彩的事物,而且文辞丰富瑰丽,因此被誉为“构思精密,构想奇特,构造完备”的巨著。    二、历代研究    早为淮南鸿烈做注解的有高诱和许慎,可是后来文稿杂乱了,令人分不清哪些注解出自谁人。不过,淮南鸿烈集解仍然是重要的早期版本。在宋明时代,虽然淮南鸿烈集解广泛流传,却没有重大的校正。到了清朝,据学鼎盛,研究者对淮南鸿烈做了仔细的校勘,当中乾隆年间的庄逵吉版本较受欢迎,而朴学大师王念孙对此亦有严谨的校对,其文记载于读书杂志。清末则有俞樾的诸子议和孙诒让的札,    他们继承了王念孙的方法,再加以改进和补充。现代学者于省吾的淮南子新证和杨树达的淮南子证闻都做出了详细的证阐释。至于刘文典编撰的淮南鸿烈集解,勘对广阔,搜罗详尽,被胡适赞扬为“账式”,成为新中国建国初期研究淮南鸿烈的重要参书。至于较近期的出版有何宁淮南子集释、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和顾迁淮南子译注等,作品各有特,如果合并起来阅读,则可达到更深入的效果。此外,许匡一所著的淮南子全译运用了音韵通转解释文字,理据有力,并提出了具启发的解读。要研究淮南鸿烈,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思想内涵,例如徐复观的两汉思想研究、牟钟鉴的〈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和葛兆光的中国经典十种等。    历代对于淮南鸿烈的研究都有丰富而多角度的观点,值得读者参。例如宋代史学家高似孙在子略中此书:“淮南,天下奇才也!淮南之奇,出于离;淮南之放,得于庄、列;淮南之议论,出于不韦之流;其精好者,又如玉杯、繁露之书。”至于研究的主题,主要是研究当中的道家思想和先秦各种杂说两大类。    三、心身修炼    基于开拓新视野,必须重提先秦时人们读书学的模式,而修炼是他们学的重要部分,例如回有“坐忘”的功夫,管子亦提到“动则失位,静乃自得,道不远而难极也”。只有静虑、静观、静,才易于悟道。明代大儒王阳明教导半静坐半读书,思辨和读书不能过于消耗体能,他认为修炼可以提升体内的正能量,这样才有机会发挥智慧潜能。    淮南鸿烈书中有八十四个“静”字,数量颇多,读者阅读此书时,可以心身修炼为切入点,在闲静的下,直接感悟书中的道理。关于心身修炼,看似道家为注重,其实在上古至汉代初年,读书人都会把修养功夫贯彻于书本的学问中,二者不会分割开来;而且儒、道尚未分家的时候,中华便采用“道”、“易道”或“大道”等词汇开展古人的哲学理念研讨,并且会系统化地观察万物。一直以来,修炼的以导引术为主流,有外导引的“引体”动功,其次是内导引的“行气”。道家学者较注重修炼的技术,多研究身体的健康和变化过程,墨家则侧重个人生活上之刻苦修炼,其他诸子百家则以论述思辨“心之学”为主,“心斋”或“坐忘”的功夫则放于次要的位置。在庞大的书库里,对于心的哲理探求,向来有不同的学说,人的心理变幻多端,可善可恶,要修养心境,应多读善书经典,这必然对人有所帮助,这是古人所讲的“心宽体胖”。    在淮南鸿烈一书中,亦多处提到修炼养神的重要及作用,例如泰族篇说:“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治国,太上养化,其次正法。”这里很清楚地指出修炼比治国更为重要。其实治理个人自身,根本是“养神”的气学精神修炼功夫,精神境界的提升可使身体健康,提升智慧。有了健康的身体,便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且在身心提升的过程中,也可以感悟变化的道理,对治事治国都有帮助。治国的优选目标,是引导和教育修养道德及维护公义,从而让每个人的气质有所变化提升,内化而达到有道德修养,成为一位良好的公民。至于法律则较为次要,只有罚戒的功用。这是传统“身国同治”的修炼方向。此外,淮南鸿烈对于修炼亦有一些见解,如齐俗说:“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今欲学其道,不得其养气处神,而放其一吐一吸,时诎时伸,其不能乘云升,亦明矣。”这里指出如果“时诎时伸”,没有持久恒常修炼,便没有良好    结果。    要读书追寻智慧,必须要内外配合,对外应避被事物冲昏头脑,对内要稳定自己的神气,炼神养气,这样才可以开通闭塞的窍门,明悟天地的真理智慧。精神篇便重申修炼精神的重要,并做出提示。虽然淮南鸿烈看似没有具体的功法,但当中其实有许多指导的原则,是高层次的修炼方法,也是内外相合的实践成果。    往后发展的修炼方法有“丹功”或“命双修”,而道家后确立了“命之学”,“”是智慧心境,“命”是身躯肉体。“命双修”即是心身同时锻炼,是现代养生和医学气功界普遍推行的方向。这种身心并炼的理解,也切合于现代西方身心语言学(nlp)的理论,由此可见中西确实有共通的地方。    四、主要思想内容    淮南鸿烈的内容丰富,其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哲学史、诸子思想、儒道思想的比较、政治主张、神话的理解、文学特质、混沌与宇宙本体、阴阳哲理、人事组织、管理学、天人关系思想、兵学策略等等。当中以“道”为主要的核心内容。文中的“道”有多种意义,且有不同的引申,读者可加以揣摩,以转化为常实际应用的道理。    (一)淮南鸿烈的“道”    1.“道”是天地万物的本体及整体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卷一?原道)    “道”包罗了天地所有事物,是万物的本体及整体。现代人在抉择人生道路时,不要只虑个人的生命本体意义和价值,还要顾及整体,包括家庭和亲友,以至社会和,甚至是人类和宇宙大历史的宽广层面。    2.“道”是宇宙的创生源头,联系着天、人、地的主轴    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卷七?精神)    “道”是宇宙的源头,它生成了一,一是天,二是地,三是万物。“道”又是联系着天、地、人的主轴,人的精神灵乃来自天的完备能量,而人的形体结构则符合大地;人类顶天立地,管理着大地的物类,“道”可以在宇宙人间循环运行,生生不息。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热烈地谈论环保的问题,提倡节俭消费,其实当中的核心原则便是人与天地的关系。天、人、地是互相联系的,人类的举措除了会直接影响到天空和大地外,也会影响未来,因此人必须维护宇宙创造时的自然生态,才不会破坏天、人、地的循环    秩序。    3.“道”是宇宙和所有事物的运行规律、范围及进行程序    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行喙息,?飞蠕动,待而后生,莫之知德;待之后死,莫之能怨。(卷一?原道)    “道”虽然衍生了万物,但却不是万物的拥有者,也不是物质的本身,它只是生产过程中所运行的规律。然而生物都不能离开大道的范围,没有大道的方程式,不能有生生死死的循环系统。在道的运行下,春夏秋冬四季活动正常,动植物的生长可得到优良的培育,可是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的活动都扰乱了大道的规律,例如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造成了酸雨,影响生态;又如人类大量使用化学饲料、腐剂等,导致肉类和蔬菜受到污染,人类食用后便会影响健康和体质。这些都是人类自己惹的祸,破坏了大道的活动    规律。    4.“道”是宇宙优选终的哲理、真谛和真理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而顺情,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卷八?本经)    在宇宙的开始,“道”展示了优选终的哲理:它和顺、寂静、质朴,闲逸宁静而不急躁,任凭事物自然推演。而圣天在内会配合大道的不变原则,在外演化成仁义,少言而合于大道天理,顺应人情,不做虚伪的行为,自然朴素而不用修饰。当人顺应这种自然态势运动,必定会增加大智慧,获得美满的人生。    5.“道”是优选尚的道德规范    圣亡乎治人,而在于得道;乐亡乎富贵,而在于德和。知大己而小天下,则几于道矣。()是故得道者,穷而不慑,达而不荣,处高而不机,持盈而不倾;新而不朗,久而不渝;入火不焦,入水不濡。是故不待势而尊,不待财而富,不待力而强,虚下流,与化翱翔。(卷一?原道)    “道”是标准优选尚的道德规范,是人类修养德行的规矩法则。这像正确而无形的人生大路,人如能走在此路,便是有道德的圣人。圣人不在乎坐上高位管治,而是希望得到高尚的道德;他们不会因为获得财富而快乐,只希望以良好的德行修养与大众同乐。此外,他们明白修养高尚的道德才是正确的人生大路,这比得到天下的名利更为重要,即使贫穷,他们都不会慑服于名利的诱惑和武力的威吓之下。如名利增多了,他们不会炫耀个人的光荣,反而会在没有特殊势力的情况中获得别人的尊敬。即使没有巨大的财富,他们仍能够运用充足的资源服务社会人群。这种不为名利的人生目标,使现代人必须重新思索自己应该选择和开拓哪一条人生新道路。    6.“道”是万物的自然活动力量和潜能    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舒安以定,攻大靡坚,莫能与之争。(卷一?原道)    “道”是宇宙事情和物类的自然活动力量和潜能,人如能守持着清静的大道,修炼着精神养气功夫,不争先恐后,柔弱虚静,便能应变万事万物,有强大的力量,并且获得胜利或达到目标。现代人只要清楚了解自然活动的力量所在,好好培养及发挥潜能,便可在人生路上化险为夷,开拓生命的新道路,成非凡的功业。    7.“道”是主宰的优选力量    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失其情。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小大修短,各有其具,万物之至,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是以处上而民弗重,居前而众弗害,天下归之,奸邪畏之。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卷一?原道)    “道”是主宰事物的优选力量,人不能改变天理道理,只可顺随。“道”这种巨大的能力无处不在,天下人都信仰(类似式的信仰),而奸邪的人则会畏惧,没有人敢与这种权能争斗。“道”不是简单的神,它的主宰力量统领着人间和天地的事物。    (二)淮南鸿烈的“无为”观    1.不违本,顺从自然    淮南鸿烈的“无为”观,并非一般人认为不做任何事的想法,它其实是指不去阻挠身心的自然反应,不去阻碍人自然的美善,让常生活更自在。卷一?原道说:    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无矜而得于和,有万不同而便于,神托于秋豪之末,而大宇宙之,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    意思是要依从“道”、“和”,在没有目的及压力之下做事,顺乎身心,让所做的事情合乎大道,不使用做作的言语,发挥出人自然的美善。因为顺从天,便会自然遏止不公正义的事件发生,或救济弱小社群,这种善良的行为便是真正的功德。    2.君臣异道,以“无为”驭“有为”    “无为”同样用于治国,必须用“无为”的态度做事和驾驭下臣的“有为”,卷九?主术中说:    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是故心知规而师傅谕导,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行而相者先导,耳能听而执正进谏。    应实行无为之治,不须以言语说教,只须循着自然法规来任用下属,以自己的言行做模范,教导朝臣和老百姓,坚守不干扰方式。依法治国,选用贤臣明士,避动摇群臣依法行事的工作方针,各人都负上应有的责任,国君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也会一片祥和融洽。    现代人开始明白返璞归真的自然无为生活,不过部分人只明白外在的大自然,没有反观自身中的自然天地,其实人们应顺着体内的小天地,配合大天地,自然地活动起居,令生命舒畅,这样才是真正的无为而为。本书将会提供这方面的解读,让人们从新的视野阅读经典,找回自然无为的道理,从而兼顾内外合一,天人合德,通达心身天人一体的大道。    p15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