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谷子 成功学 (战国)鬼谷子
  • 鬼谷子 成功学 (战国)鬼谷子
  • 鬼谷子 成功学 (战国)鬼谷子
  • 鬼谷子 成功学 (战国)鬼谷子
  • 鬼谷子 成功学 (战国)鬼谷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鬼谷子 成功学 (战国)鬼谷子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8.1 5.1折 16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战国)鬼谷子

出版社岳麓书社

ISBN9787807616184

出版时间2011-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04页

字数220千字

定价16元

货号xhwx_11740981

上书时间2024-06-25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言
    部分  《鬼谷子》注译导读
《鬼谷子》卷上
  捭阖
  反应第二
  内揵第三
  抵□第四
《鬼谷予》卷中
  飞钳第五
  忤合第六
  揣第七
  摩第八
  权第九
  谋第十
  决第十一
  符言第十二
  [附录一]《管子·九守第五十五》
  [附录二]《六韬·文韬·大礼》(节录)
  转丸第十三(亡佚)
  肱乱第十四(亡佚)
《鬼谷予》卷下(外篇)
  本经阴符七术
    一、盛神
    二、养志
    三、实意
    四、分威
    五、散势
    六、转圆
    七、损兑
  持枢
  中经
  《鬼谷子》佚文辑要
  相传《阴符经》中的鬼谷子注五则
    第二部分  《鬼谷子》研究
《鬼谷子》写作时代与作者证
  一、《捭阖》至《决》等十一篇是先秦《鬼谷子》原著
  二、《捭阖》等十一篇的作者主要是鬼谷子本人
  三、《符言》篇是从《管子》混人《鬼谷子》的
  四、《鬼谷子》外篇可能是唐人著作
道藏本《鬼谷子注》非陶注、乃尹注
鬼谷可能在漠县云梦山
《鬼谷子》价值论
  一、评价《鬼谷子》褒贬悬殊的三大派
  二、纵横家独存之子书
  三、独树一帜的哲学政治思想体系
  四、具有开创意义的演说修辞术
  五、一部被多角度解读的著作
《鬼谷子》词典
    第三部分  《鬼谷子资料与传说》
《鬼谷予》资料
  一、《史记》(司马迁)
  二、《说苑·善说》(刘向)
  三、《法言·渊骞》(扬雄)
  四、《论衡》(王充)
  五、《文心雕龙》(刘勰)
  六、《隋书·经籍志》(魏征等)
  七、《鬼谷子序》(长孙无忌)
  八、《文选注》(李善)
  九、《感遇》(陈子昂)
  十、《鬼谷子叙》(尹知章)
  十一、《辨鬼谷子》(柳宗元)
  十二、《太御览》(李)
  十三、《旧唐书·经籍志》(赵莹、刘煦等)
  十四、《新唐书·艺文志》(欧阳修、宋祁等)
  十五、《通志·艺文略》(郑樵)
  十六、《郡斋读书志》(晁公武)
  十七、《鬼谷子略》(高似孙)
  十八、《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
  十九、《玉海》(王应麟)
  二十、《文献通》(马端临)
  二十一、《宋史·艺文志》(脱脱等)
  二十二、《鬼谷子辨》(宋濂)
  二十三、《升庵集》(杨慎)·
  二十四、《四部正讹》(胡应麟)
  二十五、《古今伪书》(姚际恒)
  二十六、《鬼谷子提要》(纪昀等)
  二十七、《鬼谷子跋》(卢文弨)
  二十八、《鬼谷子叙》(秦恩复)
  二十九、《鬼谷子跋》(阮元)
  三十、《读书脞录》(孙志祖)
  三十一、《鬼谷子跋》(周广业)
  三十二、《鬼谷子序》(秦恩复)
  三十三、《鬼谷子真伪》(俞樾)
  三十四、《鬼谷子校记》(陈乃乾)
  三十五、《鬼谷子新注》(俞楼)
《鬼谷子》传说
  一、《游仙诗》(郭璞)
  二、《拾遗记》(王嘉)
  三、《金楼子》(萧绎)
  四、《命书序》(李虚中)
  五、《录异记》(杜光庭)
  六、《太广记·神仙》(李昉)
  七、《东周列国志》(第87回)
  八、淇县云梦山民间传说
  九、张建国主编《鬼谷子实用智谋大全》
  十、彭永捷著《中国纵横家》
主要参书目

内容简介: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及其门徒的著作集,也是纵横家专享保存至今的理论专著,在中国思想目前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的游说修辞术。此书主张权谋策略及辩论,从各个方面解释并利用战国时代激烈的社会盾,制定出一整套计谋权术与言谈,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 

精彩内容:

所谓"内",便是使进献说辞能够深入的内心;所谓"楗",便是使自己的谋略与相合。所以,血缘关系疏远而思想亲密的,是暗中思想相合;血缘关系亲近而思想疏远的,是彼此志向不合。靠拢反而不被任用的,是谋略不恰当;离开反而被征召的,是所谋划的事在后来应验了。每天出现在面前却不受欢迎,是建议措施不合之意;远远听到声誉便想念的,是谋略相合,期待他前来决断大事。所以说,凡是不了解同类情况便想做事,会遭到拒绝;凡是不了解内心想法便进行游说,会被人非难。只有了解到真情,才能制定并实现自己的谋略。使用这种办法可以进,可以出,可以相合,也可以离开。
所以,圣人立身处事,遵循这种规律来预先了解情况,从而跟各种人和事物相互紧密结合。他通过道德、仁义、礼乐、计谋等途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首先采取诗经、尚书中的语句,使之跟自己的说法相同,或者增添些内容,或者减少些内容,再仔细研讨在当前情况下自己应该如何办:是结合呢还是离开。如果想要结合,便从进取方面努力,以求思想与吻合;如果想要离开,采取消极的办法,尽量退避。无论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退避,都要通晓道术,这样才可以揣测计划未来的事情,发现疑难之处才可以迅速决断。
策略上没有失误之处,便可以立功建德;辨察名分,确立君臣秩序;增加财富,使富强,这便叫做"楗而内合",即谋略被釆用、思想相吻合的意思。如果昏庸不理政事,臣下胡乱行事而不觉悟,那么进献谋略会遭到拒绝,自己要反身而退。这便叫"楗而反之"。如果自鸣得意而不接纳外人的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