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网技术基础 通讯 韩毅刚
  • 通信网技术基础 通讯 韩毅刚
  • 通信网技术基础 通讯 韩毅刚
  • 通信网技术基础 通讯 韩毅刚
  • 通信网技术基础 通讯 韩毅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通信网技术基础 通讯 韩毅刚

从计算机行业和通信行业的不同角度,讲述了通信网融合发展的技术演进路线和不同的实现思路

34.1 6.8折 49.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毅刚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8101

出版时间2017-05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

页数263页

字数426千字

定价49.8元

货号xhwx_1201517927

上书时间2024-06-25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按照不同行业所建设的通信网络来阐述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组网技术。
2.每一章都有若干突出知识点,实际例子来诠释,授课不枯燥,信息量丰富。
3.弱化交换网络,突出传输网与接入网;弱化2g、3g重点介绍4g、5g.

目录:

章  通信网概述  1
1.1  通信网的组成和功能  1
1.1.1  通信网的定义和概念  1
1.1.2  通信网的组成  3
1.1.3  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6
1.1.4  通信网的功能  8
1.2  通信网的运营和业务  9
1.2.1  通信网的运营  9
1.2.2  通信网的业务  12
1.3  通信网的分类  13
1.3.1  按覆盖范围划分  13
1.3.2  按交换技术划分  14
1.3.3  按功能划分  15
1.3.4  各种网络之间的关系  15
1.4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  16
1.4.1  通信协议  17
1.4.2  通信网体系结构的分层
思想  17
1.4.3  iso osi参模型  18
1.4.4  tcp/ip参模型  19
题  21
第2章  局域网  23
2.1  局域网体系结构  23
2.1.1  局域网参模型  23
2.1.2  局域网各层数据的封装  25
2.2  以太网  26
2.2.1  以太网mac帧结构  26
2.2.2  共享式以太网  29
2.2.3  交换式以太网  30
2.2.4  以太网类型  31
2.3  wi-fi  34
2.3.1  wi-fi网络的组成结构  34
2.3.2  wi-fi的mac帧结构  35
2.3.3  wi-fi的认证和关联  37
2.3.4  wi-fi网的媒介访问控制技术  38
2.4  局域网组网技术  40
2.4.1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40
2.4.2  交换机的配置  41
2.4.3  vlan  43
题  43
第3章  互联网  45
3.1  ip  46
3.1.1  ip地址  46
3.1.2  ipv4  48
3.1.3  ipv6  51
3.1.4  ipv4网络与ipv6网络的互联  53
3.1.5  ip协议的辅助协议  55
3.2  tcp和udp  59
3.2.1  端号和套接字  59
3.2.2  udp  60
3.2.3  tcp报文段格式  61
3.2.4  tcp的控制技术  63
3.3  应用层协议  67
3.3.1  域名系统  67
3.3.2  协议  70
3.3.3  电子邮件协议  75
3.3.4  sip协议  77
3.4  路由器和路由选择  81
3.4.1  路由器的配置  82
3.4.2  nat  83
3.4.3  dhcp  84
3.4.4  路由协议  84
题  86
第4章  电信网  88
4.1  公用交换电话网络  88
4.1.1  电路交换网络  89
4.1.2  tn结构  90
4.1.3  用户环路  91
4.1.4  程控交换机  92
4.2  传统数据通信网  93
4.2.1  综合业务数字网  94
4.2.2  帧中继网络  95
4.2.3  atm网络  96
4.3  传输网  99
4.3.1  多路复用技术  100
4.3.2  pdh网络  103
4.3.3  sdh网络  104
4.3.4  光传送网  106
4.4  接入网  110
4.4.1  铜线接入  110
4.4.2  光纤接入  111
4.4.3  hfc接入  113
4.4.4  无线接入  114
4.4.5  互联网接入协议  115
4.5  支撑网  118
4.5.1  信令网  118
4.5.2  同步网  120
4.5.3  管理网  123
题  127
第5章  广播电视网  129
5.1  电视网的结构  129
5.1.1  电视网的发展  129
5.1.2  有线电视网的组成结构  130
5.1.3  有线电视网的传输
结构  131
5.2  电视网的设备  131
5.2.1  信号源设备  132
5.2.2  前端设备  133
5.2.3  干线传输设备  135
5.2.4  用户分配网设备  136
5.2.5  用户终端设备  137
5.3  电视网关键技术  139
5.3.1  信源编码技术  139
5.3.2  信道编码技术  142
5.3.3  有线电视网传输技术  142
5.3.4  有线电视网接入技术  143
5.3.5  iptv技术  146
5.4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149
5.4.1  cmmb  149
5.4.2  ipqam  150
题  151
第6章  物联网  153
6.1  物联网体系结构  153
6.1.1  物联网的概念  153
6.1.2  物联网分层体系结构  154
6.1.3  物联网的应用  156
6.1.4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62
6.2  自动识别技术  163
6.2.1  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和
构成  164
6.2.2  rfid  164
6.2.3  生物特征识别  166
6.3  传感器网络  167
6.3.1  传感器  167
6.3.2  有线传感器网络  168
6.3.3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
结构  169
6.3.4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
技术  170
6.3.5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
协议  174
6.4  物联网承载和接入技术  177
6.4.1  承载网络技术  177
6.4.2  物联网接入技术  178
6.5  数据处理技术  178
6.5.1  数据中心  179
6.5.2  网络存储  179
6.5.3  计算模式  181
题  181
第7章  移动通信网  183
7.1  移动通信网概述  183
7.1.1  移动通信网的分类  183
7.1.2  移动通信网的发展演变  187
7.1.3  移动通信网组成结构  188
7.1.4  移动通信网区域划分  189
7.1.5  移动通信网编号计划  189
7.1.6  移动通信网与其他网络的互联  191
7.2  2g网络  191
7.2.1  gsm网络结构  192
7.2.2  gsm接  194
7.2.3  gsm的无线传输信道  194
7.2.4  gsm无线接协议  195
7.2.5  gprs网络  195
7.3  3g网络  196
7.3.1  3g网络标准  197
7.3.2  后3g网络  198
7.3.3  3g网络的演进  199
7.4  4g网络  199
7.4.1  4g网络标准  200
7.4.2  4g网络关键技术  200
7.4.3  lte组网结构  201
7.4.4  lte空中接协议  203
7.4.5  lte基站与核心网接
协议  205
7.4.6  lte基站与基站接
协议  205
7.5  5g网络  205
7.5.1  超密集网络  206
7.5.2  d2d技术  207
7.5.3  c-ran  209
7.5.4  绿通信  210
7.6  移动互联网  211
7.6.1  移动互联网的组成  211
7.6.2  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212
7.6.3  服务质量和体验质量  213
7.6.4  移动ip技术  215
题  216
第8章  网络安全技术  217
8.1  网络安全概述  217
8.1.1  网络安全评估准则  217
8.1.2  网络安全模型  218
8.1.3  网络安全攻击的类型  220
8.1.4  网络安全策略  222
8.2  密码学基础  222
8.2.1  密码系统模型  223
8.2.2  置换密码和易位密码  224
8.2.3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225
8.2.4  分组密码和流密码  226
8.3  加密算法  228
8.3.1  对称加密算法  229
8.3.2  非对称加密算法  230
8.4  密钥管理  231
8.4.1  密钥管理过程  231
8.4.2  保密密钥的分发  232
8.4.3  公钥的分发  232
8.5  认证技术  233
8.5.1  身份认证  233
8.5.2  消息认证  235
8.5.3  数字  236
8.6  互联网安全协议  237
8.6.1  iec  238
8.6.2  tls/ssl  239
8.6.3  s  240
8.7  网络安全应用技术  241
8.7.1    241
8.7.2  火墙  243
8.7.3  入侵检测  245
8.7.4  病毒技术  247
题  248
第9章  未来网络  249
9.1  网络的发展趋势  249
9.1.1  网络的宽带化  249
9.1.2  网络的扁化  250
9.1.3  网络的ip化  250
9.1.4  网络的智能化  251
9.1.5  网络的移动化  252
9.1.6  网络的虚拟化  253
9.1.7  网络的绿化  255
9.2  网络融合与网络切片  255
9.2.1  三网融合  255
9.2.2  下一代网络  256
9.2.3  网络切片  259
9.3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  260
9.3.1  软件定义网络  260
9.3.2  内容中心网络  261
题  263
参文献  264

内容简介:

本书从通信网的结构、运营、组网、安全和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通信网的基础知识和运行,涵盖了从芯片到深空范围内的各种通信网络,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物联网,从计算机行业和通信行业的不同角度,讲述了通信网融合发展的技术演进路线和不同的实现思路。计算机网络重点介绍了局域网和互联网,电信网重点介绍了传输网和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重点介绍了有线电视网和接入网,物联网重点介绍了关键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也介绍了各种通信网络共有的安全管理技术和后ip的未来网络。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通信网课程的入门教材,重点面向通信工程、计算机、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专业的本科生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作为其他专业了解通信网整体概况及其关键技术的参书。

作者简介:

韩毅刚老师于南开大学计算机系,现于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担任工作。已主讲本科生和课程10余门,已出版20余部著译作,出版教材深受广大师一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