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 外国历史 王红生
  • 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 外国历史 王红生
  • 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 外国历史 王红生
  • 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 外国历史 王红生
  • 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 外国历史 王红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 外国历史 王红生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6.8 5.3折 32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红生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98722

出版时间201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99页

字数178千字

定价32元

货号xhwx_1200156270

上书时间2024-06-25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
章 早期印度河流域文明
生态环境
民情民风
早期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二章 雅利安人与南亚古代文明
从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
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
恒河流域的城市化与的形成

第三章 与阿育王
“沙门思潮”与
孔雀帝国与阿育王时代
阿育王之后的印度

第四章 印度教的精神
奥义书与“梵我同一”学说
商羯罗及其学说
运动与民间信仰——“黑天崇拜”
走向神的三条道路

第五章 国王、祭司与神庙
萨蒙塔制度
神庙网络
“时代”与“停滞社会”

第六章 刀剑与
德里苏丹国的四个王朝
德里苏丹国的统治制度
巴卑尔与胡马雍的武功与莫卧儿帝国的建立
阿克巴大帝与他的宽容政策
奥兰则布的武功与帝国的由盛转衰
的遗产

第七章 公司与帝国
16-17世纪英国海上霸权的建立与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活动
从普拉西之战到吞并奥德——英印帝国的形成
1857年士兵与东印度公司的终结

第八章 殖义与现代化
帝国的铁路和灌溉工程
殖民地经济结构

第九章 “殖民地的自由主义”
西式英语教育与新型知识精英的成长
自由主义的传播与社会改革运动
民族主义的兴起——从经济民族主义到政治民族主义
独特的群众动员方式——甘地的非暴力主义
尼赫鲁的社会主义

第十章 后殖民时代的南亚文明
南亚文明的创伤——印巴分治
印度发展模式——进入现代世界的第四条道路
南亚间的与南亚区域合作

第十一章 神与人:南亚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参书目 

内容简介:

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系世界文明之路丛书之一。本卷作者介绍了南亚文明的起源的传播。南亚系指亚洲南部地区,介于东南亚与西南亚之间。北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与亚洲大陆主体相阻隔。东、西和南三面为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所环绕。在地理上有的独立,故亦称南亚次大陆(或简称次大陆)。南亚共有7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文明,与野蛮相对。是社会开化和进步的一种标志,意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和。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在过去5000年里。南亚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他们对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在21世纪正在和将要发挥的作用。 

作者简介:

王红生,1951年生,福建南人。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科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世界现当代史以及南亚史的研究。著有20世纪世界史、乡场、市场、官场:徐村精英与变动中的世界、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等书。承接的社科一般项目独立以来印度的社会变迁及其对印度政治的影响已经结项,现正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世纪印度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精彩内容:

尽管和耆那教具有新教的质,但两者都没有进行有力的斗争来反对种姓制度和贱民制度。实际上两者似乎都接受了种姓制度。在一个关于佛陀诞生的故事里声称,佛陀只出生于两种不错种姓,而决不会是吠舍和首陀罗。同样,一部早期的经典中说,耆那教导师不能出生于低级、卑贱、贬黜、穷苦、贫寒或婆罗门的家庭。相反,似乎也像婆罗门一样,承认歧视贱民的现象。本把旃荼罗形容为世上很卑下的生物,认为即使碰到与他们接触过的空气,也会受到玷污。所以说,新的并没有试图取消现存的社会差别。不过,他们有力地驳斥了种姓对于达到涅槃有重要关系的这种说法。不但所有四个种姓的成员都可以加入僧伽成为佛僧,而且连旃荼罗和普库萨也可达到涅槃。在婆罗门与刹帝利之间的势力斗争中,使刹帝利居于首要的地位,而婆罗门则在其次。佛经中为反对婆罗门的各种要求和专门的仪式,作了无懈可击的争辩。
佛陀是拒绝回答关于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然而,轮回转世的教义对于当时的社会似乎是自然而然的。的轮回取决于业,亦即人一生的行为。作为勋绩的业,不仅相当于许多已经积聚起来的金钱或已经收获的粮食,而且宛如一粒种子结出果实或一笔贷款到期那样,会在适当的时候产生结果。每一种生物均可成的业,使其在死后以适当的肉体。如若业善,则以更好的肉体,如若业恶,则以卑下或粗鄙的肉体,例如成为一只昆虫或动物,甚至连诸神也受制于业。因陀罗本身也可能在自己以前的业耗竭之后从自己独据的天堂坠落,一个普通人可能于诸神的世界,乃至成为因陀罗,长期享受天国至乐的生活,但却不会万古如斯。佛陀及真正悟道的僧人摆脱了本来会是无穷无尽的生、死与的锁链。八正道和中道,乃是一种没有私产也没有世俗眷念的纯洁生活,了却尘缘而又以慈悲为怀,献身于帮助人类发现正路,走出相互的私欲的迷津,因而会使比丘的施主很终圆满地实现解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