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舞台 阿西莫夫自传 科技综合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 人生舞台 阿西莫夫自传 科技综合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 人生舞台 阿西莫夫自传 科技综合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 人生舞台 阿西莫夫自传 科技综合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 人生舞台 阿西莫夫自传 科技综合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生舞台 阿西莫夫自传 科技综合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52.2 4.4折 118 全新

库存23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72777

出版时间2020-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705页

定价118元

货号xhwx_1202080948

上书时间2024-06-27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001—序言

001—1小神童

005—2我的父亲

007—3我的母亲

010—4马西娅

013—5信仰

017—6我的名字

022—7反犹太主义

028—8图书馆

034—9书虫

037—10学校

040—11成长

042—12长时间工作

045—13低俗杂志小说

050—14科幻小说

054—15开始写作

057—16蒙受羞辱

062—17挫折

068—18未来人

072—19弗雷德里克·波尔

075—20西里尔·科恩布卢思

077—21唐纳德·艾伦·沃尔海姆

080—22早期的销售

084—23小约翰·伍德·坎贝尔

088—24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

092—25莱昂·斯普拉格·德·坎普

095—26克利福德·唐纳德·西马克

098—27杰克·威廉森

100—28莱斯特·德尔·雷伊

104—29西奥多·斯特金

107—30院

112—31女人

114—32失恋

117—33《黄昏》

120—34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22—35硕士

125—36珍珠港事件

126—37婚姻与问题

132—38姻亲

136—39海军航空兵实验站

142—40战争结束时的生活

148—41竞技运动

151—42恐高症

156—43幽闭欲

159—44博士和公开演讲

164—45博士后

167—46找工作

169—47科幻三杰

171—48阿瑟·查尔斯·克拉克

174—49再谈家人

178—50部小说

181—51终于有了新工作

184—52道布尔戴出版公司

190—53格诺姆出版社

194—54波士顿大学医学院

198—55科学

202—56小说

207—57非小说类作品

210—58孩子

212—59戴维

214—60罗宾

217—61即兴演讲

227—62霍勒斯·伦纳德·戈尔德

...

599—151人文主义者

602—152老年公民

604—153再谈道布尔戴出版公司

608—154接受采访

—155荣誉

614—156俄罗斯亲戚

617—157科幻大师奖

620—158读物

623—159近的小说

625—160回到非小说类图书

630—161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634—162益凝重的阴影

638—163七十岁

645—164医院

650—165新的自传

654—166新生活

657—后记

662—艾萨克·阿西莫夫书目

678—译后记我读《人生舞台》

681—附录一在阿西莫夫家做客

693—附录二阿西莫夫:中文版图书品种多的外国作家

内容简介:

饮誉优选的科普巨匠和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一生写过三卷自传:记忆犹新、欢乐依旧和本书人生舞台。前两卷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出版,讲述了作者从出生直至1978年的经历。书中所述严格以时间先后为序,侧重对事情的准确记叙,纯议论的文字很少。第三卷人生舞台自1990年初阿西莫夫病重住院期间开始动笔,历时125天,于同年5月30完成。再过不到两年,作者便与世长辞了。人生舞台并非前两卷的续集,写法也与前两卷迥异,它不再拘泥于时间顺序,而是沿着作者的思绪,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将其家庭、童年、学校、成长、恋爱、婚姻、疾病、挫折、成、至爱亲朋、竞争对手,乃至他对写作、信仰、道德、友谊、战争、生死等诸多重大问题的见解一一娓娓道来。全书写得坦诚率真且语言易,字里行间充盈着睿智和哲理,使人读后不仅能了解阿西莫夫这位奇才辉煌的一生,而且还能更深刻地领悟人生的真谛。

作者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俄裔美籍作家,被全世界的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美国授予他“的资源与自然的”这个专享的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人类想象力”上做出的杰出贡献。
    阿西莫夫是一个全知的作家,其著作几乎覆盖人类生活的方面,上天下海、古往今来、从恐龙到亚原子到全宇宙无所不包,从通俗小说到罗马帝国史,从科普读物到远东千年历史,从指南,到科学指南,到两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朴实、严谨而又充满幽默风趣的格调,为了尽情发挥自己诙谐的天赋,他甚至还写过一本笑话集。
    到了晚年,他开始变得“好”,出版了一系列两话题的“黄书”。
    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是当代机器人学的基本法则,他预言了的生物科技,预言了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预言了人类将进行太空殖民。
    终其一生,阿西莫夫引以为豪的则是:银河帝国系列小说。

精彩内容:

    1  小神童?
    我1920年1月1出生在俄罗斯。我的父母于1923年2月23移民到美国。这是说,从3岁起,我一直生活在美国(1928年9月,在我们移居美国5年后,我获得美国国籍)。
    对于小时候在俄罗斯的生活,我已经接近没有记忆了。我不会说俄语,不了解俄罗斯的(除了一般有知识的美国人知道的那些)。我从感情上和教养上来说都是个彻头彻尾的美国人。
    倘若我现在要谈论我3岁和3岁以后的事(这些事情我的确还记得),我想我得作一个说明。这种说明经常会使有些人指责我“狂妄自大”,或者说“自负”,或者说“做作”。如果他们比较夸张的话,还会说我“自我膨胀得像纽约帝国大厦”。
    我该怎么办呢?我所作的声明肯定像是我对自己的评价很高,不过也只限于我认为值得赞扬的品质。我也有许多缺点和错误,我也会很坦然地承认它们,却好像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无论如何,我说的有些事虽然听上去“很自负”,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说的全是真话。除非有人能证明我说的仿佛很自负的事情不属实,否则我拒绝接受所谓自负的指责。
    因此,我会底气十足地说我是一个小神童。
    对于小神童似乎没有确切的定义。牛津英语词典的描述是“具有早熟天赋的孩子”。可是什么是早熟?要有多少天赋?
    听说有的孩子2岁会看书,4岁学拉丁文,12岁进哈佛。我设想那些孩子肯定称得上是小神童。按照这个标准,我不是小神童。    如我父亲是个美国知识分子,很有钱,沉湎于古典文学或是科学研究的话,如他发现我有可能是神童的话,没准他会逼我向前,也要我那样。我只能感谢命运没有这样安排我的一生。
    一个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断地被逼着往优选点赶,很有可能因为这种压力而垮掉。幸好我父亲只是一个小店主。他对美国没有任何了解,没有时间来引导我往什么方向发展。即使有时间,他也没有能力这么做。他所能做的是督促我在学校里学要好。不管怎么说,这也正是我想努力做到的。
    换句话说,环境使我能够去寻找自己的快乐,能保持适度的压力使我迅速地吸收知识却又一点不感觉到有压力。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好奇妙,这意味着,我一生都用某种方式保持了我的这份“天才”。
    事实上,有人问我是不是小神童的时候(我已无数次地被人问起),我是回答说:“是的,的确是,而且现在仍然是的。”
    我还没有上学已经学会识字。我知道我的父母不会读英文,请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在砖块上教我字母的写法和每个字母的发音。我开始看到什么读什么。这样一来,我借助小的外力学会了识字。
    我父亲发现他还没有上学的孩子会认字,再一问是我自己主动要学的时候,他大吃一惊。那也许是他次开始怀疑我不同寻常。(他一生都有这种感觉。尽管如此,他批评我的许多失误时,却毫不犹豫。)他认为我不同寻常,而且明确表示出他的想法,使我有了一种自己的确非比寻常的感觉。
    我想象肯定有许多孩子在上学之前识字了。比方说,我妹妹还没有上学,我教她识字了。可没人教我。
    后在1925年9月,当我进学校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很惊讶地发现其他孩子识字有困难。我更惊讶的是有些事情对他们解释以后,他们竟然会忘记,因此要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解释。
    我想那是我早在游戏中发现的。我而言,凡事只需告诉我一遍可以了。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的记忆力很惊人,直到我发现我的同学们没有这样的记忆力。我必须立即否认我有一种“摄影般的记忆”。那些仰慕我的人常常莫须有地这么认为,可我是说“我只有一种近乎摄影般的记忆”。
    实际上,我对于自己的记忆力并没有特殊的兴趣。我的记也并不比一般正常人好到哪儿去,即使真好一点,当我自我感觉(我很会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也会有令人震惊的失误。我曾经有一次盯着我美丽的女儿罗宾(robyn)看,却没有认出她来。因为我没有想到会在那个时候看见她,而只是隐隐约约地感到那张脸很熟悉。罗宾一点也不觉得生气,甚至不觉得惊讶。她对站在一边的朋友说:“瞧,我告诉过你,我要是站在这里不说话,他不会认出我来的。”
    对我感兴趣的东西(这种事也真不少),我接近可以立即辨认出来。有一次我外出,我的个妻子格特鲁德(geitrude)和她的兄弟约翰(john)发生了一点小争论,他们让小罗宾(当时大约只有lo岁)到我办公室里去取相应的一卷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来解决争论。
    罗宾很不情愿地去了。她说:“要是爸爸在家好了。那样的话,你们只要去问他行了。”
    尽管如此,凡事都有利弊。我也许在小时候有很好的记忆力,对于事物有很好的理解能力。但是我没有经验,对人的本了解不够。我没有意识到其他孩子不喜欢我知道得比他们多,学得比他们快。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