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 大中专文科文教综合 作者
  •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 大中专文科文教综合 作者
  •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 大中专文科文教综合 作者
  •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 大中专文科文教综合 作者
  •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 大中专文科文教综合 作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 大中专文科文教综合 作者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6 4.2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091652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93页

字数428千字

定价38元

货号734_9787303091652

上书时间2024-06-25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上编
章 中国历史的开端
【编者导语】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二章 夏、商、西周
【编者导语】
节 夏朝的巩固和发展
【关键文献】
【论著目录】

第二节 商族的起源和发展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三节 周族的兴起和发展
【关键文献】
【参文献】
【材料解析题】

第三章 春秋战国
【编者导语】
节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及争霸斗争
【关键文献】
【参文献】
【材料解析题】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关键文献】
【参文献】
【材料解析题】

第四章 秦汉
【编者导语】
节 秦统一与的建立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二节 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三节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四节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五节 刘秀加强东汉统治的制度和措施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六节 东汉后期的政治腐败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七节 汉代的社会结构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八节 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九节 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十节 秦汉的思想、和科技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编者导语】
节 曹魏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二节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三节 西晋的短暂统一及政治经济问题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四节 “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及其意义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五节 十六国的兴亡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出现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六节 东晋门阀政治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七节 南朝门阀衰落和寒人的兴起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八节 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第九节 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关键文献】
【参文献】
【论著目录】
【材料解析题】
下编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历史学也是自2007年以来实行硕士入学统一试的试点学科。因此,拓展的学术视野,提高阅读史籍的能力,缕清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历史发展的特点、重点和关键点,倡导创新学,是21世纪高等院校历史专业教育的目标。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组织编写的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配套用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编写的目的是配合本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上、下),为提供指导、启发的参资料。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的编写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有以下几个特点:,章节安排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编写的本科生基础课程教材中国古代史(上、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脉络,尽量与颁布的硕士入学统一试历史学基础试大纲相配合,突出重点;第二,为便于学和参,编写体例由章、编者导语、节、关键文献、参文献或论著目录、材料解析题及参组成;第三,入选史料以常见史籍为主,适当加以注释;第四,编者导语、材料解析题及参仅作为参,不作为标准;第五,参加编写人员均为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学科现任骨和导师,多年的本科经验和指导的心得融于其中。

作者简介:

宁欣,女,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历史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博士,获历史学博士。
自1986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任教,现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宁夏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
隋唐五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中国古代城市史。
主要论著:
唐代选官研究、中华通志选举志、唐代奇相李泌等多部专著。
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人文杂志、中国研究、唐研究、光明报、中国历史文物等报刊上发表数十篇,代表作曾被新华文摘、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多次转载。 

精彩内容:

清兵首掠西城,移至南关。邵康公往御,不克。敌烧东城,火劫城外富户,乡兵死战,有兄弟杀骑将一人。乡兵高瑞为敌所缚,不屈死。周瑞龙下船逃去。
时旧典史阎应元已升广东英德县主簿,以母病未行,会国变,挈家侨居邑东之砂山。明选:“吾智勇不如阎君,此大事,须阎君来。”乃夜驰骑往迎应元。应元投袂起,率家丁四十余人入城协守。敌四散焚劫,无复来援者。敌专意攻城,城中兵不满千,户裁及万,又饷无所出。应元料户籍,治楼橹,令户出男子乘城,余丁传餐。已乃发前兵备道曾化龙所制、火器,贮堞楼。已乃劝输巨室令:“输不必金,出粟菽布帛及他物者听。”国子上舍程璧,首捐二万五千金,捐者麇集。于是围城中有三百瞿,铅丸铁子千石,大炮百,鸟机千张,钱千万缗,粟麦豆万石,他酒酤盐铁刍藁称是。已乃分城而守:武举黄略守东门,把某守南门,陈明选守西门,应元自守北门,仍徼巡四门。
时清兵薄城下者已十万,列营百数,四面围数十重,引弓仰,颇伤城上人。而城上儡炮机弩,乘高下杀,伤甚众。又架大炮击城,城垣裂。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贯铁絙护之;取空棺,实以土,障溃处。乃攻北城,一人驾云梯独上,内用拒之。将以纳,奋身跃上,一童子力提而起,旁一人斩首,尸堕城下。或:“此七王也。”又一将周身服利刃,以大钉插城而上,内用锤击毙之。
敌骑益依君山为营,瞰城虚实,居民有黄云江者,素善镞,火弩发,弩中人面目,号叫而毙。陈瑞之子在狱制木铳,铳类银销,从城上投下,火发铳裂,内藏铁乌,火触人立死。应元复制铁挝,用棉绳系掷,著人即吊进城。又制火毯、之类。敌皆畏之,乃离城三里止。
营帅刘良佐,故宏光四镇之一,封广昌伯,降敌为上将;设牛皮帐攻城东方角,众索巨石投下,数百人皆死,良佐移营四方庵,令僧望城跪泣,陈说利害,众不听。良佐策马近城,呼曰:“吾与阎君雅故,为我语阎君,欲相见。”应元出,立城上。良佐谓之:“宏光已走,江南无主,君早降,可保富贵。”应元:“我明朝一典史耳,死何足惜!汝受朝廷封爵,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反来侵逼,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民乎!”良佐惭而去。
应元伟躯干,面苍黑,微髭,严毅,号令明肃,犯法者鞭笞贯耳,不稍贷。然轻财,赏赐无所惜;伤者手为裹创,死为厚棺殓,酹酸而哭之;与壮士语,必称好弟兄,不呼名。明选宽厚妪煦,每巡城,继循其士卒相劳苦,或至流涕。故两人皆能得土心,乐为之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